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ly100()
整理人: 2sinxcosx(2003-09-26 22:02:56), 站内信件
|
网织今日“地动仪”
---------------------------------------------------------------------- ----------
http://www.focus.com.cn 1999-12-15 08:38 网络世界
[焦点网新闻]□ 本报记者 骆士华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的发生更是难以预料。人类有史以来,地震 给人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非常惊人的,人们渴望着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做出预报。
今年,全球乃至中国频频发生地震,土耳其、中国台湾、洛杉矶、辽宁岫岩、四 川安县、云南澄江县……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国预测、预报地震采用了哪些信 息化手段、地震信息网络建设的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 中心、综合观测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地震数据信息中心等部门。
位于北京万寿路口西侧的国家地震局防震减灾中心大楼是我国预测、预报地震及 防震减灾的核心。防震减灾中心包括6个中心,即计算机网络中心、卫星通信中心 、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台网中心、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 和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每个中心都是一个小的局域网,这6个中心组成了一个大的 局域网,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防震减灾中心大楼的技术系统,系统协同运行完成 地震信息的传输、地震观测数据处理、地震速报、地震应急响应和防震减灾等工 作。
这6个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卫星通信中心)和业务处理 (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中心、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和防震 减灾指挥中心)。
计算机网络中心包括网络管理中心(NMC)、网络信息中心(NIC)、公共数据库管理 平台以及其他软硬件平台,构成了全国地震系统计算机广域网和防震减灾中心大 楼局域网的中心。网络中心通过扩频微波与中国地震局京区单位相联;通过卫星 通讯链路、X.25专线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局域网相联,构成国家 地震局的Intranet。它通过中国金桥网和中国科教网接入Internet。
计算机网络中心以IBM 8265 ATM交换机为网络主干,通过光纤连接六个分离的局 域网段;2台IBM RS/6000 H50作为主、辅服务器,在其上运行AIX操作系统和DB2 大型数据库及Tivoli网管软件。网络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既对 网络运行及网络安全进行管理,又为系统提供Internet 出口。目前,网络中心提 供的服务有DNS服务、E-mail服务、WWW服务、Firewall服务和Proxy服务以及地 震会商信息查询服务(APnet)等。每天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相当大,仅数字地震 观测台网中心就达2GB。
地震分析预报中心黄志斌先生说,国家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中心是国家防震减灾中 心的核心部分。笔者感到有点疑惑不解,通常来说,地震前兆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人们希望通过地震前兆现象(如地电、地磁、大地 形变、地下水位、水化等)的监测、分析,预报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几 级地震,也即地震的三要素。但地震是个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至今未 能完全解决,现在仍在努力研究探索。地震局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地震预报,防震 减灾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世界潮流是,地震预测的观念已从单纯的预测转移 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那么,地震数据是如何进行传输、分析、处理,最后做出 速报的呢?
国家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有48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站,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数字 地震台站,可谓是星罗棋布。各地震台站都配备了数字化监测仪器及计算机设备 ,48个台站把监测到的地震信号通过卫星实时地传送到国家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中 心,台网中心有6台实时处理计算机,每台处理机实时处理来自几个台站,也即一 个区域的数据,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计算机运行国家地震局自己开发的应 用程序,根据地震信号判定出地震的三要素,并发出报警声,通知值班人员。为 精确起见,把48个台站传来的数据合起来,集中到一台服务器上,再进行处理、 自动定位。然后,值班人员应用人机交互处理机把地震波形截取下来,进行人工 识别震相,再做一次地震定位,做出的结果就更准确了,准确度可达:震中范围 在30~50公里;震级精确到0.2级;时间精确到秒级。值班人员把结果快速报送给 国家地震局,直到国务院。如果发生大的地震,国家防震减灾指挥部门通过地震 应急响应计算机系统和指挥大厅的大屏幕显示系统进行防震减灾指挥。
根据判定的结果,各个有关部门再继续进行监测,判定是否还会发生地震,更利 于防震减灾。此外,把所得的数据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作为基础研究之用。反 过来,这些数据又用于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两者相辅相承。
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地震局的信息化建设已见雏形,除建有内部局域网外,还 有对公众服务的外部网,向公众发布一些有关地震、防震减灾等信息。除此之外 ,国家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早在1994年就开通了局域网,与Internet有接口 ,并与美国和瑞士地震台网中心的网络相连,及时获取国外有关地震信息及地震 预测、预报的科研成果,供地震科研人员应用,再经过分析、处理、选择后,把 一些信息发布到外部网上,供公众查询、了解地震信息。
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中期预报(1~3年) 的准确率达20~30%。有不少国家的地震预测、预报部门来我国参观,给予一致 好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成小平介绍,在“九五”期间,通过实施 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建设项目,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防震减灾事业迈向21世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我国最终能预报地震, 为人类造福。■
-- 寡人有疾,寡人好灌水。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16.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