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rancismui(frmui)
整理人: spiceqi(2003-04-11 13:52:55), 站内信件
|
我一直想竭尽所能的带来一些或说是介绍一些文化与思考的线索,于是就有了这次转载荒凉的温暖系列的文章。
非常感谢并向解忧兄qvqn致意,是他将无花的文章加以整理并加上了自己的见解
心情,总是借些文字来表达,当言语已无法尽诉之时,当眼神已苍桑到只余黑白时,无力的,也只有一些庄严的朴素了
人淡如菊,赐我以清凉,汲我以甘泉,惠我以美酒。人淡如菊,菊绽如染。一衣的风寒,一袭的晚霜,人淡如菊,颜清似兰,轻抚流云,慢调管弦,宜歌宜醉,无梦无酣
与武侠为伍,几有二十年之久,时逢八十年代文化开禁,境外之书籍开始流入大陆。各类港台小说,一夜之间,如春笋遍布神州。当时如同打开了扇阿里巴巴的神奇山洞一样,看惯了教科书与枯燥的政治宣传资料的我们,耳目一新,顿时沉迷在这虚构的世界里
那时,流入大陆的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情感小说,首推琼瑶阿姨,另一类就是武侠了。我也算够饥饿了,连琼瑶阿姨的,都仔仔细细的读过一遍。直到八九年为止,才从此不沾琼阿姨的任何一点点文字。
最初读武侠,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冰川天女传。那是中学时代,每天躲着看,每月的零花钱都耗在书店里了。还记得深夜里躲在被窝里打起手电筒,滋滋有味的被那些人物所吸引所感动。(我想,大部分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这经历吧)
曾深深的为武侠中的江湖所倾倒,那是塞外苍海般的远久;单人,瘦马 ,锈剑 ,冷对千里烽烟 ;烈血和酒,热泪未现 ,独醉夕阳,江湖再见
梁的小说我没有再翻阅过,这么多年来。当武侠的江湖经常与家国仇恨捆绑时,阅读的心情由此而变得沉重,如枷锁般。从此武侠将难用于消遣,中国过往的霄烟已将历史压得无法喘息,为何要将这虚构的江湖背负上思想的仇恨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刻意的去躲避重读梁的小说的真正原因吧
对武侠里的江湖,我有种痴迷,甚至不惜为它而献出自己的韶华,如今,华发初生之际,却还在回望着那江湖的种种恩怨情仇
此去江湖已十年,回过头,如果故人还在,如果还有回忆,如果还能悲欢
那么
请你持杯
岁月的酒一人一杯
只要你愿沉醉,我自当奉陪
待续,不知何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