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1-18 10:37:11), 站内信件
|
《时代潮》 ■本刊特稿
太空二十一世纪希望的田野
令人神往而充满遐想的高远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 技术革命的摇篮。
“扩大空间应用范围”,将成为2 1 世纪整个航天 活动的焦点。
□孙宏金
2 0 世纪,没有什么比航天时代的到来,更能使人 类倍感鼓舞和骄傲,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太空资源,造 福地球村是人类展望新世纪的热门话题。
新工业革命将发生在空中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表明,任何一次新的工业 革命,无不以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为先导,当今世界有 远见的专家都认为,近地轨道将是下一次新工业革命的 场所。
开发利用宝贵的太空资源,是各航天大国向往并为 之奋斗已久的。最大规模的活动是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的 ,通过2 0 年的努力,一些商品已贴上了“空间”商标 。如今,对空间微重力环境应用,特别是材料加工潜力 的认识有了深化。空间微重力实践,已不再是简单地加 工地面无法加工出来的材料,而步入了“微重力科学” 阶段,形成了微重力流体力学、空间材料学、生命科学 及生物技术体系。
拉开各航天大国进行空间资源研究利用的大幕,我 们不难看出当今世界各国在通向太空矿场的道路上,走 法是不一样的。美国和前苏联是全面展开,研究内容涉 及到微重力的各个领域。中国、西欧和日本更侧重于材 料科学、生物及生命科学的研究,其他国家则是零星搭 载试验,多属材料加工范畴。美、俄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而在2 0 1 5 年前进入批量生产,美国可能在2 0 1 0 年前后实现产业化。西欧、日本起步较晚,但势头很 猛,预计继美、俄后成为空间产业化国家。
对太空资源的认识,必将对投资政策产生导向作用 。增加基础投资,尽快形成效益,已成为各航天大国不 容忽视的动向。美国N A S A 在微重力科学试验研究投 资上,据不完全统计,从1 9 8 6 年到1 9 9 2 年间, 由3 1 0 0 万美元增加到1 . 2 0 8 0 亿美元,空间商 业化项目由1 6 2 2 个增加到6 3 6 0 个。同时还资助 建立了一批用于空间材料加工的商业化中心,以促进科 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投资经费平均以年5 0 %的速度 递增。
同时,美、俄、欧洲、日本等国在微重力试验领域 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美、俄为充分发挥航天器作用 ,尽最大可能扩大空间试验机会。而西欧、日本则利用 美、俄的空间基础,加快空间技术的发展速度,目前, 都已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加工工艺方面,已取得的新工艺有皮壳工艺、无 熔器加工工艺、电泳工艺等,这些工艺既能进一步促进 空间材料生产的发展,又为改进地面材料生产指明了方 向,尤其是电泳工艺,可提高分离速度4 0 0 —7 0 0 倍,目前,这一工艺被认为是空间材料加工中最有经济 效益的项目之一。
在生物材料加工方面,已分离出地面很难分离的哺 乳动物特化细胞和蛋白质,分离纯度比地面高4 —5 倍 ,速度提高4 0 0 —7 0 0 倍,这些都给药物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生机。一些地面不能制造和提纯的药物,在空 间可以完成,为制药工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
在空间生物学上,也发现了微重力环境对生物生长 特性以及植物种子遗传基因改变,有较大影响,为植物 改良品种找出了捷径。
由于微重力环境下加工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因此,空间必将成为一个“淘金地”。
据美空间政策中心预测,到2 0 1 0 年,不含商业 卫星,美空间商业化收益就可达6 0 0 0 —1 0 0 0 0 亿美元。而仅药品加工就将收入2 7 0 亿美元。
巴特利研究院和N A S A 预测,电子和光学材料将 占市场绝大部分,合金、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收入将 达3 0 0 亿美元。
塔斯社报道,九十年代空间加工产值约达5 0 0 亿 卢布。
日本预测,“自由”号国际空间站投入运营后,将 从空间加工中获利远超过1 3 亿美元,加工药品将获利 5 亿美元。
茫茫太空在向炎黄子孙招手
八十年代的第7 个年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或许 是一个永远值得骄傲和纪念的年份。在科技强国的大旗 下,我国航天高科技计划开始启动。利用返回式卫星有 较高微重力水平的优势,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开拓空 间微重力试验领域,先后开展了8 0 多项材料加工和生 物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各种形式的搭载实验3 0 0 多项 。这些实验,都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经验,并已形 成了以中科院为主、航天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参加的3 0 多个研究群体,3 0 0 人左右的微重力科学应用研究队 伍。
1 0 年前,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林兰英在进行 新一代高速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基础材料砷化镓的研 究时,遇到了困难,试图与国外同行进行真诚的合作, 然而,傲慢的外国人却不给面子。林兰英突发奇想,决 定利用我国的返回式卫星到空中寻求结果,于是与中国 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闵桂荣和返回式卫星总工程师王希 季取得了联系。
这一大胆奇想得到了我国航天专家的支持。于是, 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物理 -- 寻梦的男子 从不放弃等待 学会将寂寞锁在心里 夜夜伴着不同的梦 成了相思的俘虏
在梦的最深处 与久别的记忆重逢 因为相信爱 相信梦想 KGB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max2-123.guan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