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ugh()
整理人: jeter(1999-12-15 00:11:32), 站内信件
|
双子座流星雨出现自每年的十二月六日揭开序幕,但要到十三、十四日才会 达到极大。预计今年的极大期发生在十二月十四日晚间七时前后。但它与天龙座 与狮子座流星雨不同,极大可持续一整天,所以全球观测者均有机会一睹其盛况 。预估极大时,每30秒便可看到一颗流星,每小时平均可达120颗。
图左为 1999 年十二月十一日北美流星网所观测之双子座流星雨结果。
大部分著名的流星雨,如英仙座、狮子座流星雨都已经相当古老,在数千年 前便有历史记载。以英仙座流星雨而言,中国历史在西元 36 年便已有记录可查 。但双子座流星雨则另有一番传奇。它是自 19 世纪中叶突然出现,当时并不显 眼,每小时仅有 10~20颗,但从出现开始,它的数量便逐年不断增加,直到现在 。1996 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时恰为黑暗的朔夜,出现每小时 110 颗的可观数 量。
在 1862 年双子座流星雨出现之后,天文学家随即开始寻找其母彗星。大部 分的流星雨都是当彗星行经太阳附近时留下的残骸,沿著彗星路径形成一条细长 的流星体带。经过数年的寻找后依然没有结果。1983 年,NASA 的红外光天文卫 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星体,奇的路径与双子座流星带的路径完全相同,因此推断 它应该就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源头。但是它居然不是一颗彗星,而是一颗石质的小 行星!这颗小行星名为 3200 Phaethon,其轨道呈长椭圆形,周期 1.4 年近日点 距离 0.15 AU。它曾在 1997 年十二月时以 0.31 AU 的近距离从地球身旁掠过。
但一颗小行星怎么会形成流星雨呢?彗星是因为当其够接近太阳时,从其冰 冻的核心喷出物质所致,但小行星的结构虽然密实,但不明原因使 3200 Phaeth on 的核心也会像彗星一样,在接近太阳时崩裂出流星物质,形成流星带,但又不 足以形成像彗星一般的彗尾等结构。
最初推测 Phaethon 可能曾遭其他小行星的撞击,产生大量粉末般的尘粒, 形成双子座流星雨。由于 Phaethon 的轨道的确有部分与小行星带重叠,所以这 种推测似乎正确,但之后深入的研究却推翻了这种说法。因为双子座流星雨的流 星体分布在小行星带内是散开的,在接近太阳附近较为集中,这种状况说明了 P haethon 的特性比较接近彗星。
Phaethon 究竟该算是小行星还是彗星呢?双方皆有支持者。从 Phaethon 的光谱看来,它比较像是石质的小行星,但它的轨道又像彗星。当 Phaethon 接 近太阳时,它会形成类似彗尾的不明显结构,并转化为流星体。天文学家从双子 座流星雨火球估计其密度约 1~ 2 gm/cm3,比典型的流星体密度低许多 (3 gm/ cm3),但是又比彗星尘埃体密度高 (0.3 gm/cm3)。许多天文学家相信是一颗被厚 重星际尘堆压著、处于潜伏期的彗星。这层厚厚的外衣让它外表看起来像一颗小 行星,但其核心却是一颗彗星。
至于双子座流星雨真正的起源之谜,恐怕得等到未来的太空探测实地造访 3 200 Phaethon 之后才能揭晓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享受双子座流星雨之美吧 !
如何观测双子座流星雨
无论在地球何处,双子座流星雨在晚上十点钟之后,当双子座升起后就可以 观测了。但今年由于极大期发生在傍晚七点前后,所以建议您可以自天黑后就开 始观测。最佳观测时间则在凌晨 2:00 至黎明这段期间内。双子座在 08:00 p. m. 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辐射点在接近北河二附近,是双子座两颗最亮的星之一 ,另一颗为北河三。凌晨两点左右,北河三约在东南方地平线上 45 度高。相信 您已经有看流星的经验了,不需要任何望远镜,用肉眼观测最好。但是不得不再 提醒您一次: 注意保暖!,十二月中旬的夜晚相当寒冷,尤其是山上,又遇上寒 流,如果您想看到下一次漂亮的流星雨,那就把您最厚重的冬衣搬出来吧!
双子座流星雨小档案
出现期:12/6~12/17
极大期:12/13~14
辐射点:RA=7h30m, DEC=+33
月龄:6.6,上弦月,与辐射点有一段距离,对观测影响应不大,上半夜前即 西落,不影响下半夜的观测。
-- 曲折的心情有人懂,怎么能不感动?
几乎忘了昨日的种种,开始又敢做梦。
http://www4.netease.com/~laugh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51.2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