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地球、生态与环境>>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1)

主题: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1)
发信人: hot586()
整理人: 2sinxcosx(2003-09-26 22:02:56), 站内信件
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1) 

----------------------------------------------------------------------
----------


地球具有非常明显的分层结构,以人类眼光看来非常坚固的地面,从整个地球来
看,只是薄薄的一层。地球半径为6300多公里,而地球的表层地壳一般只有30公
里左右,地球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处的地壳也只有60多公里,地壳就像一个容易
破碎的鸡蛋壳。地壳下面厚厚的一层是地幔,其流动性比较大。地幔之下是地核
,在幔核边界上有着强烈的物质的上升和下降。地核又可分为液态的外核和固态
的内核,内核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随着地球的旋转便产生了很强的地磁场。 

自然灾害及其预测与防御 

  生长在地球上的人类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1998年,我
国南北方所遭受的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中美洲的风灾,以及世界各地的气温异常
等。 

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由于太平洋赤道带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和海平面高度异常,
而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化。最近20多年来全球发生过数次厄尔尼诺事件,比较强
的两次发生在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而1986-1987年、1991-1992年、1994
-1995年的三次则比较弱。海洋测高卫星的资料表明,1997年1月,在西太平洋赤
道附近海平面有一升高点,然后此升高点逐渐向东移动,并扩展向北,而原来西
太平洋的海面反而降低了。由于厄尔尼诺事件,海平面上的空气受热流动,改变
了大气循环,使全球气候受到很大影响。例如,1997年,我国东北地区、北京市
出现罕见的酷暑;1998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等。 

  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叫暖池(Warmpool)的地方,地幔对流非常显著,地幔
的温度比地面要高得多,由于那里有一个大的裂缝,地幔的热气通过裂缝而散发
出来,影响了海水的温度。地幔、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厄尔尼诺的成
因。 

  厄尔尼诺事件也可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化而引起的。当地球自转较快
时,地球内的物质向赤道处集中,造成了此处能量的富集,影响了海水的温度。
地球旋转速度的变化又反映在地球的日长变化上,日长的年际变化与赤道太平洋
海温变化一致,从而可通过日长的变化来预报厄尔尼诺事件。上海天文台曾在英
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有关的研究成果,并成功预测了199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以后的三次也都预报成功。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可能做到提前半年预报厄尔尼诺事
件。 

  厄尔尼诺事件源于固体地球、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对
地球自转有影响,同时地球自转又反过来影响海洋与大气的运动,使得预测的难
度增加。关于厄尔尼诺事件具体如何影响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其机制尚未完全明
了。厄尔尼诺事件将是21世纪人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旱涝灾害 

旱灾与涝灾是两个极端,指某个地区由于水的极多和极少,而对许多方面造成负
面影响。为了能及时准确预报旱涝灾害,先要了解全球的降水过程。过去,气象
台一般通过高空气球测得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后,再预测是否有降水,但高空气球
一天只能放一次或者两次,而且成本很高。 


--
☆★浪漫☆孤云★☆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56.4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