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09-07 17:15:20),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physics (飞贼可死不可耻),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科学岂能当猴耍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y 21 09:37:06 1997)
摘自《中国青年》1997年第3期
科学岂能当猴耍 ---一个植物学家对当代国人科学态度的困惑与忧虑 一提到反伪科学,人们或许会立即想到近年来已被一些媒体穷追猛打的伪 气功。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尚有不少比伪气功危害更大的事。在 下面的这篇文章中,一位植物学家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向我们讲述 了日常工作中令他困惑的种种经历。
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植物标本馆馆长 傅德志
从发现“活化石”水杉到朝鲜 战争抓住美军采用细菌战证据,植 物分类学家为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 屡建奇功。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 他们还能所向无敌么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经验的总 结归纳,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升华,是自然现象本质的解说。许多科学 现象和规律的发现,似乎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是从事某一专业的有心人多年冥思 苦想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在崎岖 小路上刻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所以,科学的严肃性是不言而喻 的,它来不得半点浮夸与虚假。
生活中,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对大自然中的植物感兴趣,甚至一片绿叶、一朵 花都会引发你的无限遐想、对生活与自然的无限热爱。但作为植物分类学家,日常 大量的工作却是极其平凡的,我们的工作已不再是对植物朴素的认识和偏爱,而必 须深刻地认知它们,纵横古今探讨它们的来龙去脉,图解它们如何产生、怎样演变。 当然,这种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种意义可以大到维护国家利益,小到解决中 小学生和植物爱好者的疑难问题。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