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科学自由谈>>[转载]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主题:[转载]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12-07 13:54:54),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email protected] 所发表 】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问题,因此也就容易欺骗人。 
   用一个例子,也许可以使人们从类比中,了解哲学的严肃性和与
形而上学的区别:
   吃饭是人能够生存的有决定意义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
离开了吃饭,人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你说,人活着就是吃饭,
或者说,吃饭就是人生,是人生第一要义。......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但
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则是理论认识的错误。实用主义的欺
骗性,形而上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区别,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用它的实用性欺骗了大多数人。二元论哲
学本身的许多弱点,是近些年来一系列混乱的根源。
   
   有人认为,哲学似乎可以孤芳自赏地存在, 贴一些实际问题
“不合时宜”。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古往今来,孤立存在的哲
学好象还没有过。......李贽死在了狱中,还有许多......。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
对哲学的贡献。包括黑格尔在内的西方哲学大家,也没有脱离他生活
的那个年代和社会环境。费尔巴哈比起他的遭遇,可就惨多了。
   如此等等。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资产阶级也能在某个时期表现出狂热
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热情,支持和帮助无产阶级来完成其所担负的历史
任务。这对无产阶级当然是好的。但在这种狂热中,也须从鲜血换来
的历史教训中间,看到在这种时期后,资产阶级必将出卖工人阶级的
根本利益,或者夺取工人阶级的胜利成果(包括政权在内)。保持清
醒冷静的头脑,这对于战斗的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者无论如何是绝
对必要的。对同样一个具有民族性的历史任务来讲,各个阶级、阶层
都可能通过自己的代理人,发表不同的纲领、意见和策略。在这中间
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同时同各个不同的阶级、阶层的纲领、意
见和策略做些必要的妥协,取得大致相同的共同纲领,为完成一定历
史时期的民族任务而奋斗,是需要做到的。但是任何歪曲、篡改马克
思主义的企图和做法,都必须揭露,不能允许利用时机来修正和玷污
马克思主义。
      ......
      ......
     第一个问题,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报告人的这
句话是对的:"四人帮"认为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显然是错误的。毛
主席很早就指出过,科学技术不是上层建筑。"四人帮"在理论上实际是
根本不通的,混淆了很多理论概念,不止这一点。过去...曾经谈到过
有关问题。但不是上层建筑,是不是就应当是生产力呢?报告人则从
另一方面(也是右的),歪曲和篡改了马克思主义,并庸俗化了。也
同样是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第二个问题,报告人说,"科学技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
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的发展要求自觉地
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现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
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下面又谈到科学技术本身的
发展,做出的结论是:"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
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
的力量。"
     可是,对不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而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诚然,"机器的发展要求自觉地
应用自然科学",马克思的话是对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自
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认识。人的生产实践是一切认识
的来源(包括自然科学在内)。自然科学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结果,
又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机器只是劳动工具的进化,它本身是通过
劳动实践积累的认识的再现物,也就是劳动实践创造了工具,提高了
人们的认识,而人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进化,制造新的工具,
再进一步加深认识。如此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报告人根
本不懂这个道理,把科学与生产的关系颠倒了,混淆了。这是个原
因与结果,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的运动过程。报告人说: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马克思说: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自然科学在内。这是两
个截然不同的提法。报告人说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反过来讲,生
产力是科学技术,这是个对等关系;马克思说,生产力里面包括自
然科学,同时也包括自然科学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就需要引出新
的范畴,就有新的辩证关系和运动过程,反过来讲,自然科学本身
是否包括生产力在内?显然自然科学并不包括生产力在内,而只是
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仅是从属关系,而不是报告人的命题的对等关
系。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自然科学是从属于生产力这个概念引出
的若干范畴的相互关系的,而不是并列于生产力这个概念的。从形
式逻辑的角度看,生产力的外延中可能含有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
无论如何涉及不到生产力。
     就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讲,它首先是社会生产所决定的。
其次,它本身也有一个从经验科学到理论科学的发展过程。再次,
从生产到实验,又到生产,归根结蒂还是决定于生产,又反过来
为生产服务。这个基本关系,在报告人的讲话中都给颠倒歪曲了。
正在经历深刻革命的现代科学技术于社会生产的关系,只能是如
此。尽管从反作用的意义上讲,它确实有决定意义。但无论如何
不能颠倒这个基本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报告人说,"大家知道,生
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
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
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
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
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他们使用的工具、
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
     在这里,报告人从根本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
义彻底庸俗化了。
     多少读过点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人都会知道,生产力确
实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和批判拉萨尔时,都指出过:自然界和人在一起时,才是财富的
源泉。生产资料是什么?无非是自然界和生产工具。劳动力就是
人的自然力。社会化的人借助工具,使用自然力把自然界所供给
的物质资料转化为社会财富。当然,作为一种社会产物,自然科
学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有一定关系的。但这决不是报告人所谓
的一般的什么"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
历史上的劳动力,都是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
这是唯心主义的颠倒是非的说法。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即生产
力)本身,存在一个所谓的生产资料,首先是自然界、是客观实
体的物质世界,而劳动力(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的问题。劳动创
造了人类本身,然后才有了人类社会,有了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
实践。在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了自然科学。在这里,有一个存
在与思维、实践与意识、物质与观念的基本区别和相互关系问题。
生产资料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只有通过人才统一起来,而决不是
一般地、孤立地存在,如上帝创造了万物一样的宗教观点,或是
在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精神的、观念的、"灵魂"一样。在
这里,报告人表面看来是表述的错误,实际是把人撇开了,把人
的实践与认识达到了生产资料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这个基本前提抛
掉了,陷入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哲学。
     那么根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是否可以说:生产
资料本身(河流、矿藏、土地、森林、山脉、、锄头、镰刀等
等)和人的自然力(劳动力)就是科学技术(如河流就是化学,
矿藏就是物理学,土地就是建筑学,森林就是激光技术,人就
是数学和优选法或是哥德巴赫猜想)呢?所谓的生产力、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类,是指一般社会结构,是社会
学、历史学的范畴,而科学技术则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它
们的运动规律,是自然科学的范畴,这本来是完全不同的范
畴,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任务 、性质本来就是根本不同的东
西,怎么能等同起来呢?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社会观的基本范畴,并不仅仅只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范畴,还有
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文化等等范畴。这些范畴从各个不同的
角度,才能比较完整地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观,如
果说科学技术不是经济基础,就是上层建筑,就一定是生产
力,显然是说不通的。
    劳动工具也是人的劳动的产物,这是不同于自然界物质
的地方,只有在这上面,才开始出现了所谓"生产资料同一
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但是难道自然界本身也是与什么"一
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历史
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说法,显
然很荒谬。历史上的生产资料(也就是历史上的资源和生产
工具)是怎样与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呢?生产工具与一
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这一点,是劳动和认识的再现物,是无
疑的。但自然界又是怎样与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呢?像山
脉、河流、土地、矿藏、森林等等这些自然资源,是怎样与
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呢?如果说有这种结合,那也只能是
通过人的实践和认识,才能够结合起来。那么这里首先涉及
的是人的问题。在生产力这个概念中,人是主要的,起决定
需要的。毛主席在《实践论》的开头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种高度"抽象"的"概括"中,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的
气味,却处处充满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味道。科学技术是
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认识,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它是什么"生产力"呢?请问,河流、矿藏、土地、森林、锄
头、镰刀这类物质的生产资料,是化学呢,还是物理学呢,
还是数学呢,还是电子计算机学呢,还是激光学呢,或者还
是机械制图,或建筑安装呢,或是遗传工程学呢?反过来讲,
化学、物理学、数学、电子计算机学…是河流、矿藏、土地、
森林、锄头、镰刀么?一个是作为客观的表现为现实的物质
的客体,一个是主观的、观念的、精神的,表现为语言文字
的形态,并且后者还是作为具有思维能力的生命物质的产物,
二者怎么可能会等同起来,作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结论
呢?请问创造这个奇怪命题的报告人,马克思主义在什么地
方讲过这样的话呢?这些学科是什么劳动力呢?表现为什么
自然力呢?说来说去,科学技术还只是人的头脑对物质世界
和它的运动规律的印象、表象、反映,是观念形态,是概
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它本身并不是生产力,不是
物质的自然力的实体,而是人的头脑经过实践活动的产物,
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出来的产物,它不可能是生产力,根
本不可能把"自然科学是生产力"这个命题看作是一个正确
的命题。劳动的人是生产力基本的、起决定意义的主要因
素,科学技术是人脑的产物,是人对自然界及其规律性的
认识,但它仅只是观念形态的认识,而不是物质实体,不
是生产力本身,它与生产力的关系,是一个存在与思维,
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对人的社会活动来讲,就是一个
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物
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个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
运动,物质与精神之间固然有一定的同一性、统一性,
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生产力包括自然科学,但并不
等于自然科学;反过来讲,自然科学是生产力本身,主
要是人脑的产物,但自然科学绝不是生产力本身。
    恩格斯说: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
定的,……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的意想
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
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社会生产,是指人本身的自然力把(自然界的)
物质生产资料转化为物质的社会财富的劳动过程。自
然科学则是在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物质的经验的和理论
的认识。生产实践在这里表现为第一性的、起决定意
义的,而科学技术作为认识,观念形态,则表现为第
二性的。这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基本关系。它们之
间并不仅仅有这个关系,还有一个反作用的关系。正
如列宁说过的,"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
的道理一样,没有科学技术的革命,也就没有生产的革
命。在这里首先要认识革命运动对于革命理论的决定作
用,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然后才谈得到革命理论对
于革命运动的反作用。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要认识到生
产对于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然后才谈得到科学技术对
于生产的有决定意义的反作用。毛主席在《矛盾论》一
文中曾很明确地谈到过这个问题,"………我们承认在
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
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
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
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这就是物
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自然科学,
正是这样一个关系,而不能说 自然科学就是生产力。
马克思说的"生产力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在内"这句话,也
正是指出了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的人能够认识自然规
律,具有把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变为观念形态的能力,而
绝不是说明了自然科学本身就是生产力。这是很明白的
道理。  
   报告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根
本歪曲和篡改,正是把物质的与精神的,实践的与认识
的,存在的与思维的,客观实体的与观念形态的东西乱
七八糟的东西凑在一起,混为一谈,把精神的、作为观
念形态的自然科学与客观实体的生产力等同起来,并列
搞成 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二元论"。仿佛物质的东
西与精神的东西可以并列存在,可以脱离人而存在,可
以一般地存在,以及等等。这叫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历来
的观点?叫什么"明确"、"透彻"、"全面"地说明了"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象这样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观点,
怎么可能成为"科学"呢?
     我们不能跟着这种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观点跑,
承认什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然也不能认为"科学
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的重要性不容置
疑,正如革命的理论对于革命的运动的重要性不容置
疑一样。但以这个重要性来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
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史观,那是绝不允许,必须彻底揭露的。
        ......
        ......
        ......
                              1978年3月26日


--
※ 来源:.文笔韬光 bbs.clinux.ml.org.[FROM: 202.96.154.151]

※ 转载:.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10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