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t586()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2-24 22:52:24), 站内信件
|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带给人类的灾难 1997年年底发源于太平洋回归线以内水域的厄尔尼诺,其威力相当于上百万颗 当年投落在广岛的原子弹,经过八个月的蹂躏之后,它使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模式 失常,使2199人丧生,至少造成33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由于它一般是在圣诞节 前后抵达美洲,因此,便以“少年基督”的名字命名。
---------------------------------------------------------------------- ----------
厄尔尼诺肆虐全球
1997年,秘鲁某些地方一天之内的降雨量竟达到127-152毫米,引起洪水泛滥,居 民痛失家园,洪水过后,由于雨水的淤积,蚊子成群,单是在秘鲁皮乌拉地区便 造成约3万例的疟疾,是其150万国民平均发病率的3倍。在美国, 暴涨的洪水和 泥石流荡平了从加利福尼亚洲到密西西比州的全部公用设施,暴风雨席卷墨西哥 湾,龙卷风猛烈袭击佛罗里达州。但在印尼却因为厄尔尼诺造成的干旱而引发森 林大火,波及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和马来西亚,烟雾弥漫,能见度不到一公里, 司机即使在白天中午也要打开车前灯, 烟雾弥漫在数千公里的长空,并一直扩散到马尔代夫群岛上空,印尼各种医院和 诊所里,住满了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历史上,厄尔尼诺往往给东非造成干旱,但 这次却给苏丹和肯尼亚带来了毁灭庄稼的豪雨,单是在肯尼亚的降雨量即比正常 年份多出1016毫米。即使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也难以幸免:蒙古的气温高达42℃ ,在中欧,造成了破天荒的兴灾,使波兰死亡55人,捷克死亡60人。
不只是人类,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深受其害,例如,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而使加利 福尼亚州圣米格尔水域海洋变暖,平时能轻易捕获的猎物为了寻求适宜的凉水而 深潜,但是,海豹之类的哺乳类却难以深潜,结果,海豹幼儿在正常年份的死亡 率只有25%,而在厄尔尼诺肆虐的1997年,却因饥饿而高达70%。事情并未到此 为止,紧跟厄尔尼诺现象之后,通常便会出现拉尼娜接踵而至,在世界范围内所 造成的气候模式和所产生的影响刚好与厄尔尼诺的情况相反:在干旱的地方出现 洪涝;在冬季气温异常温暖的地方却变得严寒难熬。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理
在气候正常的份,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气候是一种普遍可信赖的模式:阳光加热澳 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周围的西太平洋表层海水,造成大量湿热的空气上升到数千 米的高空,从而该洋面形成低压区,当空气团上升并冷却时,便会凝结成雨水而 降落,并在该区域形成季风。
在风的推动下,高空中干燥的空气向东运行,在旅途中愈益变冷,其密度逐渐增 大,当抵达美洲大陆时,变得又凉又沉,此时下降,便在海面形成高压区,由此 ,而以季风的方式回流到澳大得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区。这种高空由西至东,而低 空由东至西的巨大环流被称为Walker环流。
当季风由东向西吹越太平洋时,季风裹胁海洋洋面的暖水同行,造成最热的海水 积聚在印尼海域,在风的影响和热膨胀作用的双重功效下,这里的海平面通常比 起墨西哥沿海的海平面要高出约457毫米左右。沿东太平洋, 特别是厄瓜多尔和 秘鲁的沿海,海面下的冷水向上涌,以取代西行穿越而过的顶层海水,从而带出 深海成群的营养物,这种丰富的化学品补给造就了巨大的食物链,使得秘鲁沿海 海域成了世界上最富饶的渔业区。
厄尔尼诺现象降临时,以上的规律便不复存在,原来由东向西的季风便会减弱, 甚至完全消失,这就使澳大利亚海域的气压较正常年份的中太平洋的气压要高, 正常的气候模式被完全颠倒过来,这种现象被称之谓南部波动,虽然厄尔尼诺/ 南部波动现象只牵涉约1/5地球周长的区域,但它却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没有了由东向西的季风,东太平洋洋面上层海水就不会向西迁移,它们留在原来 的洋面,变得愈来愈热,当它们很热时,则膨胀隆起,一旦达到临界值,热气弥 漫在海面空气就会冲入上方的大气层,例如,在1997-1998 年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南美州沿海某些地方的海平面一度比正常年份要高254毫米左右,海水温度高达3 0℃,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上方大气中的水分冷凝,暴雨便降落在美洲西海岸。
降雨降低了美洲沿海海域的盐分,此时,深层海水上涌实际已放慢或已停止,习 惯于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水域觅食的海洋生物便游向南方去寻求较凉与营养质更丰 富的水域,这时,智利的渔民获益颇丰。脱离北美异常热水的海洋生物,突然在 更遥远的北方出现,例如:1997年渔民首次在华盛顿州的Chilly 海域捕到枪鱼。 在加利福尼亚沿海捕到鲣鱼和鲔鱼,而这些鱼类通常只会在远离沿海的海洋中才 能捕获。
正常年份降落在西太平洋的雨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而朝美洲方向东移,澳大利 亚,印度尼西亚这样一些地方,就会遭受干旱。根据历史记载,在1789年-1793 年厄尔尼诺期间,单是印度特大旱灾,即造成600,000人死亡。
在非洲,由于厄尔尼诺改变了风、热和温度的分布模式,兆示在东非的南非会出 现干旱,尤其是印度洋西南海域的冷却效应会强化高压区,这就会阻碍南方降雨 。在北美,离地面11-13公里上的急流发生剧烈变化, 极地急流趋向于滞留在比 常年更靠北的加拿大上空,结果,美国上冷空气甚少,事实上,美国北各州1997 - 1998年厄尔昵诺期间节省取暖费高达50亿美元左右。
当拉尼娜现象降临时,来自美洲的风势比常年要强劲得多,它比正常年份裹胁更 多的海面暖水向西运行,接着便造成比正常年份要多得多的深海冷水上升至海面 ,因此,沿赤道从厄瓜多尔到萨摩亚形成一条长达4800公里的狭长冷却带。
随着如此多的暖海水流向亚洲,造成印度的暴雨,澳大利亚的降雨量要比平均降 雨量高,而南非要比正常年份潮湿得多。巨大的气团和云团连同热区也改变了越 过太平洋将高空空气从西向东迁移的急流的途径。
在厄尔尼诺期间停滞在加拿大高空的极地急流现在向遥远的南方运行,驱赶严寒 的冷空气南下美国,结果,美国的冬天变得很冷。在厄尔尼诺期间吹越墨西哥和 墨西哥湾的亚热带急流,在拉尼娜期间被削弱了,因此,墨西哥湾和美国东南各 州雨量偏少,而其西南部的荒漠,普遍出现干旱,大西洋的热带飓风遇下到西风 的阻挡,因此会长驱直入而袭击美国,这两国在1998年的拉尼娜期间,飓风导致 致命性损害。
-- ☆★浪漫☆孤云★☆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56.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