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妙手医生>>〖酸甜苦啦 医护涟漪〗>>GG文集>>yeongsw文集>>专家系统

主题:专家系统
发信人: yeongsw(独孤一味)
整理人: qiushuiyiren5559(2003-03-31 19:57:50), 站内信件
                               专家系统
    约四年前年就接触了专家系统并参与了其部分录入工作。时至今天,国内尚无一套实用性的专家系统问世,是因为存在诸多的实际原因的。在此,我就知道的跟大家说说。
    专家系统的最终使用设想是实现人机直接对话,患者经过自己的操作直接得到诊断及治疗方案。实际上设想就是一个微机医生。相比之下,将专家系统的临证经验归纳录入微机是容易的,但实现人机对话是相当困难的。
    我在此先不谈论系统诊断的准确性,暂时将其诊断及治疗是完全正确的来说。
    最初的设计是将各种病的诊断及治疗按教科书编排,只要输入病名,相应的资料便出来了。但应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专业人员可以用系统很快就查出资料,但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的,他对着系统从何入手呢?如果患者实际上患了A病,而之前在别的医院诊断为B病,来看专家系统时按B病查找治疗厨房来治疗,后果会怎样呢?显然,这样的设计是失败的。
    后来就有了“翻译”,就是患者来看病时,把症状、验单告诉该名“翻译”工作者,由“翻译”翻译成术语后一一录入系统进行看病过程,得出诊断及治疗方案。这似乎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但实际上愚蠢的。用心去培养一批这样的“翻译”,倒不如用心培养一批装业医生。万一有一日现场没有专家系统,这些“翻译”有什么用?从人才资源来看,这样的编排并不能减省人力,何苦弃医生而用“翻译”呢?
    专家系统的使用对象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患者,而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应该从事用者方面入手。
    所以后来,便想到了一种想当然是“傻瓜”式的检索看病方式:在屏幕上有一人体图,患者哪里不舒服就在对应的屏幕上触按,随着引导层层深入,到最后获得诊断。听起来很“傻瓜”式,但事实上真是很傻瓜的。首先,患者不会给自己检查,不会分清主次症状,不会精确地指出症状部位;其次,对一些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病,患者不会区分;再有,一些周身不舒服的患者你让他按哪里好呢?还有,就算是小病,患者已经病到“五颜六色”,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时,又怎样使用系统?还不是靠医护工作者处理?
    对患者来说,症状的录入已经如此困难,要下诊断治疗又谈何容易?因此,现今开发的所谓专家系统实际上只不过是专供专业人员使用的资料库,要成为面向患者的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我不看好专家系统。



----
——“喂……阿珍呀?我係田鸡啊。哩廿年嚟我有啲嘢一直想同你讲,其实……我爱你。”
——“唔好意思。我唔係阿珍,我係阿强啊。”
——“呀……唔……好意思阿……阿强,麻烦你将唵先戈啲嘢讲俾你老婆听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