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教育园地>>● 考研论坛>>◇考研男女∮心灵天空◇>>考研,爱,最后的晚餐

主题:考研,爱,最后的晚餐
发信人: 20033339(张自力)
整理人: jasminwen(2003-04-06 15:19:57), 站内信件
<<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那么,爱情也是如此吗? 

  毕业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blue经历过的事,遇到的人使他对社会,对人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Blue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只是觉得等事情有一个了结后再写出来,也许更好,他没想到是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这不是时下流行的关于网恋的文章,而只是blue所亲身经历的事。对于学计算机的blue来说,除了专业书,平常是很少看其它书的,因此文笔是可想而知的了。只是blue认为经历是不应该忘记的,况且年纪越来越大,但朋友却越来越少。而且blue也觉得现代人与机器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难沟通了,也许只有在网上,面对那么多只有ID的个体时,blue才能敞开心扉。 

  世上最难治的是心病。感情上的创伤是心中的最痛,那种感觉是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心中有的只是空洞。如果经历也是一种财富,blue想恐怕没人愿以一生的痛去谋求这份财富。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太真,太纯,太痴肯定会受伤害。但伤总归是伤,痛还是痛,blue想受过创伤的人也许要用一辈子去默默的舔伤,还要暗暗的。 

  往事不堪回首,每每写到伤心处就有种写不下去的感觉,于是写写停停, 断断续续地把它写完时, 半个多月也就过去了。原本想用第一人称,但思前想后,也为了使情绪不过分激动,于是所有的"我"都换成了"blue",blue 也尽量用平和的口气来写这段故事。常常见到虫弟,虫妹在网上的提问,男女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那么如下的故事也算是blue的回答吧。 

  九五年对blue来说是极其悲惨的一年。一连串的打击使得blue几乎痛不欲生。Blue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40%的指令性计划必须完成,所谓的指令性计划都是一些兵工厂和兵工研究所。Blue和他的同学们入学时不知道它是兵工院校,更不知道还有指令性计划一说。Blue的同学也曾质问过管分配的年级主任,说我们入学时没跟我们讲,我们也不知道。主任的回答很有"水准","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无知。"对blue和他的同学来说只要不被指令,肯定都能找到好工作,于是为了逃避这可恶的指令,他们是各出奇招。Blue 当时却不太着急,原因是blue自以为考研没问题,况且blue 也非常相信年级主任在大会上所宣布的分配政策:招生人数多的省份指令性计划也多,人数少的计划也少,甚至可能没有,如果某一省有指令,先按地区分,谁的家离指令的单位近谁就被指令,如果距离相同就按成绩来,成绩差的当然被指令。和Blue同省的同学只有一个,blue也查过地图,有兵工厂的地方都在blue所在省的西北部,而blue家在东南边,即使按成绩来,也轮不到blue的头上。于是傻傻的blue 也没把它当回事,当然更没想到要对年级主任意思意思。坏消息接踵而至。Blue 知道了考研成绩。单科都过了,但总分差几分。接着是blue 被指令到一兵工厂,而blue的老乡却没有被指令。Blue的家人也很着急,跑到那家兵工厂去打听。人家说需要一计算机硬件专业的,而blue的老乡正好学硬件(blue学的是计算机通信)。当满以为有理的blue 找年级主任评理时,他先是否认以前宣布的分配原则,后来干脆对blue说,毕业分配由不得你,要你到哪去就得到哪去。Blue始终忘不了主任当时说话时的神情以及说过的那句话:"XXX都考上了,你当时干嘛去了。"(XXX是blue系里一个成绩很差的同学)Blue也知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因此无话可说。 

  后来经过上窜下跳,blue总算留在了学校的图书馆里(留校与去兵工厂都属于指令性计划,对blue的年级主任来说没什么区别,他所关心的只是完成计划)。只是从留校的那天起,blue就下定决心,不管什么代价,一定要考上研。 

  毕业后,原来开朗、"活泼"的blue变得少言寡语,blue的同学都说blue 变了许多,一直劝他想开点。Blue也知道这样下去不好,但他无法快乐起来。接下来的日子,blue都是在忧郁中度过的,直到有一天遇到叶。那时blue 顶替临时工在视听阅览室负责借磁带。最开始blue只是记得有个老是穿格子外套的美眉经常来阅览室听磁带,大部分是关于托福的。在blue眼里,她是很有气质的那种(对blue来说,美眉是按有无气质分类的)。那时的blue 得的是无兴趣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包括美眉,整天干活懒洋洋的。有一天有气质的美眉提出一个要求,能否把磁带借出去听。不知怎的,blue 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是指出下次还的时候要亲自还给他,因为按规定,磁带是不让外借的。 

  过了几天,blue 到开架书库去借书,发现一本托福考试的书,视听室有它所配的磁带。鬼使神差似的,blue把它借了出来。不久美眉来还磁带, blue也顺便把书借给了她。此后,blue知道美眉叫叶,是本地人。接下来的日子是blue 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叶常常为一些小事来找blue, blue也尽他所能来帮助她。平时的blue是郁郁寡欢的,但只要与叶在一起,他就会快乐起来。因此,blue非常乐意与叶在一起。渐渐地,blue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每天都会想到叶,猜想叶在做什么事,与谁在一起。每天晚上blue都会在办公室里等到图书馆关门时才回去,因为他怕叶来找他时找不到。当然,有时侯叶也过来聊聊天。Blue觉得叶开朗、大方而且善解人意、体贴人。有次,住在城西的同学请城东的blue吃火锅。在深秋的寒夜,blue骑着自行车穿城而过,不幸感冒。blue虽然很瘦,却很少生病,即使感冒了也不会去医院,因为blue知道校医院开的药是治不好病的。第二天,叶见到了流鼻涕的blue,马上给他送来了白加黑。当时的blue很感动,有生以来,还没有一个女孩对他这样。也就是从那时起,blue发誓,他将好好地对叶 随着新年的即将到来,叶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blue也知道她正在准备一月份的托福考试,所以也尽量不去打扰她。圣诞节那天,下着好大好大的雪,blue特意跑到街上买了个最贵的贺年卡给叶。虽然外面的天很冷,但当blue把贺年卡塞进邮筒时,他的心却是热热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给女孩子寄贺年卡。Blue至今还记得上面的每一句话,只是有着强烈自卑和自尊的blue 没敢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只是以普通朋友的口气写的。 

  元旦过后没几天,叶特意过来送了一张卡给blue,卡很普通,是地摊上能买到的那种。不过blue 还是很高兴,当然上面的话他是能倒背如流的,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块空间留给自己,并快乐起来,这才是上策。要相信自己!" 

  转眼间,寒假就到了。因为学生放假比老师早,叶也回家了。就在blue 快要回家过年时,叶打电话给他,说要借关于留学加拿大,新西兰的书。第二天,blue就把书借到了,打电话给叶时,blue觉得叶不太想到学校来,于是提出自己送过去。那是blue和叶第一次在学校外见面。Blue忘了当时说了什么,只是记得聊了很长时间,聊得也很开心。分别时,在他们的身后,隐隐约约地从咖啡屋里传来"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歌声。Blue 也很想把它说给叶听,但胆小的blue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叶只是站在人行道上,远远地望着blue穿过自行车道上了车。敏感的blue当时觉得叶离他其实还有很远很远。 

  第二天,blue也该回家了。百无聊赖的blue在机场候机时,很想给叶打个电话。只是blue的航班太早了,实在不忍心在这么冷的天把叶叫醒来。一直拖到8点半,blue才打电话给叶。在电话里,blue要叶好好学学计算机,毕竟这对她找工作有帮助,并且说自己下学期可以教教她。当时的叶好象也很高兴。放下电话后,blue想寒假的日子看来不会好过了。平时一回家就会快快乐乐的blue确实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似乎多了一点心事。那些日子也让blue体会到了在千里之外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好几次blue都大着胆子打电话给叶,但每次都没人接(回校后,blue才知道叶和家人春节旅游去了)。 

  开学了,叶也开始忙着毕业分配。Blue从切肤之痛中感到分配的重要性,因此要叶好好珍惜,不管是否有机会,都应该去试试。找工作时(尤其是好工作)信心不足也许是毕业生的通病。当然blue也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是想自己已够不幸的了,他不想让叶也遭受到这种不幸。后来当叶决定在包装公司和银行之间作做选择时,blue劝她还是去银行,虽然叶说在银行呆着也挺没意思,虽然叶说去银行后英语就派不上用场了,因为blue觉得叶并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因为blue知道工作好与不好的差别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请原谅blue所用的这种西化的中文)。毕业前,一般的人都是豪情万丈的。然而等他或她参加工作后,那种天天上班下班有规律而又枯燥的生活会将激情一点一点的浇灭,就象一只青蛙,把它往热水里一扔,它会马上跳开,但把它放在冷水里再加给水热,它会死在越来越热的水中,因为等它意识到水热时,它已无力跳开了。不久blue和同宿舍的同学合编了个程序,各赚了几百大洋。于是两人商量好一人买个网球拍,早晨起来打打网球,锻炼锻炼身体。从此,blue 每天早晨一到六点就会被同学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迷迷糊糊地奔向网球场。一直以来,blue就是个喜欢睡懒觉的人,但如今懒觉睡不成,上班也没精神。过了一个星期,blue实在受不了这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宣布退出。后来blue和叶说起此事,并说叶要是想打网球的话,拿去用就是了,没想到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在blue所在的学校里,只要是学生,早晨就得起来跑早操,连研究生也不能幸免,因此对叶来说早晨起来打网球是非常有可能的)。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blue的心情却越来越不好,因为叶来得越来越少。即使来找blue,目的性也很强了,都是有事要blue帮忙,而当blue费尽力气把事情做好后,在约定的时间里,叶却往往失约。Blue做人的一大原则就是守信用,因此对叶的这点是"深恶痛觉",不过blue对叶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也就是从那时起,blue喜欢上了王菲的那首"棋子",因为blue觉得它是自己心情的最好写照。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blue给叶扫描照片。因为只有blue的同学那有扫描仪,blue怕叶把照片送过来后,他又找不到他同学,误了叶的事,所以就把他同学抓了过来。结果两人在办公室里傻等了一天也没见到叶的踪影。Blue的同学说叶做事怎么这个样子,blue也只好苦笑,说她做事向来如此,他已习惯了。有时,blue也很难理解叶做事的方式。叶曾经跟blue聊过说她有个亲戚是搞激光照排的。因此对毕业生人手一份的自荐信,blue想她早就打好了。在人才市场开会的前一天晚上,叶却跑来找blue说要打自荐信,搞得blue手忙脚乱的,再加上打印机又出毛病,结果折腾到十一点多才将信打好。 

  转眼间,叶快毕业了。Blue暑假很想去趟三峡,他有个铁杆哥们家在重庆,哥们的女朋友在西安。Blue想先到西安,再到重庆,然后坐船回来。 Blue问叶想不想去,毕竟这是她的最后一个暑假。叶刚开始说找个同学一起去,后来叶说找不到同学了,她再想想去不去。叶举行毕业的典礼的那天,到blue这来过一次。当时的叶身着白衣白裙,简直象个小仙女,一看就知是为毕业这天精心准备的。Blue很想和她开开玩笑,但又怕她说自己油腔滑调,最后还是忍住了。 

  有着强烈自卑和自尊的blue还是给叶写了一封信。这也是blue第一次给女孩子写称得上是情书的东西。信的口气很是幽怨,只是最后傻傻的blue 写道:"不希望这封信对你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你也可以全当它没存在过。不管怎样,我们毕竟还是朋友。"(傻傻的blue之所以写这些话,是怕叶此后再也不理他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