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ngbx()
整理人: jeter(2000-09-15 21:28:58), 站内信件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测不准原理不成立
对历史上两个得出测不准原理的理想实验进行再分析,发现这
两个理想实验并不能得出测不准原理。
关键词:测不准原理,再分析,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 Ⅰ
海森伯Υ射线显微镜实验
显微镜的分辨本领的表示式为
λ/2sinω (在空气中) ⑴
其中λ为所用的光的波长,2ω为透镜在物点所张的角,因此任何位
置测量都包含有物平面的X方向上一个不确定量
⊿X=λ/2sinω ⑵
若一个波长为 λ而动量为h/λ 的光子沿 X轴射到一个电子
处,电子在X方向的动量分量为Px。,则在碰撞前之总动量为
π=h/λ+ Px。 ⑶
对于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电子,光量子必须被散射到角度2ω
之内,即PA与PB(极端向前散射与极端向后散射,见图1)之间的
某个方向,其波长由于康普顿效应相应地在λ′与λ″之间,因此,
被散射的光量子的动量X分量处于
- hsinω/λ′与+hsinω/λ″
之间。
如果用Px′和Px″相应表示在这两种极端的散射情况下电子动
量的X分量,那么动量守恒就要求
Px′-hsinω/λ′=π=Px″+hsinω/λ″ ⑷
或
Px′-Px″=⊿Px =2hsinω/λ ⑸
其中用λ代替了λ′和λ″,因为我们只对数量级感兴趣,由
于无法 —— 这是整个事情的关键 —— 精密判明光量子究竟被散
射到角2ω内的哪个方向,碰撞后电子动量的X分量的不确定性不
能更小了,这个⊿Px和⊿X一起,使得不能对碰撞后(换句话说测
量之后)的粒子轨道作任何准确的确定或预言,显然
⊿X·⊿Px ≈ h ⑹
再分析
上述理想实验中,对于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电子,光量子必须
被散射到角度2ω之内。
位置测量的不确定量
⊿X =λ/2sinω ⑵
中的⊿X为物平面上很接近而刚能为显微镜观察得到的两点间的距
离。⊿X也就是显微镜的分辨极限。
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尺寸比分辨极限⊿X小的物体。因此,对于
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电子,电子的尺寸必须比显微镜的分辨极限⊿X
大。
但是,如果电子的尺寸比显微镜的分辨极限⊿X大,电子就不
会在⊿X内。⊿X也就不能被认为是能为显微镜观察得到的电子的位
置测量的不确定量。⊿X只能被认为是不能为显微镜观察得到的电
子的位置测量的不确定量。
⊿X联系的是尺寸比显微镜的分辨极限⊿X小,不能为显微镜观
察得到的电子。
⊿Px联系的是尺寸比显微镜的分辨极限⊿X大,能为显微镜观
察得到的电子。
因此,⊿X和⊿Px联系的不是同一电子。
虽然量子力学不涉及物体的尺寸大小,但是在海森伯Υ射线显
微镜实验中,由于显微镜的使用必然涉及到物体的尺寸,而且真实
物体都是有尺寸大小的,因此显微镜观察到的都是有尺寸的物体,
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尺寸都比显微镜的分辨极限⊿X大,因而也就不
存在所谓的位置测量的不确定量⊿X。
由此得到,我们观察到的都是有确定位置的电子,⊿X = 0。
⊿X = 0来源于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只有两种:观察得到或观察
不到。不存在既观察得到又观察不到这第三种结果。观察得到就是
⊿X = 0,观察不到就是⊿X 〉0 。
因为对于用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电子,电子的尺寸必须比显微镜
的分辨极限⊿X大。也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都是有确定位置的电子,
⊿X = 0。
所以粒子位置测量不确定度必须为零,即⊿X = 0,才能测量粒子的
动量。在海森伯Υ射线显微镜实验中,既知⊿X = 0,那我们只须测
量粒子的动量,而粒子的动量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即⊿Px = 0。
得:⊿X·⊿Px = 0。
理想实验 Ⅱ
粒子单缝干涉实验
设想一个“粒子”,原来在Y方向运动,穿过一个宽度为⊿X的
狭缝,因此其位置在X方向的不确定量为⊿X(图2)。它在狭缝后
面发生了“干涉”。从波动光学得知,干涉图样的第一极小值所在的
角度α由
SINα=λ/2⊿X
给出,其中λ为所用的波长,因为
SINα=⊿P/P
及
λ=h/P
于是就得出测不准原理: ⊿X·⊿P≈ h。
再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如果“粒子”在X方向上没有受到外
力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且在理想实Ⅱ
中“粒子”原来在Y方向运动,因此我们可从它在出发点的位置知
道它在狭缝的位置。
它在狭缝的位置是可以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它在出发点的
位置确定的。
其位置在X方向的不确定量⊿X应当为零,即⊿X = 0。
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如果“粒子”在X方向上没有受到外
力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想实验Ⅱ中
“粒子”原来在Y方向运动,因此动量在X方向的不确定量⊿P应
当为零,即⊿P = 0。
因此得出:⊿X·⊿Px = 0。
只要承认微观物体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
运动定律就适用于微观世界。
但微观世界不可能没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牛
顿第一运动定律适用于微观世界。
上述理想实验Ⅱ认为狭缝的宽度⊿X就是“粒子”的位置测量
的不确定量。但是,狭缝的宽度⊿X与位置测量的不确定量之间并
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该实验中“粒子”一定具有位置测量的不确
定量,而且没有理由认为狭缝的宽度⊿X就是“粒子”的位置测量
的不确定量。因而从该实验得出的测不准原理( ⊿X·⊿P≈h )是
不合理的。
结论
从上面的再分析可知,测不准原理的理想实验论证不成立。
参考文献
雅默,量子力学的哲学,秦克诚译,商务印书馆,1989,P77—P79
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
通过对实验的定性分析,指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的认识是与
实验结果及能量 — 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并对单个粒子的类波
行为作出了解释。
关键词:定性分析,波动性,能量 — 动量守恒定律。
显微镜实验
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尺寸比其分辩极限小的粒子,如果认为单个
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如果它的徳布罗意波长比显微镜的分辩极限大,
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它,但这样的推论是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显微镜
只能观察到尺寸比其分辩极限大的粒子,与粒子的徳布罗意波长没
有关系。
双缝干涉实验
Ⅰ
如果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那么一个粒子在通过双缝后就会产生
干涉图像,但实验结果是一个粒子在通过双缝后只会产生一个斑点。
只有在大量粒子通过双缝后才会产生干涉图像。
Ⅱ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个粒子被认为同时通过双缝并且和自身
发生干涉,因而认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而且认为波动方向就是
粒子的运动方向,同一时刻粒子只有一个运动方向,也就是只有一
个波动方向。
设想某一时刻一个粒子向着一条缝隙运动,如果认为粒子只是
通过这条缝隙,则不能认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如果认为粒子同
时通过两条缝隙,因而认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但同一时刻粒子
就会有两个运动方向,也就是有两个波动方向。这显然是和同一时
刻粒子只能有一个运动方向,也就是只能有一个波动方向相矛盾的。
Ⅲ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关闭其中的一条缝隙,并且向着这条缝隙
发射一个粒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如果粒子没有受到外力作
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粒子不能通过这条缝
隙到达屏幕。如果粒子不能到达屏幕,那么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
如果认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它将会有一定的几率到达屏幕,这
等于认为粒子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能够拐个弯通过打开的缝
隙到达屏幕,这显然是违反能量 — 动量守恒定律的。
对单个粒子的类波行为的解释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只打开一条缝隙,某些地方是粒子可
以到达的,但是两条缝隙都打开时,这些地方变成粒子不可以到达
的。这些强度为零的地方带给粒子图像最大的困惑。
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粒子可能经过两次或者多次的反射,则
可以消除这些强度为零的地方给粒子图像带来的困惑。
设想当关闭其中的一条缝隙时,那些向着这条缝隙运动的粒子
是不能通过这条缝隙到达屏幕的,但是它们可以从这条缝隙经反射
后回到粒子源,再经粒子源反射后,通过打开的缝隙到达屏幕,而
这些地方刚好是两条缝隙都打开时粒子不可以到达的。因为路径不
同,因而强度为零。粒子的类波行为可以在粒子范畴内得到解释。
实验的检验
上述解释可以通过实验的检验,把向着关闭的缝隙运动的粒子
全部吸收,则屏幕将会产生类似于衍射的条纹,但衍射现象对于粒
子图像还是适合的。
对戴维逊—革末实验的解释
戴维逊—革末实验是证明单个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实验,它经常
被认为证明了单个粒子的动量P和它的徳布罗意波长λ具有下列关
系:P=h/λ。
然而,因为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
只有大量粒子才具有波动性。为了解释戴维逊—革末实验,单个粒
子的动量P和它的徳布罗意波长λ必须具有下列关系:nP=nh/λ,
其中“n”代表大量粒子。nP=nh/λ和P=h/λ在数学上是一致的。
因此这条公式能够定量地解释戴维逊—革末实验。
如果认为P=h/λ的观点是正确,也就是认为单个粒子具有波动
性,但是这样是不符合实验结果及违反能量 — 动量守恒定律的。
结 论
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单个粒子的类波行为归因为它的出发点及
运动路径。
量子力学的成功是偶然的,因为一个粒子到达屏幕的几率和大
量粒子中有一个粒子到达屏幕的百分率有时侯在物理上和数学上是
一致的。
作者: 龚炳新
请到:
http://home.beseen.com/alumni/hmpageyyc/index.htm
http://www.insidetheweb.com/mbs.cgi/mb75689
康普顿效应实际上已默认“电子实际上是有确定轨道的”,
“碰撞前电子静止于O点,动量为零;碰撞后电子沿OC以速度v运动”说明
电子实际上是有确定轨道的。
康普顿效应是量子力学自相矛盾的又一例子。
参阅《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P8
在曾谨言的书中A-B效应的实验,用的是电磁装置,电荷产生电场力
因此可以电场力来解释这个实验,尽管复杂,但可行(电子受电场力的作用,
造成条纹移动),但量子力学却认为是相位因子造成条纹移动,用电场力来
解释这个实验显然比量子力学的方法直观。
用的是电磁装置,但却对电场力视而不见,这不是物理学者的行为!
电子会受电场的作用,产生条纹移动,不容置疑;
磁力线是闭合曲线,在电子两条轨道所包围的曲面里,除了从纸面而出的磁通量
外,还有从纸面而进的磁通量,从纸面而进的磁通量必然抵消部分从纸面而出的
磁通量Φ,因此通过电子两条轨道所包围的曲面的磁通量不可能等于从纸面而出
的磁通量Φ,只能小于从纸面而出的磁通量Φ,Aharonov-Bohm效应是完全错误的 。
量子力学只知道从纸面而出的磁通量,并不知道磁力线是闭合曲线,还有从纸面
而进的磁通量。真笑话,真荒谬。
Aharonov-Bohm效应反映量子力学何等的牵强附会!错漏百出!
参阅《量子力学》卷2 曾谨言 著 科学出版社 P61-62
量子力学认为一个电子的轨道跃迁使到原子发射一个光子,
但在进行实验时,实际观察的是大量原子。
参阅《原子物理学》褚圣麟 编 高教版 P34
对于单独一个原子,我们并不能观察到它发射什么波长的光子,
因为实验结果是一个粒子在通过双缝后只会产生一个斑点,
只有在大量粒子通过双缝后才会产生干涉图像,
因此无从知道它发射什么波长的光子。
一个电子的轨道跃迁使到原子发射一个光子, 一个光子在通过双缝后
只会产生一个斑点,无从知道它是什么波长的光子。
但量子力学认为一个光子是有波长频率的,
hv=E2-E1中的频率v不能由实验得到,量子力学的说法得不到实验的检验,
既认为一个光子是有波长频率的,频率v却不能由实验得到。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84.228] 发信人: jeter (云胡不归),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Apr 1 03:49:26 2000), 转信
就知道这滩垃圾会倒到这里来,该文作者纯属一妄人,压根不懂量子力学,
胡乱分析一通理想实验就想否定不确定原理和量子力学,到处张贴(我起码
在不下十个论坛与BBS上见过),刚开始时宣称“测不准原理不成立,量子
力学被推翻了,物理学危在旦夕”,最近干脆斥量子力学为“伪科学”了,
这么不要脸的真正罕见!
再简单说一遍物理上的道理——
不确定原理并不是通过假设的理想实验得出的,理论上是由量子力学中共轭
算符的不对易性而来,至于实验上也不知被验证过多少次了!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发信人: charmer (一笑),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Apr 1 03:54:45 2000), 站内信件
该文作者真是物理学的门外汉!不值一驳。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 心若行云流水,不滞于物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4.18.184] 发信人: yyy111 (大豆),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Apr 1 15:09:44 2000), 转信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说“伪科学”有点夸张,有问题就探讨、争论。
对电子衍射和物质波我是有点怀疑,比如《辞海》
中介绍:“定向电子射线通过极薄的金属膜后,能在
荧光屏或照相片上显示出衍射图样,与x射线通过晶片
后所显示的衍射图样完全相似。电子的衍射现象是它
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明。”
首先我怀疑电子束能否在“胶片”上流下痕迹,
只听说过“云室痕迹”,还未听说过“胶片痕迹”,
也许现在的胶片特殊一些,但在1932年前后的胶片
是否能感受电子束的“衍射环”,我很怀疑。
因为x射线是在轰击金属时被发现的(被旁边的
荧光屏意外显示出来),所以应特别避免误会的出现,
比如错把电子束从“金属膜”中激发出的x射线当成
是电子波的产生,这与高压水通过小孔后被雾化或
电子束被雾化有本质不同。
电子束与光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磁场的反应不同,
如果磁场能影响“金属膜”后面的“衍射环”,
说明是电子束被“雾化”散射了,由于反射或
其他原因产生了“干涉环”(衍射的本质还是干涉?)。
电子的穿透能力很小,如果“衍射环”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则说明“衍射环”是由x射线产生的。
如果假设电子束能使胶片感光,也应与x射线在胶片上
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也可用以鉴别。
至于“二次电子反射”实验,可参考高压水射在某
平面上的情况,其反射效果与光线有不同,是一种
雾化散射的效果。参考高速“粒子流”射入水中的
情况可知,水波的频率与“粒子流”的速度、粗细
相关,这可以比喻成电子束射入“太虚”(以太)
后引起的“以太波”---光波。
所以我认为“波粒二象性”是对波介质的粒子性而言的。
不是直线运动的粒子自己开始波动,而是它对介质的“扰动”。
比如小说里描绘的:一支飞镖飕飕带着风声,擦肩而过。
于是产生了“飕飕”的物质波?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67.174] 发信人: ellie (不动明王),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Apr 1 22:36:26 2000), 站内信件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粒子只有在大量存在时才会显出它的波粒二象性,所谓粒子的波动性是个统计
规律,单凭一个粒子不能提它的德布罗意波的性质,正如对一个人不能讲平均
年龄一样。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其实美丽人生可以很简单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5.183] 发信人: sunzx (sunzx),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un Apr 2 17:01:43 2000), 站内信件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同志,学过高中物理吗?!对单个粒子谈论波动性是没有意义的。
你的论文好象是在诡辩。
-- Programmers of all lands,
UNITE!
--
程序设计狂人!
EMail: [email protected]
Homepage:http://nstudio.126.com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43.109] 发信人: wasguru (以前是高手),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Mon Apr 3 02:30:58 2000), 站内信件
【 在 ellie (不动明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单个粒子同样具有波动性,波动性并非大量粒子行为的统计表现。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44.92.44.76] 发信人: yyy111 (大豆),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Mon Apr 3 20:49:12 2000), 站内信件
【 在 wasguru (以前是高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ellie (不动明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
比如一个简谐振子?
“单粒子”波动的情况也有,比如冲浪,但此波源---风
一般认为是“直流”的,至少风的频率与海浪的频率很
不同,但也可以把风作为一种特殊的“载波”(频率为零),
还有顺风的夜里也有时会听到远处飘来阵阵歌声,
这也是“南平晚钟,随风飘送”的意思,
也就是说:波介质在作疏、密震动的同时,也会因外力影响,
作群体的直线运动,这时介质粒子的“波动”和定向“直线运动”
是同时进行的,这也是一种“波粒二象性”?
这相当于光波的情况,属于波介质的运动。
电子应该有它自己的结构组成,与波介质的情况不同的是:
此时形成密度差的不是介质,而是电子本身从原子中被分解
出来,形成电子“富集”压力差,如同高压气瓶中的气体,
只要一有“机会”,就向“常压区”扩散,而且同样会首选
“负压区”定向的冲去,对电子来说,“机会”就是对“装有”
高压电子的金属加热,如果只有“常压区”,则电子只会不
定向的“散步”,或者蹦跳着扰动“以太”,形成红外辐射,
但是如果有阳极这个“负压区”(正极叫负压区,有点别扭?),
它也会定向的照直冲去,形成电子束,请对比这与辐射的不同,
如果一定要说这电子束是波的话,那么它的频率为零,
其运行中的速度是否会因辐射引起的介质疏、密而象跨栏
运动员一样有所波动呢?应该是会的,但因为速度波动太小,
很难观察到,但是当它通过“金属膜”时,有可能象“敲钟”
一样,激发出x光,使人误以为是“电子波”,电子速度的波动
是被动的,它的“本意”是要一往直前,它的作为很可能是
敲响了“金属膜”这个钟。
-- 欢迎光临个人主页 《天工开物》
http://go.163.com/~yyy111/
有最近更新的:哥氏猜想的统计规律:Q(n)=k(n^3/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67.174] 发信人: jeter (云胡不归),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Fri Apr 7 23:06:26 2000), 站内信件
关于高能电子能否引起“照相底片”感光的问题刚才回复过了,再补充说明
一下衍射实验中电子穿过金属薄膜的问题:金属晶格这时起衍射光栅作用,
它本身极薄,具有较高能量的电子是完全可以穿过去的(要知道入射电子的
“大小”比起金属原子的间距来简直微不足道,这根本不同于“高压水通过
小孔”,如果膜薄到只有几层原子的话,电子想撞上原子都不可能);同时
该能量下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原子点阵的单位长度相若,所以可以发生
明显的衍射现象,实验结果与此非常一致,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观点。
这个实验是没什么好怀疑的,如果物理学家做实验时连穿过去的是电子还是
X射线都分辨不清楚,那他们早就自觉地回去卖烤红薯了。:P
【 在 yyy111 (大豆)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电子衍射和物质波我是有点怀疑,比如《辞海》
: 中介绍:“定向电子射线通过极薄的金属膜后,能在
: 荧光屏或照相片上显示出衍射图样,与x射线通过晶片
: 后所显示的衍射图样完全相似。电子的衍射现象是它
: 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明。”
: .......
--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发信人: jeter (云胡不归),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Fri Apr 7 23:50:52 2000), 转信
高手兄上面说的甚是,波动性并非只是大量粒子行为的统计表现,对于单个
粒子同样应该认为具有波动性。
比如做光的双缝衍射实验,如果是一次发出大量光子,它们同时穿过双缝后
可以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是一个一个发出光子,每个光子可以在屏上
形成一个光点,最后所有光点的叠加依然形成上述干涉条纹,这时每个光子
穿过哪条缝、到达屏上哪个位置都是不可预计的,如果为了确定每个光子的
运动情况,在每条缝后加一个检验装置,有光子通过就计数,表明该光子是
由该缝穿过,最后在屏上却不再会形成先前的干涉条纹,而变成两个单缝的
衍射条纹的简单叠加了。
这说明即使对于单个光子,在双缝实验中它其实也是在同时穿过“双缝”,
这就是微观粒子的内在波性的表现,否则统计意义上的波动性也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了。
至于这种微观世界的波粒二像性究竟是怎么回事,意味着什么,实在是越想
越令人头痛的。:P
【 在 ellie (不动明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粒子只有在大量存在时才会显出它的波粒二象性,所谓粒子的波动性是个统计
: 规律,单凭一个粒子不能提它的德布罗意波的性质,正如对一个人不能讲平均
: 年龄一样。
--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发信人: jeter (云胡不归),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1)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Apr 8 00:22:27 2000), 转信
应该说“对单个粒子谈论波动性是没有意义的”这一提法是欠妥的(记不得
高中物理课本上怎么提的了,原先好象是有如此一说,现在还这样么?)。
不过这个问题细究起来实在艰深,涉及到对量子力学的本质理解,而对如何
理解量子力学的本质这一点,在物理学家中同样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至于前面那个不知羞耻地斥量子力学为“伪科学”的妄人之文,通篇纯属一
派无知妄说罢了,连诡辩都算不上,哪里能叫论文,呵呵……
【 在 sunzx (sunzx)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志,学过高中物理吗?!对单个粒子谈论波动性是没有意义的。
: 你的论文好象是在诡辩。
: 【 在 gongbx (gz)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量子力学是伪科学
: .......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