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科学自由谈>>诺贝尔奖也要“打假” (转载)

主题:诺贝尔奖也要“打假” (转载)
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12-07 13:57:19), 站内信件

近100年来,诺贝尔奖一直是对人类各个科学领域重大发
明和创造的最高奖赏。获得这一荣誉,成为许多科学家毕生的追
求。

  每年12月10日,瑞典杰出科学家诺贝尔诞辰纪念日,斯
德哥尔摩便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由国王亲自将各学科(物理、化
学、生物及医学、经济学、文学)奖包括奖章、奖状和奖金颁发
给该年度的得主。与此同时,诺贝尔和平奖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颁发。

  但是,获奖者早在两个月之前就接到了正式通知。因此,每
年秋天才是科学界最激动人心的时节。有些颇负盛名并被人们认
为严肃敬业的生活超脱的专家、学者,这时也免不了凡心偶动。
电话铃一响,他们的心跳兴许就会加快,以为这是自己期盼了一
生的那个电话,他们会在电话里听到这样的声音:“祝贺您,教
授!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您诺贝尔奖!”对于他们当中许多
人来说,期待最终变成了失望。我们同那些每每被评委会忽略的
科学家们一样,对于这种情形,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诺贝尔
奖并非每次都授给了那些当之无愧的人,更别说有好几回甚至被
弄虚作假者获取了。下面便是这方面的几个例子。

              安东尼奥·莫尼茨
              ~~~~~~~~

  1949年,葡萄牙神经外科医生安东尼奥·莫尼茨因其“治
疗精神病方面的特殊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可事后证明,
这种“特殊贡献”毋宁说是“对人类的犯罪”,但是已经晚了,
莫尼茨教授的名片上已经添上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早在30年代,各国的医生们就试图
用猩猩做试验,测定人脑中枢神经的分布。1935年,在美国
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莫尼茨听到一位美国医生讲述,如
果将猩猩的一部分脑额叶白质切断,猩猩就会变得驯良、忧郁。
莫尼茨于是把这种方法用在狂暴的精神病患者身上,通过切除部
分脑额叶白质,使狂暴的患者获得安静。他的试验结果公布之
后,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一次革命,不少医生纷纷仿效。当他获
得诺贝尔奖后,丑闻被曝光了。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在接受了莫尼
茨医生的手术之后,永远地“安静”了,极少救幸存者也都变成
了“植物人”,形同行尸走肉。可是这种后果,莫尼茨在他的学
术论文里却只字未提。

              约翰尼斯·菲比格
              ~~~~~~~~

  诺贝尔奖历史上最令评委会难堪的事件,是1926年决定
将医学奖授予丹麦病理学家菲比格,因为他“发现了致癌病菌,
从而使人类对可怕的不治之症——癌的研究和防治进了一大
步”,菲比格进行大白鼠结核感染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大白鼠
的胃里有癌的发现,解剖时发现肿瘤内有被称做“瘤筒线虫”的
病菌。菲比格将其命名为“癌虫”,并宣称将这种病菌注射到健
康的老鼠身上,立刻生长出了癌。许多科学家依照菲比格的方法
进行实验,但没有人获得他那样的结果。3年后,当美国人佩
顿·罗斯发现产生胃癌的三种病菌时,菲比格在实验中弄虚作假
的事实被揭露了。原来,他注射到大白鼠胃里的线虫并不是“健
康的”,而是从肿瘤中取出的,本身带有病菌,耐人寻味的是,
菲比格完成他的实验后,立即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罗斯却整整等
了半个世纪才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认可。

              罗伯特·密立根
              ~~~~~~~
  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因为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
研究而闻名于世,1913-1917年间,他进行了著名的“滴
油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氢比一个电子重1836倍。他还解决
了光电效应的进一步精确测量问题,发现了裸原子和自旋电子的
重要光谱。然而,就在密立根进行这些试验的同时,奥地利物理
学家埃伦菲尔德也在进行类似实验,但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
923年密立根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当时,人们以为他的成功是
因为他进行实验的技术手段更为优良的缘故。谁知60年后,一
位好奇的人查阅了密立根的手稿和札记,发现他的实验记录中有
很多这样的文字记载:“不符合——不予发表”,或者,“一系
列结果有误”。仔细对照发现,他的实验结果同埃伦菲尔德的结
果一样不稳定。可是,对科学的真诚,使埃伦菲尔德被世人遗忘。


              古斯塔夫·达伦
              ~~~~~~~

  尽管密立根稍微采取了一点弄虚作假的手段,但他所研究的
项目无疑是够得上诺贝尔奖的重大课题。对瑞典物理学家古斯塔
夫·达伦就不能这样说了。达伦虽是一位盲人,却发明了一种光
控开关。不错,这种发明有着巨大的实用性,可无论如何不能与
雷达和喷气马达的研制成功同日而语。可这两种重大发明并没有
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大奖,难怪,达伦的德国同行们奚落
地说:按照这样的评奖标准,开罐头的启子也有资格获得诺贝尔
奖。

               保罗·米勒
               ~~~~~

  历史上曾有这样的时候,诺贝尔奖委员会匆匆忙忙地对某项
发明或发现授奖,而该项成就暂时看来是神奇的,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却被证明是一种罪孽。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
勒获得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米勒根据18
78年别人发现的一种物质,经过多年研究,终于试制成功了能
杀灭多种害虫的滴滴涕,并立即大张旗鼓地向全世界推广。各国
农民广泛使用这种杀虫剂,为庄稼免受害虫侵害,获得好收成感
到欣喜。据统计,到50年代末,施用滴滴涕的结果,使500
万人免于饿死,可后来证明,大约同样多的人被它送了命!米勒
未能进一步完善他的研究,而滴滴涕的长效又给人类带来毁灭性
的灾难。这种化合物的性质能保持多年不消失,并完全融合到营
养链中去,在植物和家禽体内形成高浓度的致癌物质。所以,许
多国家已经严格限制使用,有些国家甚至严禁使用。
              安东尼·赫威斯
              ~~~~~~~

  1967年,剑桥大学的研究生苏娜·约斯林贝尔在对银河
系进行探测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射电源。经过多次观察和研究,
确定这种信号在外层空间属恒星性质,并将其命名为LGM——
1(英文“小绿人”三字的缩写)。后来研究证明,他们发现的
实际上是一颗脉冲星,它成为现代天文物理研究的主要对象。1
974年,该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但获奖者并不是已成为
剑桥大学研究员的苏娜·约斯林贝尔,而是她的导师安东尼·赫
威斯!这一决定还导致了令人遗憾的后果,即断送了弗雷德·霍
利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霍利被公认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天文物
理学家,天体物理研究的一切领域都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联。霍利
对诺贝尔奖评委会这种无视脉冲星真正发现者的决定提出了强
烈抗议。而诺贝尔奖委员会是不喜欢别人批评的,所以1984
年又武断地将霍利的名字从提名名单上刷掉,把诺贝尔奖授予了
霍利的助手们。


--
     寻梦的男子  从不放弃等待
     学会将寂寞锁在心里
     夜夜伴着不同的梦  成了相思的俘虏

     在梦的最深处  与久别的记忆重逢               
     因为相信爱  相信梦想                  KGB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10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