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ter()
整理人: (2000-09-28 00:47:39),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olivia (SPEED忠实FANS),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天文学家公布“爱神星”详细研究结果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un Sep 24 21:27:45 2000), 转信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最近发布了有关“爱神星”小行星的
勘测结果,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有关这一小行星的最详细的研究结果,主
要内容包括该行星的几大特性,例如形状、质量、地形以及地质构成,标
志着人类针对这颗小行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爱神星”的飞行轨道呈不规则型,有时距离地球很近,最远得却比
火星还远,其绕太阳飞行一圈需要1.76年。该行星于1898年首次被发现,
其长、宽及高分别为34、11和11公里,自转时间为5.3小时,行星表现遍
布弹坑以及大量与地球上的平房一般大的石块。
上述体积极大的石块正是令天文学家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为何如此
小的一颗行星上会遍布如此多的大块碎石呢?最近,根据美国航天航天局
发射的近地球行星探测太空船发回的信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对
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几位科学家之一、康奈尔大学的约瑟夫-
维沃卡教授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爱神星”表面遍布有直径在30至
100米之间的大块岩石这一现象显示,该行星可能与其他太空天体进行过
多次剧烈的碰撞,但他表示为何这些大块岩石能够一直在“爱神星”表面
较小的大气引力场这一环境中保留下来至今仍然是个难解的谜。
维沃卡教授指出,“直觉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大多数与其他天体碰
撞后产生的碎块都已经被甩出‘爱神星’表面,但事实却是该行星上仍然
遍布大量的这种碎块。”值得一提的是,“爱神星”的形状为香蕉形,因
此在该行星上的物体脱离行星的宇宙速度在不同的地点可能会大不相同。
研究人员指出,在某些地点,这一速度仅为每秒3.1米,而在另外一些地
点,数值可能是这一速度的5倍。研究人员指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爱
神星”上的石块在飞离该行星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再次落回。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爱神星”绝非此前一些天文学家所说是一
个由大量碎石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松散地聚集在一起的天体,研究人员还
预测出“爱神星”的重量大约为67000亿吨。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3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