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真伪讨论与辨析>>“民间科学家”>>与民间科学家的论战(自由科学论坛)续

主题:与民间科学家的论战(自由科学论坛)续
发信人: joiye()
整理人: jeter(2000-09-04 21:11:12), 站内信件
刘鸿博:
主题: 致浪人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46&thread=546
<HTML>关于加速膨胀的宇宙模型
最早的观测到宇宙加速膨胀的报道是1999年9月22日路透社发布的。当日出版的《
自然》杂志报告了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
我在当年5月即将《对各向异性空间的初步探讨》一文投到出版社,随即出版。文
中指出宇宙必定在加速膨胀。
2000年一月,阙志鸿的《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哪会是什么?》对震惊世
界物理学界的新的不利于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模型的观测证据进行论述时指出:今
后几年,世界天文物理学界必将展开激烈的竞争,看哪个团体或个人能率先提出
优于现有理论的宇宙模型。
从浪人对《各向异性、负能物质》一文的评论可感觉到,浪人对物理学的学术态
度是不严肃的,起码有三点:
一、有关报道不是两年前,而是不到一年前;
二、报道的不是宇宙学理论模型,而是观测数据;
三、任何时候率先提出优越的理论都不晚。
你关于此问题的思路(反引力)无疑是错的,你正确时能否容得下别人的看法?

浪人等人的心理状态是否有问题?

碧声回复:
主题: 给你科普一下: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49&thread=546
1,浪子是浪子,不是浪人。你若非观察力大有问题,就是有意污蔑。
2,宇宙加速膨胀并不是什么新鲜观念。目前天文观测结果有说宇宙
膨胀在减速的,有说在加速的,尚没有统一意见。浪子说的加速膨胀
报道可能指1998年3月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Inflation 
Confronts an Open Universe,讲到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超新星的光变
提出宇宙膨胀在加速。新华社对此作了报道,并提到科学家认为膨胀
加速的原因可能是一种“反引力”。看来浪子的思路并不见得“无疑
是错的”,至少颇有一群专家也这么想过。
3,《自然》逢周四出版,1999年9月22日是星期三。这表明你并没有
查过《自然》原文,只是以路透社的报道为自己的“研究依据”。这
是极端缺乏科研常识、不遵守科研活动规则的行为。
4,我只知‘书籍’投到‘出版社’‘出版’;‘文章’是投到‘报
刊杂志’‘刊登’。你的文章居然由出版社出版,倒是一件新鲜事。
不知哪一家出版社?书名是什么?书号是什么?出版时间?印数?……
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5,我没听说过现在已经有什么动摇大爆炸理论根基的观测证据,至
少我接触到的天文学家、见到的研究报告仍然以标准模型为研究基础。
大爆炸或许(或者肯定)不是终极真理,但现在它是最好的。
6,即使大爆炸理论已经受到威胁,急需更好的宇宙模型,自由科学
论坛也不是你开战的地方。你应该努力把文章投向《自然》或《科学》
或《现代物理评论》等权威学术杂志去(我不认为有发表的可能)。
如果认为自己的理论确实优越而只在学术界外面宣传,不能真正跟
专家对话,那要么是你的理论太糟,要么是你本人太蠢,或兼而有之。
7,做科研的一门最最最基础的功夫是查资料。既然你在研究宇宙加速
膨胀问题,那么科学界目前对于宇宙膨胀速度的看法、有关观测证据,
你不说倒背如流,起码不应该犯这种理直气壮地说“最早”、“两年
前、一年前”的错误。这体现出你不具备基本的查资料能力。
8,如果浪子说的是“一年前”,你以“两年前”的资料来驳,那么
很容易就驳倒:至少在两年前就有相关研究了。而浪子说“两年前”,
你说“一年前”,你在查遍全世界资料确认两年前及更早以前确乎
没有相关研究以前,不能说“有关报道不是两年前,而是不到一年
前”这种话。这体现出你不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9,文章被驳,理论被批,在科学界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如果
批驳别人是心理状态不正常,则科学界没人是正常的。如果被人批驳
就说人心理不正常,则这人在科学界没法混日子。每个正经八百的科
研人员都经受过导师同学同行的不知多少批驳,阁下挨了浪子两句骂
就这般敏感,实在不像搞科学的。这体现出你有某种程度的被迫害妄
想狂症状。
综上所述……哈哈,我觉得你的心理状态倒是挺有问题的。

刘鸿博:
主题: 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哪是什 么?(转贴):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0&thread=550
这类举世皆知的消息浪子等人自称没见过,请见一下。
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哪是什 么?(转贴)
作者: 阙志鸿 , 一月 22,2000,08:15  
  「宇宙的起源是一场大爆炸,它炸开了空间,也创造了时间;星系、星球、
地球、空气、水和生命就在这个时空里渐渐形成。」这是连爱因斯坦都相信的理
论。但这个学说在最近一、两个星期内开始受到严厉的挑战和质疑。如果大爆炸
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空间里所有的物质应该生于大爆炸之后,这是个因果关
系。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则上不需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宇宙有一
个起源,它就有一个绝对时间的原点,破坏了时间的相对性,所以这个因果律便
是一个绝对的定律。最近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现象,显示这个绝对
的因果律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宇宙可能没有起源,就像相对性的空间一样,时间
也是没有原点,时间也不是绝对的。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如果宇宙真是由大爆炸所造成的,那么爆炸距
现在的时间是小于很多老星球的年龄。最老星球的年龄可达一百六十亿年,但观
测显示爆炸的时间顶多是一百二十亿年前而已。这个发现上星期在英国的``自然
\'\'杂志发表,引起天文物理界莫大的震撼。 

  从二十世纪初以降,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部分天文物理学家都相信,宇宙
是由大爆炸所产生;由于质能互换原理,爆炸的能量最后转为物质。这个学说建
立于三个重要的基石上。第一个,由数学上证明广义相对论只容许唯一的解,这
个数学解就是在时间的原点,整个宇宙的大小是一个点,大爆炸炸开了一个三度
空间。由于空间以一定的速率不断的膨胀,因此整个空间瞬间的大小也给了时间
一个指标和定义。这就像武侠小说中``半柱香的时刻\'\',以一柱香的长短来测
量时间是一样的。第二个基石是,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的
二十年后,发现了宇宙是在膨胀,并且越远的星系膨胀的速度越快。这个发现大
致吻合相对论的数学解。第三个基石最具关键性,在七十年代,美国的天文学家
发现了宇宙的背景辐射。由于宇宙的膨胀,大爆炸时的热能目前应已降到绝对温
度数度左右,符合观测结果2.7度。从此,天文物理学家发展了一套标准模型,来
解释这个膨胀的空间里一切物质的起源。但是宇宙到底确实膨胀多快,哈伯并无
法确定。这个缺憾预留了一些空间让以后的天文物理学家去发展另一套不同于爱
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说。但是这些学说都是非主流。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的主要
任务也就!
 是要弥补当年哈伯观测的缺憾,要决定目前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度。星球
在膨胀空间里的分布就像一些点分布在正在膨胀的气球表面一样。点与点之间的
距离会因膨胀而变大,分离的速度不但和气球膨胀的速度成正比,也和点与点之
间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的两点,它们之间分离的速度越大。所以若不知任意
两点之间的距离,只光知道两点分离的速度是无法知道整个气球膨胀的速度。同
样的,若欲决定宇宙膨胀的速度,我们不但要知道星球之间分离的速度,也要同
时知道星球之间的距离。天文学家可用所谓的都卜勒效应来测量任一星球远离地
球的速度。但是,星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便不容易决定。因此哈伯常数(单位距
离内的膨胀速率)相当难决定出来。 

  上个星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发现为在室女星系团内的上千颗造父变
星。变星是光度有周期性变化的星,愈大的变星周期愈慢,可是愈大的星愈亮。
所以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有一定的关系,而造父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之间的
关系可以很准确的决定出来。但是,星球距地球越远看起来越暗,因此观测到的
亮度并不是星球本身的绝对亮度。若是有办法知道星球的绝对亮度,再加上观测
到的量测亮度,星球的距离便可知道。在天文上,远距离是无法直接测量的,造
父变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测量距离。天文学家可以量遥远变星的周期,大
致上是几十天之谱,从而决定变星本身的绝对亮度,再和观测到的亮度相比,变
星和地球的距离即可决定。 

  室女星系团距地球相当远,大约为几千万光年之遥,因此膨胀的速度可以相
当快,可以利用都卜勒效应准确的测量出来。要是它的距离亦可准确的测量出来
,哈伯常数便可准确地决定,大爆炸距现在的时间的上限便也能决定。上星期发
表的造父变星让天文学家准确地决定哈伯常数。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率为
每一百万光年27公里。它也代表大爆炸至早发生在一百二十亿年前。但是,天文
学家又知道,银河系中的一些古老的星球年龄为一百六十亿年。这代表星球需要
生于大爆炸之前。这个结果不符合因果律,因此大爆炸标准模型受到质疑。这个
发现也让非主流学说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其实,在逻辑的结构上,非主流派中的主流理论是可以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相比美。如上所述,相对论的宇宙观是空间是相对的,没有原点,但时间是绝对
的,有一个原点。相对论的宇宙观并且认为,宇宙的总能量守恒,没有凭白无故
冒出多余的能量,也不能损耗总能量。但是另一个学说却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
的,两者都没有原点,所以宇宙是在一个时空的平稳状态中存在。在这种理论架
构下,时间和空间有完整的对称性。为了要解释宇宙膨胀,这个学说必须放弃能
量守恒的想法。它认为能量是可以无中生有,并且越来越多,物质也可以无中生
有,愈来愈多。这就好像宇宙中蕴藏著无数的涌泉,随时随地冒出物质来。这些
涌出的物质必须往外流,因此宇宙膨胀。因为物质随时涌出,所以不需要一个时
间的绝对原点;物质随地涌出,所以空间也没有绝对原点。这个学说不需要大爆
炸便可以解释宇宙的膨胀,并且也可以解决宇宙年龄的问题。可是,这个学说必
须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解释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在1970年代,这个大爆
炸理论的第三个基石是此学说的致命伤。在不久的将来,此学说会不会因上星期
的发现而败部复活?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相对论宇宙模型或上述非主流的平稳态宇宙模型,对有创意的天文物理学家
而言,绝非是个二选一的答案。其实,一般相对论的教科书上都不会提到广义相
对论本身是有些缺陷的。从时空的完美对称性来看,它有上述需要时间原点的问
题。除了时间、空间的问题之外,从物理学的相对性原则而言,它也有另一个问
题,所谓的惯性座标问题。十九世纪末,一位澳洲科学家马克提出一个宇宙学的
问题。我们举目观星,如果连续看一、两个钟头,就会发现群星绕著北极星转。
马克问道:「到底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还是群星真的绕著地球旋转?」这
个问题乍看之下相当不智,因为这像是十六世纪哥白尼时代的问题:「到底是地
球绕著太阳转,或是太阳绕著地球转?」标准答案当 然是地球自转所造成的。但
是马克又道:「如果一切物理现象都是相对的,地球自转和群星绕地球转就必须
是一体的两面。」举例来讲,要是你绕著原地自己旋转,你会感觉头晕,但是如
果你站著不动,而周遭所有的物体都绕著你转的话,你也将会感到头晕。马克认
为一个理想的宇宙模型应该能具有这个特性,一切都是相对的,转动也是相对的
。这便是所谓的马克原则。爱因斯坦自己也承认,他是受到马克原则的启发才发
明广义相!
 对论。但是,不幸的是相对论无法做到马克原则的要求。相对论的宇宙必须很清
楚地标示到底宇宙本身转不转。现存的标准宇宙模型是采取宇宙不转。所以我们
对群星绕天的标准解释才会是地球自转。附带说明一点,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宇
宙模型可以完全符合马克原则,上述的平稳态宇宙模型也不例外。 

  虽然最近的发现开始让天文物理学家对现存的标准理论提出质疑,但我们还
需要一连串进一步的观测证据才能宣判标准模型的对否,国际的天文学界在未来
的几年必然有一番激烈的竞争,看那个国家或那一个研究群抢先掌握这个问题的
答案。同时,在宇宙学的理论模型方面,亦会有百家争鸣的机会。@!#$的天文物
理学界在这个热烈的气氛中可做什么贡献呢?我们没有太空望远镜,没有研究用
的中大型望远镜,但是我们有世界研究级的玉山天空。可以做的可能是带著一群
一流的脑袋上玉山,看著万星钻动的夜空去想像,去思索如何建立一个更完美的
宇宙学理论模型。 

浪子回复:
主题: RE: 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哪是什 么?(转贴):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2&thread=550
哈哈!此文作者竟然认为马赫(文中误为:马克)是澳洲科学家!
另:马赫原理是一个纯哲学的原理,马赫的相对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从根本上
是不能被科学实验验证的。另外的哲学理论还有很多,只是马赫原理正好与相对
论原理的共同点比其他哲学多一些,并不一定要宇宙按某个原理演化,如果这样
,宇宙也就不会是一个不解之谜了。
另外:所谓“[宇宙的起源是一场大爆炸,它炸开了空间,也创造了时间……」”


实在不是物理学家的认识,只是科普里经常把“大爆炸”理解为象炸药爆炸的图
象。

另外就是建议作者有时间读读康德的“纯理性批判”里面有时间二律背反的完整
描述,因为哲学对你们来说比科学更合适……

浪子{不是浪人的说:(  }

碧声回复:
主题: 再给你科普一下: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5&thread=550
1,关于宇宙年龄,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并没有谁敢说死了是多少。
大抵范围是在100-200亿岁之间,科普文章里的介绍主要集中在120-150
这一区域。

2,不同的天文观测,推导出不同的宇宙年龄,这也学术界也是极频繁
的事。1999年9月23日《自然》的这篇文章不过是一个新的一家之言,
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没引起什么“莫大震憾”,不必要天下皆知。
这位阙先生就凭这条新闻报道挥洒出这么伟大的题目来,也算得是能
吹的了。

3,有的观测还发现,某些天体超过200亿岁,比宇宙还老呢!譬如今年
4月份哈勃望远镜观察到一个天体,红移为12.5,也就是说它离地球260
亿光年。如果前面说的事情就要引起天文学界“莫大震憾”,这报告岂
不更要让科学家莫名惊诧得不知所以?你的加速膨胀理论又怎么办?

4,
>我们没有太空望远镜,没有研究用的中大型望远镜,但是我们有世界
>研究级的玉山天空。可以做的可能是带著一群一流的脑袋上玉山,看
>著万星钻动的夜空去想像,去思索如何建立一个更完美的宇宙学理论
>模型。 

这位阙先生不过是个在胡云的无知之辈罢了!没有望远镜你跑到玉山
上去看什么?提出新模型的物理学家未必要亲自去摆弄望远镜,但此
前此后他非得跟摆弄望远镜的人合作不可。你当建立宇宙模型是做几
句“唉呀,我的泪呀,我的爱呀”的诗么,肉眼看着星星就做出来了?
一个完美的宇宙模型是单凭空想能想出来的吗?

5,再次告诫你一遍,就算当个业余科学家,也请有点敬业精神,装模
作样地查资料列参考文献总该是会的。别再用新闻报道里鸡零狗碎道
听途说的一点材料来作为“研究基础”。

我不研究天体物理,也不准备打倒爱因斯坦、推翻标准模型。不过要
说我对天体物理界的最新进展呢,大概还是知道得比你多些。如果你
决意不好好查论文,只靠新闻作研究,也请有点自知之明,别在我面
前现眼。

刘鸿博回复:
主题: RE: 碧声的第二下“科普一下”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6&thread=550
回碧声的第二下“科普一下”
                                       ----------------刘鸿博

一、在加速膨胀的宇宙学模型中,由于过去的宇宙膨胀得较慢,狭义宇宙的年龄
要比200亿年大得多,广义宇宙的年龄是无限大。我们的这个理论模型无须“怎么
办”。
二、我们决无意打倒爱因斯坦,而是十分崇拜他。这里有你的偏见。相对论是已
被许多实验证明的正确的理论。
三、新理论的建立不是以推翻旧理论为前提的。这里有你的一孔之见。成功的新
理论要能容纳旧理论,同时又能解决新的问题。

海岛回复:
主题:  浪子与碧声似是一个人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8&thread=546


mimi回复:
主题: 胡扯!荒谬至极!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59&thread=546
纯粹造谣

浪子回复:
主题: RE: 浪子与碧声似是一个人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60&thread=546
浪子实在很佩服碧声,如能有碧声的才气,不妨就假冒一下碧声罢,只是碧声远
在英伦,不知如何才能借一个英国IP使使。不知海岛先生可有高招?

yuzhi回复:
主题: 请问海岛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67&thread=567
    通常情况下,不论正粒子还是反粒子都是正能量的粒子,这没错吧?其实我
也不太清楚负能量粒子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在“霍金辐射”的情况下似乎只能
认为是负能量粒子坠入黑洞、而正能量粒子向外发射才能得出黑洞不断“蒸发”
变小以至最终消失的结论。否则,如果发射的是正能量的正粒子,而黑洞吸入的
也是正能量的反粒子,那么黑洞岂不仍然是“越长越胖”,哪还有“蒸发”可言
?况且这也明显地违背“质能守恒定律”,不是吗?难道黑洞一面“长肥”一面
“辐射”的能量竟完全来自真空?!
    我还来不及完全理解“霍金辐射”,又惊悉“霍金关于黑洞的理论的主要结
论是错误的”。恕我孤陋寡闻,愿闻海岛君对此的详细介绍。还有我的另外几问
,也烦请作答。

主题: 请问刘鸿博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68&thread=568
    (一)您说“计算表明,坠入黑洞的物质要辐射出比自身质量大千倍以上的
能量”,这令我十分迷惑:这么多辐射能到底来自何方呢?当然不是物体本身,
因为据您所说
,就算物体本身的全部质量都转化为纯能量也仅能提供所需的万分之几;很可能
也不是来自黑洞本身,否则黑洞很快会因丧失质量(能量)而变小收缩以至最终
消失;难道这能量是来自弯曲的时空?可在黑洞形成之初,我找不到任何一种过
程能表明其间有极大的能量储存进入弯曲的时空中。望您能给指点迷津,并且也
很想知道您到底是如何“计算”的。
    (二)您说“宇宙是加速膨胀的”,却未指明详细的原因,请您详加阐述。

    (三)在相对论中参照系的作用重大,望您在描述物理表象时能确切指明您
到底是以何为参照系。 

主题: “民间科研人员”之任务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69&thread=569
    鉴于“民间科学家”已带有一些讽刺意味,不妨称我们这些对科学技术有兴
趣,并且也愿意在这方面下些功夫,但数理功底比较薄弱的人为“民间科研人员
”吧!
    我认为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努力深入理解消化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物理
知识,尽力掌握相关的数学工具,不宜急于赶超爱因斯坦。一个真正优美且有实
际意义的理论,需要深刻明晰的物理概念和严密精妙的数学结构,而这两样正是
我们欠缺的,所以我看还是把建立新理论的重任基本上交还给“专业科研人员”
吧。我们等着欣赏,不亦乐乎?何必吃力不讨好地苦心研制“垃圾”呢?
    人应该现实,应该有几分自知之明。我觉得我们最好的出路是向“科普工作
者”的方向发展,就几个具体事物,向旁人描述我们理解到的科学的微妙与壮丽
,既有社会意义,又能体现个人价值,不好吗?

海岛回复:
主题: 答yuzhi的提问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82&thread=582
霍金想象的负能量粒子是没有根据的。正如您所说的“通常情况下,不论正粒子
还是反粒子都是正能量的粒子,这没错吧?”。因此霍金得出的黑洞蒸发的结论
是建立在不可靠的想象的基础上的。我认为黑洞确实会越长越胖,但它长的是负
的质量。
霍金的名声是被炒起来的,时间将证明他是个二、三流的科学家。
 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刘鸿博回复:
主题: 答yuzi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74&thread=568
1、这句话的后面(在《空间、物质》中)说明了这些能量的大部分通过重力场归
还给了黑洞。黑洞得到了负能物质而增大。
2、同样在《空间、物质》中已经说明。
3、参照系没有变化。
请您看清楚再发表意见。

小浪:
主题: RE: 答浪子、yz之流:真正的垃圾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75&thread=569
1、业余作者是在主业取得较大成绩之后,把此类课题的研究当作休闲的一种方式
,不象你们这样累。
2、此论坛500余条,少见象样的文章,你们几个的更没有。
3、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专业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的专业人员废
物占绝大多数,举世公认。你们几个必在其中。看看他们的成果吧!大量杂志、
书籍之中,均是真正的垃圾。

浪子回复:
主题: 浪子声明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76&thread=569
刘先生要骂人不妨行不改名,也显得磊落一些。
浪子办此论坛仅为了科普,尝试解答一些大众的问题,因为自认为对科学有一点
领悟。但浪子决不是职业科学家,也永远不会去当职业科学家,科学只是爱好而
已,因该是一辈子的爱好吧。至于刘先生凭什么断定浪子是“职业垃圾制照者”
,我实在没想通,就象刘先生那不知所云的宇宙,黑洞之类的理论一样,很难找
到逻辑。好象这种武断的作风即使对业余科学家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罢?

另外,因为科学是浪子的爱好,浪子从来没有感到过累,只是:有时对工作会累
,而且,也不用为了一日成名或经济利益而炮制垃圾论文,从来都率性而为,爱
好总是因为有快乐才成其为爱好的,浪子有很多爱好,诸如弹吉他,打太极拳,
谈诗论赋,读科学书,想象宇宙,量子,黑洞……
简直快乐常伴,从来不会为科学而累!不知累的感觉是否是刘先生自己的切身感
受,如此浪子深表同情,成名不易呀!特别是腹中无物更是难啊!

此论坛名为“自由科学”当然不会排斥任何认真的研究,不管业余还是专业,同
时为了广大不明真相的大众不受各种哗众取宠的所谓理论的蛊惑,我们也会对一
些观点给予批驳,这也是一种自由,正常的论战浪子欢迎,但这里不欢迎人身攻
击的漫骂!请自重。

刘鸿博回复:
主题: RE: 缺乏说服力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81&thread=577
你可以转贴、批评别人的文章。只是没有自己的理论,不会有说服力。

主题: 原来浪子只是个心胸狭窄的混混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85&thread=577
不理你了。

碧声:
主题: 这几天网慢上不来,浪子咪咪可还好
http://luntan.163.com/forum//read.php?num=5355&id=586&thread=586
我疑心英国电信给我们的电话做了手脚,每3分钟掉线一次,而且慢到可怕。
今天好容易爬上来一看,自由科学还吵得挺厉害。不过刘先生终于肯放过浪子不
理你了,虽然告别辞仍是人身攻击,但世界清静了也算可喜可贺。
浪子在楼下对碧声的夸奖,碧声感激不尽。碧声对浪子的学识甚是佩服,但更佩
服的是浪子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科学,音乐,太极拳……回国后一定要好好交
流一番。歌词写不来,在台下给浪子拍拍巴掌总还是不费本钱的。:P


--
浪子无家,漂泊天涯
http://joiye.yeah.net/
http://joiye.go.163.com/
http://go.163.com/~joiye/
“自由科学论坛”
http://joiye.bj.luntan.163.com/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8.12.20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