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2sinxcosx(2003-09-26 22:02:56),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dlm (大老猫),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山地上空的“臭氧洞”3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un 23 23:14:42 1997)
由于,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全球大尺度山地上空进 行臭氧观测是非常困难的。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雨云7号 ” (Nimbus-7)上搭载的臭氧总量光谱议(TOMS)的观测资料为这一研究提 供了良好机会。TOMS观测是一种利用臭氧的吸收光谱推算整层大气 臭氧的观测方法。由于其全球覆盖率及长期连续性(逐日观测),TOMS 臭氧总量资料被广泛使用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本文作者在过去的一年 中对全球臭氧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试图发现并证实大尺度山 地对臭氧的减少效应。研究中,作者将1979年1月至1991年12月卫 星观测资料进行平均,得到全球臭氧总量的分布情况。从这一分布情 况看,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沿纬圈分布是较为均匀的。但 是,在青藏高原、落矶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上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臭 氧总量下降。这些山地上空的臭氧明显少于其邻近地区,特别是在青 藏高原上空。因此,我们说大尺度山地上空存在着类似于南极臭氧洞 的臭氧亏损区(ozone deficit region)。
但是,正如前边讨论的,这种山地上空臭氧减少现象的物理原因 应与南极臭氧洞有明显的区别。与同一纬圈其它地区相比较,我们发 现大尺度山地对大气臭氧的减少效应在春季或初夏最强,在秋冬季节 相对较弱。例如,5月青藏高原地区的臭氧可以比同纬圈其它地区低 10%,其臭氧减少效应在这三个大尺度山地中最强。为证实这种大尺 度山地对大气臭氧含量的影响,本文作者研究了全球三个主要山地(青 藏高原,落矶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上空的臭氧分布情况。
为研究臭氧总量在大尺度山地上空减少的变化规律,我们选择了 25-40oN; 75-105oE, 25-40oN; 100-115oW 和 25-40oS; 60-75oW分别代表三 个大尺度山地。计算了这些山地及同纬度无山地地区上空13年中臭氧 总量的月平均值。我们发现,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在上述山地上空有 着共同的规律,呈正弦曲线,在春季达到极大值,在秋季达到极小 值。如以山地上空臭氧总量减去同纬度无山地臭氧总量作为臭氧的山 地效应,其负值将为山地对臭氧的减少效应。计算表明,上述大尺度 山地在各个月份均对臭氧总量有减少效应。其季节分布规律为,春季 或初夏山地对臭氧的减少效应为最强,秋冬季节较弱。这一减少效应 在青藏高原最强,五月份的极值可达-31.8DU,即臭氧总量较其它地 区低10%。落矶山脉的最大臭氧减少效应在6月为-11.4DU, 安第斯 山脉在10月为-15.8DU。由此可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对臭氧的减少效应最强。
-- m5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lasgsgi4.iap.ac]m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