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金融之窗>>投资引导办>>「整体趋势」>>理性看待我国当前利率水平

主题:理性看待我国当前利率水平
发信人: ccjw(晓雨)
整理人: aaa234(2003-09-25 10:07:07), 站内信件
 
    
 
  伴随着世界各国普遍利率的持续走低,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应效仿其他国家,采取低利率政策,目前的利率水平是人为地过度压低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当前的利率水平? 


  一、利率水平的决定 


  市场化的利率是最能够反映真实水平、是最有效率的,但由于我国利率只是部分市场化,所以判断目前的利率高与低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资金供给是否充裕。今天的中国已经脱离了资金匮乏的时代,进入了资金相对宽裕的时期。我国已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民储蓄率接近40%,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从完全利率市场化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和各种国债中标利率来看,利率持续走低,表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较为宽松;货币发行增长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因此,资金总体上供大于求,目前的利率水平并不是过低。 


  二是国际资本利率水平。入世后中国的利率将越来越受到开放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状态下,低利率时代已经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流。目前有争议的是,尽管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但国内经济仍然一枝独秀,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8%。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追随世界低利率的潮流。 


  三是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多数产品均处于过度竞争的国家,作为实业投资,成本优势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润变得越来越薄。对上市公司1997年至2002年平均利润率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呈下降的趋势。国有企业利润率下降,而社会平均利润率一直稳定在8%左右。 


  就实业与金融的关系来说,金融资本的利率越高,越不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因为产业资本的利润绝大部分会被金融资本所吞噬,这样不利于鼓励实业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目前5.8%左右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低利率了。 


  二、市场化后利率水平趋势 


  金融体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运行状况,有效率的金融体系表现为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有效运行,多种层次的金融机构并存和有序竞争。利率市场化具有储蓄效应、投资效率效应、金融深化效应,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解决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将突出其明显的示范效应,然而,具体各种存、贷款利率的确定则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各自的销售战略、成本、费用及客户的信誉、实力来自行确定。 


  在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优势、存差较大的情况下,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揽储的可能性不大,储蓄存款的利率极可能仍维持在目前水平。 


  在贷款方面,1、对优质客户:这部分客户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各个银行争夺的对象。因此,利率市场化后,价格将成为竞争的最有力的武器,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预计不升反降。2、对中小企业:其实这部分利率基本接近市场化了。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根据风险大、利率高的原则,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肯定上升。 


  从上面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按照市场的原则,资金会越来越多地选择效益好的企业,中小企业应该成为贷款的主体。但是只要中小企业增信机制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不会有长足的进展,利率市场化解决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