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妙手医生>>〖七嘴八舌 医学讨论〗>>〖中西医的对话〗>>推介文章一篇:《观念问题〉

主题:推介文章一篇:《观念问题〉
发信人: yeongsw(独孤一味)
整理人: 65356779(2003-05-16 17:12:21), 站内信件
这是我师弟以前写下的文章,文体虽有点幼嫩,但我还是赞成他的说法。这里摘抄如下:


                                观念问题
   ......
   ......临床上更注重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及中西医结合。那么,中医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中医?
   我现在认为,中医不是指中国人发明及运用的医疗技术,而是应该指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辨证论治为特征的医疗理论体系。所以它既不表现在医疗技术手段上的差异上,又不表现在药物剂型及用法的差异上。所以我以此认为,现代的众多中医家正是织茧自缚。大凡西医的人士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中医划圈子、上标签,而可悲的是很多中医家都会“老老实实”地呆在这些既定的圈子里,只要稍一露头,就会自觉地告诉人家:我搞西医。
如果大家认为我过激的话,那么请大家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两件事。
众所周知,华佗最先运用了外科手术,最先运用了麻醉技术。现在这两种技术流落到西医的手里并发扬光大了,奇怪为什么他们不说他们在搞中医?而且我们中医家做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反倒有更多的人来告诉我们:你们搞西医!
也是众所周知,中医最先发明应用了接种预防技术,并且教会了西方的人民。现在人家同样发扬光大了,奇怪为什么没有人说句“感谢中医”之类的话?
所以我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个词应该寿终正寝了。我们中医大可以将所有医学优秀的技术统统学过来(其实已经学到不少了),而且应当称这些“新移民”为中医。我相信,中医在二千多年的正式发展过程中,肯定融合了其他医学的宝贵经验,吸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秀医学成果,一直流传至今。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年轻的一代:“中医”里有哪些不是中医。当然,如果真的有人告诉你所用的不是传统“中医”,你会不会觉得很荒唐?
当然,你可以大骂某些偷师的人是厚颜薄耻,但反过来,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吸纳融汇行为是谦虚好学、兼收并束、洋为中用,又何尝不可?只要我们对外来技术加以理解,以中医理论予以融合,我相信,这一样会行得通,而且可以一样发扬光大。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些中医家本就应该这样做,而且要将这些都统统写入课程,告诉下一代医生和所有老百姓,这都是中医。
传统的人太多了,拥有传统思维模式的人亦太多了。老师在课堂上大谈某些病西医技术了得、中医传统不行时,很多人在底下睁目想骂人。但据我所知,老师说的是真话。真话当然令传统的人觉得讨厌。
中国人有个思维定式,那就是“?????古”。只要一说到某件事,就非得将十八代祖宗的光荣事迹都如数家珍般罗列出来,至于他这一代活得怎么,只字不提。这不单体现在中医上,也体现在其他技术行业。翻开所有教科书,最前面的都是祖先一次又一次的先进典型,但对于为什么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而别人却领先得多的原因却不去探究。给我的印象,就好象万一我们中医师一时不提祖先,就好象“数典忘祖”、不肖之极了。至于败家仔就可以不必去理会。记得曾经有个中医宣称爱滋病在中医典籍就已经记载过。真丢架!
我就这样的问题曾经思考过一阵,为什么自己的技术到人家手里都发扬光大了,而人家的技术到自己的手里就绝大多数跟着别人跑,老是喊“赶超赶超”呢?后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思维模式问题。我相信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不同,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西方人以他们自己的一套去学习中国的技术,故考虑的方面广了,而且不需要思维的学习过程;饿而中国人喜欢用西方人的一套来研究西方的技术,这本身就存在一个思维学习的过程,所以老让人牵着鼻子跑。
有很多学者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去试图证明中医所说的“虚、实”到底为现代医学的什么。如果他们有所成,当然应该值得高兴;不过,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傻?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家可以试想他们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反之,我们可以将切开引流理解成“邪有出路”,如此类推,这又何尝不可?
所以我现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中医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一套而学习研究别人的技术,我们亦可以取得超乎想象的成果。所以我说“中西医结合”不存在了,所以我说所有优秀的技术都是中医,所以我认为要将他们编到中医书里。
对于病人而言,我相信他们不会绝对在乎中医还是西医,只要你能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你就是名医。所以在我的眼里,那些中医西医亦只不过是所谓的“中医”和所谓的“西医”而已,重要的是辨证论治,而这才是体现出中医优势的明显之处。
事实上,我敢说所有中医院为了提高疗效及生存,都会应用中、西医两套方法,两条腿走路。广东省中医院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中西医综合运用得好,各取所长,互为所用。问题是现在的中医教育正忽略了这些,致使教育与临床脱节了。这是教育非常严重的弊端问题。我作为临床与学习两头跑的人,对此感受太深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转变思维观念,在教育上应该做好传统与现代的柔合。用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指导所有技术及方药的应用。虽然两种医学在理论上差异很大,但在技术及用药方面都是有共同的一面的,都是为了取得相同的效果,所以中医有理由去学习,去兼融。但这绝对不是用中医的标签去贴西医的技术,就好象用西医的标签去贴中医的理论一样,都是错误的。这样只会走入误区,反而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上,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我们应当将这些宝贵经验写入教程,教育下一代。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过程。
邓老最近总在对我们埋怨中医后继无人。不知他老人家是否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最根本的思维体制没有改变,中医何来后继有人、中医何来发扬光大?如果他老人家赞成我的观点,不妨不用在这里大喊口号,而向上面有关部门反映一下,疾呼两句,我相信于教育方面,作用要比现在的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