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ecl()
整理人: jeter(2000-06-08 23:58:37), 站内信件
|
反对伪科学:斗争还是批判?
社会上已习惯于把反对伪科学的活动叫做反对伪科学的斗争,把反对伪科学 的活跃人物叫做反伪斗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纳 入斗争的模式。
斗争哲学或叫斗争逻辑或叫斗争的思维方式仍然影响着目前大多数国人的思 想,在很多方面造成负面的影响。
政府之所以要打击F轮功,并不是因为它伪科学的性质,也不是因为它造成的 社会危害,而是因为它谋求政治权利的事实。所以从一开始就走上政治斗争的轨 道,于是也就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既是斗争,就须有斗争策略,一开始只打F轮功,其他同样性质的东西要区别 对待,以争取多数,然后再进一步如何如何,在这过程中就难免要舆论一律---- 任何斗争都要求舆论一律。
既是斗争,则必是这一方和那一方的斗争,一切言论都被归于支持或倾向于 一方的或另一方的。即使自己一方的人有什么不对,为了斗争的需要还是要维护 的;对方的权利也就应该找各种理由加以否定。表达看法的人总是担心某些分析 可能会被对方利用,或影响到斗争的策略,于是自觉的和自己一方的主导思想靠 拢。即便有什么不同的声音,也被官方舆论检查制度过滤掉,于是舆论就越来越 一致。
这方法打仗的时候可能很有效,在思想领域则是非常有害的。
斗争的存在影响着所有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仅是持斗争哲学的 人,也包括对斗争哲学深恶痛绝的人。
斗争哲学是伪科学者所喜欢的哲学,因为它将使争论越来越少的涉及到内容 ,从而使其内容免于被批判。
斗争哲学是使伪科学思想得以逃脱的哲学,多数人都可以站到反伪的阵营中 ,从而使自己思想中伪科学的成分免于被批判。
斗争哲学是引起思想混乱的哲学,这次为了斗争策略而支持的观点,在另一 个场合可能会针对你自己,即使别人注意不到,有良心的人总会为此而不安。
思想活动只有批判的态度是合理的,是真正有力的。反对伪科学的活动中也 应该以批判的思维方式代替斗争的思维方式。
Popper的证伪理论和批判思维方式可以直接用于反对伪科学的场合。如果它 的应用是过于的恰当和有力,我们不必顾忌被人因此而指为教条主义。
批判必是以某种理论为指导的,这里的理论包括自以为不以理论为指导的常 识认识论。如果常识可以解释科学和伪科学,那还要科学哲学做什么?
很不幸的是,官方的指导理论带有宗教的性质。以一种宗教去反对另一种宗 教,必然表现为纯粹的斗争。
指明一个理论的不可证伪性,这一过程是个批判的过程,虽然不是狭义上的 批判过程。
不予理睬是批判的态度导出的态度之一。只要指出其不可证伪性,不论有多 少“事实”来支持其理论,它仍然是伪科学。对于这些“事实”完全可以不予理 睬。这是我对多数人建议的态度。当然你可以去批判它所列举的“事实”,但如 果缺乏足够的批判态度,可能陷入伪科学者的套子。
对于可证伪的理论,原则上不能否认其作为科学理论的性质。但我们并不因 此就应该接受它,它可能是已被证伪的理论的变种,可能是会被立刻证伪的猜想 。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批判精神,而不能够因为它是所谓“民间科学家”所提 出而加以拒斥。
“民间科学家说”本身是一种不可证伪的说法,象是斗争思维方式的产物, 某些情况下它影响了我们处理问题中的批判的态度。
由于工作关系,接触过一些事例。这些理论大多数含糊不清,缺乏(狭义的 )可批判性,但是作者总是强调其解释的“事实”,让专家去看,专家也是在“ 事实”上转圈子。“非民间”也充满了不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水变油通过层 层专家论证,堂而皇之的成为某省科委的重点项目。这些评审者所缺乏的就是科 学批判的态度,也许由于水变油论者的那些北京的背景使得他们不再认为他是民 间科学家(他们某种程度上是以此来评判一种理论的),于是影响了他们的批判 的态度。
水变油案的结论是:反对伪科学的重点不在民间,而在于我们这些科技管理 者和参与科技管理的科技专家,缺乏批判精神就是缺乏科学精神,就会造成伪科 学的泛滥。胡万林案也一样。如果胡万林被判无罪我不惊奇,有罪的是那些管理 者。
F轮功案太大了,对此的深入科学批判则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证明L洪志对 人的思想的控制是F轮功的最大的恶,如果揭示了人们如此易于接受思想控制是多 年愚民政策的结果,那么其他控制思想的企图还能够大行于天下吗?
这也许就是F轮功不允许被谈论的真正原因。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210.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