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09-07 17:00:19), 站内信件
|
发射前,北京的周恩来总理还挂来了电话。当聂总向周恩来报告了 发射前准备情况后,周恩来说:“聂总,主席就在我身边。他一直在等 着你们的消息。现在主席要和你讲话。” “聂总啊,我一直讲:你是一个常打胜仗的人呢!”片刻,聂总的 耳边传出毛主席浓重的湖南乡音。“这次发射,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关系重大啊!” 30年后有人回忆说,当时聂总手上的话筒在轻轻颤抖。 上帝保佑,发射成功! 当中国向世界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 了。 但,中国能造出发射核弹头的导弹,又有没有本事造出发射卫星的 火箭呢?
1970年4月24日,一枚三级运载火箭把“东方红1号”卫星 送上了太空。”长征Ⅰ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亮相。 从此,中国的火箭踏上了通向宇宙的道路。
要把人造卫星送人预定的轨道,首先要有强的大动力,克服地球的 引力,达到相应的宇宙速度。这就需要有强大推力的火箭。因为要使一 个物体成为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飞出稠密的大 气层:二是使它达到每秒约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 而中国在这之前所发射的火箭,都是单级火箭,虽然飞出了稠密大 的气层,但还未达到第一字宙速度,无法成为卫星的运载工具。因此, 这就需要多级火箭—每级各飞一程,逐渐加速。最后使火箭末级上装载 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显然,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困难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那 是一个抓革命、刷标语、喊口号、唱高调的年代! 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火箭的子孙毕竟是火箭的子孙。 老专家梁思礼老人的回述,或许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即使在‘文革’中,我们的研制工作也没停顿过。一边打‘派仗 ’一边搞科研、试验、生产,干干停停,困难很多,很不顺利。 “有一次需要进行发动机试车,因为打派仗,试验无法正常进行。 周总理不得不亲自过问。周总理甚至要求列出与任务有关的人员名单, 命令不许揪斗我们,保证我们的工作条件。周总理还对我们6级以上的 科技骨干采取了保护措施:集中住在一栋办公楼内,每天参加科研生产 后,就直接回到这个集体住处休息,不能外出不能回家,连吃饭和由家 里人送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把‘东风Ⅲ号’
-- ※ 来源: 空间科学BBS站 ( bbs.sepc.ac.cn ).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