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09-07 17:15:31), 站内信件
|
相比之下,福建安海福津食品厂则相当幸运。他们在整个疯人果风波中损失几 百万元,濒临破产。但我们的科学论断使他们恢复了生机,并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他们马上与植物所达成长期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独家监制该厂 的“福源”牌桂圆制品,并在几年间获得很大的发展。
然而,类似疯人果假昌桂圆这样的事件时常不请自来,时不时叩问我们平静地 做学问的大门。
1996年夏天,我接待了湖南湘潭中级法院一位女同志,她要我们鉴定一种名叫 吴茱萸的植物。吴茱萸是一味中药,主疏肝、平胃、降血压,以果实入药。前几年 市场着实热过一阵。 案件的来龙去脉是云南的一位老乡从湖南买了2万元吴茱萸苗 子回去栽种,结果后,当地拒不收购,认为是假的。他被迫无奈,把种的树大都砍了, 然后状告湖南方面,但告输了,又不断上告最高检察院、法院等。湘潭中级法院的 这位同志是到北京来调查并请求我们给予鉴定,而且是在多数科研部门不能得出结 论的情况下找到了我们。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样品,对照标本后,开具了样品是 吴茱萸科的鉴定书,该同志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解决了她棘手的问题。但事情并未 了结。过了一段,云南的那个农民找上门来,身上穿得相当破,脚上的鞋子也开着 口子,背着一个旧挎包。他请求我们支持他,因为地方部门开具证明,认为他种的 “吴茱萸”是伪品。我给他讲了植物鉴定的常识,带他对照了标本后,劝他不要再 告了,买苗子已花了2万元,几年告状又花了2万元,不如回去好好生产,早日挽回 损失。
问题出在地方鉴定部门,地方鉴定是伪品,但这仅仅是结论。按照鉴定的一般 惯例和程序,鉴定部门必须对这样品的归属给予鉴定,也就是既要鉴定一科为某种, 必须先要说明应当是何科,否则鉴定是不可靠的。这位农民同志却丝毫不懂、也不 去理会这个事实,心里有的仍只是对湖南方面的愤愤不平,但看到我们热情接待, 很感动。走时,非要留下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三七,还教我怎样食用。至今两年, 未再听到那农民的消息,更不知道这位农民兄弟是否已经另谋它路、发财致富了。 但无论如何,至今我总觉得那位农民所在地的有关部门,将那农民所种的吴茱萸鉴 定为伪品,着实是太草率了。如果我们各地方的一些部门总是像耍猴子一样地对待 科学,那真是太可怕了。
有一次,山西一个中日合资电厂的两位同志,带着样品来找我们鉴定,是著名 花卉“虞美人”。起因是他们在电厂院子里美化环境时,种了一些虞美人,却被当 地有关部门铲除,理由是这些虞美人类似制造“鸦片”(大烟花)植物:罂粟。铲除 时还录像,当时说是留资料,不想这“资料”却在当晚当地的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 放。由于该厂是中日合资的,厂方认为那则“新闻”严重损害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而起诉到有关部门,但却输了官司。他们是来北京请我们出具鉴定和证明,回去好 上诉。我们馆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陈艺林等先生开具了鉴定书,并证明虞美人花卉是 中国广泛栽种的传统花卉。那两位同志回去后,至今没有消息,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也许他们在不尊重科学的官僚主义面前仍难以赢得这场官司?作为科学工作者,我 对此深感忧虑,也大为困惑。
也有些拿科学投机取巧、令人啼笑皆非的例证:四川一个县科委的同志,带来 几株何首乌,根块形态为一男一女,性征可辩,造型规范,一看就不是天成之物, 况且何首乌这种蓼科蓼属的植物,本来就是两性花植物,何以能在营养体上分出雌 雄来呢?类似这种所谓的“人”型植物,在葛根植物中也有报道。有一年北京电视 台在外地航讯中专门做了介绍,令人不解是科学、还是迷信。每每有人来信或来消 息,让标本馆高价收购时,我们的答复都是:送来作为展览品收藏可以,让人们看 看“能工巧匠”们的巧夺天下之术,花钱买就不必了,我们有限的经费,还有许多 正事要干呢。况且,作为国家级的植物标本馆,我们拥有大批学术界的权威,岂能 被这种雕虫小技迷惑?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