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科学自由谈>>[转贴]评论:物理学思想能否实现新的超越

主题:[转贴]评论:物理学思想能否实现新的超越
发信人: jasper_chen()
整理人: (2000-01-28 17:05:35), 站内信件
(转自中华读书报) 1900年,英国的开尔文勋爵在皇家学会的新年致辞中自负
地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完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只是把实验做得更精确些
。但是,他并没有料到,他眼中小小的“两朵乌云”——黑体辐射的理论解释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以太观念的冲击——引起了现代物理学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世纪理论物理学中最伟大的两项成就——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均与这两朵“小小
的乌云”大有干系。
  一个世纪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不得不为人类在这一百
年里的智慧成就所折服。在微观领域,我们有所谓的标准模型来解释强、弱、电
三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和各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在宏观上,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
上的大爆炸宇宙学描绘了整个宇宙演化的图景,正在不断改变和深化人类关于整
个世界的看法。而对宇宙创生的研究则使“第一推动”这个本属于宗教神学的问
题变得理性了。
  历史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人类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的
物理学,发现今天的情形竟然和一百年前如此的类似。我们有量子场论,在探索
粒子物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理论本身并不完美:在一些计算过程中出现
了无穷大。虽然用重整化方案方可消除这些发散,然而这种技术近乎是一种“耍
赖皮”(王竹溪语)的手段,在概念上也存在不自洽之处。虽然这种技术很有效
,但物理学家相信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另外,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并未
得到真正的统一,标准模型也只是一个唯象的理论,其中含有十几个可调参数、
任意性太大。物理学家希望,真正的统一方案应该用一个单群来描述三种相互作
用的对称性、并且在理论中只出现一个耦合常数来描述相互作用强度,更具体一
些说,三种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强度,这只是在低能量情况下的行为、是对称性
发生破缺的结果。而在更高的能量标度上,三种相互作用统一成为一种力,只有
一个作用强度。就像是麦克斯韦方程把电力和磁力统一成为一种电磁相互作用。
物理学中的最大困难恐怕要算是广义相对论中的奇点。霍金和彭若斯早在70年代
就已经证明,经典广义相对论中的奇点是不可避免的。在奇点处,曲率和密度无
限大、一切物理规律都已失效。对于这样一种只在数学定义中出现却威胁到物理
学的东西,是不受物理学家欢迎的。人们普遍相信,考虑到引力场在微观尺度上
的量子效应,奇点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就像当年用量子论来解释黑体辐射从而避
免了紫外发散一样。然而,目前基于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引力理论却是不成功的。
究其原因,在于引力场本质上是弯曲的时空背景,充当供其他物质场?表演?用的
舞台;而当对它进行量子化时,又把它作为演员来看待。同一事物充当两个互为
矛盾的角色,这在哲学概念上可以辩证地理解,但在物理理论的具体操作中却存
在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显然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量子引力的困难,暗示了对通常物质场有效的量子化方案引力场已不再适用
。这就是为什么大统一理论不能纳入引力相互作用的原因,甚至于形式上的统一
也办不到。当然,问题也可能出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本身
。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广义相对论和热力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举一个例子
,关于黑洞的经典理论中,有一组定理和热力学定律很相似,而发现黑洞有热辐
射则确证这些定理是真正的热力学定律。有的学者甚至从热力学推导出了广义相
对论的场方程!尽管还有争议,但这一切都已经强烈地暗示广义相对论也许只是
一个唯象的理论,相当于热力学的那个层次。场方程则相当于热力学中的态方程
。把这个理论量子化在概念上和方向上都是错误的。因为态方程本身没有可以进
行量子化的动力学变量。举个例子,气体理论的玻义耳-玛略特定律里有两个状
态参量:压强和体积,都不是动力学变量,无法进行量子化。我们用薛定谔方程
而不是玻-玛方程来研究气体分子的量子效应,然而这种效应不会在宏观的状态
参量中表现出来。
  理论中出现无穷大总是令物理学家头痛的事情。但是,一些思想开放的人却
欢迎这种无穷大。从历史上看,量子论的诞生正是源于解决黑体辐射的紫外发散
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历史是否会重演?现今物理学的困难是否预示着一场物理
学革命的到来?
  物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审视一下我们今天的物理学,不难
发现理论已经远远走在了实验的前面。新的理论无法在现有条件下得到证实,有
的预言根本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验证,因为需要建造的加速器得有银河系那么大
!缺少实验的推动,理论物理已经走入低谷,进展缓慢。为了解决物理学的困难
,需要有创造性的新的物理思想。站在世纪的交点,隐隐的雷声和片片乌云又喻
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我们期望着理论物理学又一次全新的超越。(李翔)#


--
http://myscience.yeah.net  
MyScience科学新闻,每天提供最新的国际科技新闻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226.22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