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科学自由谈>>少年班采访录(转寄)三

主题:少年班采访录(转寄)三
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09-07 17:15:10), 站内信件

                       常庚哲:仅仅有好的老师还不够
                       朱源  :知识关怀与社会责任并重

      60岁的常庚哲教授,是宝钢教育奖得主。他在少年班教学已有三年。
      他的夫人汪惠迪老师,曾是首届少年班的班主任,当年少年班的学生至
      今还唤她为“汪妈妈”。
      常教授认为,培养少年班大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优秀的教师、班主任
      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造就的良好成才环境。
      “你可以看看少年班同学除了学习,还在干什么?”常教授指点我。
      那天,适逢少年班同学实验结束后举行的一场“演讲比赛”。
      一位同学慷慨激昂地用雄辩史实,阐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赢得一片掌声。
      “知识关怀和社会责任并重,是少年班这些年探索总结的一个经验。”
      对我说这话的朱源,是中国超常人才研究会秘书长,对大学少年班有10
      年多的研究。
      朱源说,1974年李政道就向周恩来总理建议:“理科人才也可象文艺
      、体育那样从小培养”。对超常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是符合成才规律和教
      育规律的。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超常儿童教育,英美等国叫“英才教育”
      ,美国约有100所高校具有实施准许早慧儿童提前入学计划,英国有天
      才儿童教育会,日本将超常儿童教育作为有战略意义的事。
      少年班18年来为国家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也证明了办学的成功。邓小平曾
      与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谈到中国人才的培养时说“少年班很见效,也是
      破格提拨。”
      “为什么现在少年班越办越少呢?”
      朱源说,其实是少年班越办越成熟。一些大学办不下去,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生源不足,只好放宽条件,造成进校生素质参差不齐;二是匆匆上
      马管理不好,新生一进校,就分到普通班中,无专人管理,不利于成长;
      三是教学不力,声誉不佳。
      朱源介绍说,少年班有专门管委会的只科大一家。教学管理上,打破常规
      ,允许单科跳级、横向选课,允许提前参加科研工作、提前毕业和考研究
      生,因才施教与全面发展并重。这些年,科大系统探索了一套理科超常教
      育规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超常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与北京景山中学和江
      苏苏州中学联办“少年预备班”,把大学少年班办学成功教学经验向中等
      教育阶段推广发展。二是从本科新生中选拔部分的优秀生组成“零零班”
      ,实行少年班教学计划,促进高校教育探索。
      结束采访时,朱源意味深长地说“少年班的意义远远超出其自身存在,现
      在,还不是评价少年班功过是非的时候,就让时间和实践去考验它吧!”


                                                           〈完〉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gw.gznet.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