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科学自由谈>>纪念凡尔纳诞辰

主题:纪念凡尔纳诞辰
发信人: jeter()
整理人: jeter(2000-02-11 16:57:32), 站内信件
闲来乱翻书,无意中发现今日恰是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02.08
-1906.03.24)的诞辰,不禁要写几行字以纪念一下这位伟大的法国科学幻想
小说作家。

父亲好藏书,小时候我可算有很不错的阅读条件,可惜我对大部头的文学名著
兴趣不大,只喜欢那些内容新奇神秘的,它们更能满足的我好奇心。十六七年
前还在上小学,我就已经胡乱翻看过不少五花八门的书,其中既有比较正经的
科普作品与知识小品,也不乏离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东东,现在都懒得提它们的
名字了。感谢上帝,好在最吸引我、最打动我的还是要属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当时看的主要是青年出版社的一套《凡尔纳科幻小说选》,有《格兰特船长的
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机器岛》、《飘逝的半岛》、《地
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蓓根的五亿法郎》、《征服者罗比尔》等等。在凡尔纳的书
中,充满了瑰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风土人情、奇妙的发明创造,作者既有着
汪洋恣肆的幻想,也充分考虑着现实可能,幻想植根于自然规律与客观条件,
这就使他不仅以优美的文字和故事成为了优秀的作家,而且也以其非凡的预见
成为了出色的预言家。他所构想的潜水艇、飞机、火箭,都陆续成为了现实,
甚至载人登月火箭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基地发射,与他笔下
描绘的都基本吻合,而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也起名为“鹦鹉螺号”。

凡尔纳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天眼通”,竟能做到这般未卜先知、丝丝入扣,
真是令人咋舌,不过如果知道他并不是在凭拍脑瓜创作,大约就不会那么吃惊
了。他的书中所写的事实都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比如在《海底两万里》中,
他描绘了大量的海底景色与海洋生物,那是他在参考了大量的海洋地质、生物
资料、作了几十万字笔记后的产物,绝非凭空捏造。他所幻想虚构的也是经过
缜密思考和仔细推敲的,绝非信马由缰胡思乱想,这里的“虚构幻想”闪耀的
不仅是丰富想象力的光辉,也有理性思考的光辉。

如今科幻作品依然风靡,可是以此为参照,现在我国有些科幻作品,有些过分
注重现实而约束了“幻想”的翅膀,好的只能算作准科学小品,差者则简直味
同嚼蜡,不过要能让读者了解点正确的知识也算认了;可笑还有些更常见的,
纯属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套用几个“超光速”、“黑洞”、“白洞”、“莫比
乌斯空间”之类的名词,作者自己也半通不通,以为只有突破目前的自然规律
与客观条件才体现出幻想,再安上个俗套故事就充科幻小说的,实在不入流;
至于象黄易那样的,压根儿就是“玄幻”,跟“科幻”扯不到一块儿。

凡尔纳时值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他的书中同时洋溢着人类探索世界、征服自然
的激情,以及自由、勇敢、冒险、友爱、理想、乐观等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这是很可以鼓舞并激励读者的。看看尼摩船长、罗比尔,他们是些真正的佼佼
者和开拓者,在他们身上闪现着智慧与勇敢的光芒。他们,科学家和冒险家,
是人类精神世界探险的先驱者和物质世界探险的开拓者,由他们引导的历程,
是人类文明的真正骄傲。

而且凡尔纳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在作品中指出,科学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它是
一柄双刃斧,运用得当可以为善造福、运用不当则会作恶贻害。比如《蓓根的
五亿法郎》中,我们的主人公与那位邪恶的博士,各自以分得的丰厚遗产发展
科技,建设自己理想的社会,但双方的出发点不同,一方是希望造福大众、另
一方是打算独霸天下,所做所为也就截然不同。这已不再是科学本身意义所在
了,故而重要的是看科技掌握在谁的手里、如何加以运用,也因此我们不能光
要科学,不要道德法律人文艺术等等人类精神文明的其他优秀产物。

凡尔纳以其特出的远见卓识,实在值得后人崇敬,在此草草几句,权以志之。

--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