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ayuayu(月下相酌)
整理人: nanyuner(2003-04-10 20:54:44), 站内信件
|
写在篇首:随着年龄的成长,随着经历的增加,我却更加怀念儿时的快乐,只要有时间静下来,儿时的许多趣事就会渐渐的充盈心头。也许是因为经历转换为成熟,成熟隐带着淡淡的沧桑,于是我更加想念儿时那天真无邪的笑声。所以,我将它写下来放在这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让自己可以重温一下儿时的喜悦之情。
我的童年趣事(一)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群山秀丽,河水清澈,四季交接分明。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人的诗。
春季姹紫嫣红,三月烟雨可以将粉红的桃花淋艳,可以将新抽的嫩柳吹柔,可以将池塘涨满,可以在风起后将片片花瓣舞起。夏季水丰鱼肥,顽童追鸭戏水,村女可以将长长的秀发在水边打开,倒映出一幅玉女淋沐之景。秋季里稻香果甜,处处都可以见到人们为收获而忙碌的身影。冬季里白雪铺地,人们变得清闲,麦苗变得臃懒的躲在雪被下熟睡。家里的那只小花猫也会懒洋洋的睡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
对于一年四季,孩子们可以尽情的却享受大自然所赐序的条件,在那里物质对于幼小的心灵不会泛起任何影响,每天都是开心而快乐的跑着、唱着、跳着、笑着。环绕在村庄的不仅是那条清幽的小溪也有那不绝于耳的童笑。
我的家庭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共六个,我最小。父母为了生计当然不能时时的看顾我们,在我上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和我年纪相差较大,所以,照看我的任务就不可推卸的落在了只大我四岁的小哥哥肩上。那时孩子们没有什么现成的玩具,所有取乐的玩意儿都是自己找出来的,再加上童年时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也就不再注重什么其它的了。
哥哥比我大几岁,又加上男孩子是静不下来的,他到哪里都是跑着的,很少有慢慢走的。那时候爸爸从上海为我买了一条紫红色的羊毛围巾,好喜欢。也许是小时的我肤色较白净,围上紫色的显得特好看(是姐姐说的)。所以每天上学时我都会围着它,那时哥就是我的监护人,上学放学都会带着我。你们可要知道哟,带着我可不是他乐意的差事,那是父母的命令他不得违抗。每到放学时,回家的孩子们一下子全涌出了校园,有些大的一路飞跑,在学校困了一天,这时终于有自由可以赶下场更好玩的游戏,哥哥当然是其中一员。我那时太小,大概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因为幼时较为弱小,再加上女孩子与男孩子有很大的差别,我总是跟着哥哥后面追的气喘嘘嘘,哥哥开始还会有点耐心在等我。后来经常这样他就失去了好多次和同伴们疯癫的机会,于是他将所有的气全撒在我身上,可是父母交待了又不能不带着我,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一到放学的铃声敲响他就象是脱缰的马第一个冲出校门,来到我的学校门口等我一出现,就用那条紫红色的围巾一头系在我的手腕上,一头抓在他的手上,就那样扯着我一路追赶他的伙伴们去了。
天啦,我哪能这样跑呀,人又小,又瘦,一路上跌跌撞撞、哭哭泣泣的被他拖着。记得第一次时我回家后告诉了爸爸,爸爸那时好好的“开“了他一顿。谁知第二天上学的路上他严声利气的对我说:“如果你再敢回去告诉爸爸,看我怎么收拾你”。哥哥的眼睛本来就好大,这时他一瞪,吓得我什么话也不敢说了,只有乖乖的点头。以后每次只好任他用围巾绑住我的手或是拴住我的腰再接上他的围巾,一路上被他拖着扯着开始了我的“放学之途”。
一开始我真的不行,跑是跑不过他,打是打不过他,又不敢哭又不敢回家告状。唉,现在想一想真够委屈的。( 但没想到,从那以后在同年级的女同学中长跑成了我的长项)。后来渐渐的围巾不要了,我一样可以跟在他们后面跑,有时儿会跑到一条大河边上,去跟放鸭的叔叔一起架上那条放鸭的船而去看鸭群。有时儿会跑到村头的那片树林里比赛爬树,去捉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有时儿会跑到小溪边,跟着他们一起卷起裤脚去溪里摸鱼,在溪边的一个个洞穴里伸进手去,有时会被同伴的惊呼声吓得跳起,因为他不小心摸出一条水蛇来,但一扔掉那条蛇,惊呼声就变成欢快的笑闹声了。
太阳西下,当一家家的屋顶上慢慢的飘起了炊烟,同伴们就会一声大喊:“不早了,回家了,爹妈要找我们了。”于是,一个个“扑嗵,扑嗵”的踩着溪水跑上岸,急急的穿起放在溪边的鞋子,抓起放在地上的书包,全部一阵风也似的朝各自家的方向跑去。
夜色渐渐笼罩了村庄,人们休息了,孩子们也都带着愉快的笑意慢慢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乡里有时也会出现同伴手里抓住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在大声的喊:“哈哈,你们看,我的这条鱼多大呀!”于是笑意会在熟睡的嘴角边被那条鱼尾轻轻的给扯起,在童真的脸上扬起了一道弯弯的弧……
月下相酌/2003/03/20
----
省略号 心情飞舞 网络红娘 月色朦胧 诗意时刻 情话绵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