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aoyaoyoume()
整理人: (2000-11-10 21:31:18), 站内信件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华龙鸟是鸟的祖先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数名 专家谈鸟类起源问题和“辽宁古盗鸟”事件
张双虎、叶子
10月5日,《南方周末》上发表了采访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的文 章——《长“羽毛”的恐龙是鸟类的祖先——季强谈中华龙鸟之争,兼谈 “辽宁古盗鸟”事件真相》。季强在文中说,中华龙鸟之争尘埃落定,鸟 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已不成问题,现在的问题是,鸟类是由哪种恐龙演 化而来的,同时称“‘辽宁古盗鸟事件’骗局中有骗局”。 此言一出,立即在古鸟类学、地层学、恐龙研究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数名专家对外宣布: 鸟类起源于恐龙虽然已成为主导性的学说,但鸟类绝不会源自中华龙鸟, 鸟类起源尚未定论。“古盗鸟事件”须重新正视。
由来已久的鸟源之争尚未定论
古鸟类专家侯连海说,关于鸟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源于恐龙和非恐 龙两派,至今两派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中华 龙鸟”从头、体背、至尾部确实生有细毛,但不是羽毛,它证明了在中生 代,有部分温血的食肉类恐龙存在,但不能说明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中华龙鸟的骨骼具有小型食肉恐龙的特点。始祖鸟是公认的最古的鸟类, 大约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中华龙鸟则要比始祖鸟晚得多,不可想象这 种具有恐龙特征的小恐龙与鸟的起源有直接的关系。 侯连海认为,很难想象,由孔子鸟、辽宁鸟、始祖鸟和辽西鸟等形态 结构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始类型和进步类型组成的早期鸟群,都起源于一个 单系祖先。 地层专家汪筱村说,从化石发现的地层来说,中华龙鸟存在于孔子鸟 上1至2米,陆象地层从沉积上来说,1米相当于几万年,孔子鸟之后至迟 几万年或更长的时间后中华龙鸟才出现。更不要说更早的始祖鸟。鸟类可 能起源于恐龙,但不可能就是中华龙鸟。 古恐龙专家董枝明说,他也不同意季强把中华龙鸟定在鸟纲,中华龙 鸟具有恐龙的特征,但形态很怪,它可能是鸟类进化的一个环节,或祖先 类型,是鸟形恐龙,但不能说它是“从龙到鸟的过渡类型”,它不是鸟。 它比始祖鸟要晚得多。不能说后来的鸟是起源于中华龙鸟。 古鸟类专家周忠和、恐龙专家徐星认为,季强做为中华龙鸟的命名人, 具有一定的科学敏感性,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关于中华龙鸟,季强等人曾 在非专业学术刊物《中国地质》上发表过论文,把一件典型的恐龙化石描 绘成“最早的鸟类祖先”,大加宣扬。季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三篇 论文均与中华龙鸟无关。万幸的是鉴于中华龙鸟的重要性,陈丕基、董枝 明和甄朔南随后在《自然》杂志对该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和修订,揭示了 中华龙鸟的真正科学意义。季强在香港《文汇报》及《南方周末》上声称 他的发现“能改变教科书”。事实上,中华龙鸟并不是“从龙到鸟的过渡 类型”。他本人为恐龙演变为鸟的过程所划的“华夏龙——中华龙鸟—— 北票龙——尾羽鸟——中国鸟龙——原始祖鸟——始祖鸟——孔子鸟—— 长城鸟”这一进化序列是不能成立的,关于“华夏龙”的命名并没有得到 学术界的认可,他本人没有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而且把始祖鸟 之后约1亿两千五百万年的中华龙鸟排在始祖鸟之前,这样的序列又怎么 可以“能改变教科书”呢? 徐星强调说,虽然他本人也认为“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但决 不同意把“中华龙鸟”作为鸟类的祖先。
“辽宁古盗鸟”标本事件
关于“辽宁古盗鸟”标本事件,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先后在香港 《文汇报》《南方周末》上称,指出错误的人并非徐星等人,而是其他一 些科学家(两位外国专家,陈丕基和董枝明研究员)。对此,中科院古脊椎 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作出了解释。 徐星说,在他纠正这一错误之前(即1999年12月通知美国国家地理学 会这一错误,2000年1月至4月陆续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上公布这一错误), 国内外任何专家,包括季强所说的外国专家和陈丕基和董枝明研究员都没 有在任何媒体或者学术列物上指出这一错误。如果外国专家早已发现这一 错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绝不会明知有错,还冒着杂志名誉可能受到 巨大损害而发表这一文章;美国媒体不可能把美国科学家的发现当成中国 科学家的功绩而宣传中国科学家,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徐星说,作为一个世界著名杂志,《国家地理》具有一套严格的审稿 程序。有关这块标本的岩性分析、CT扫描等测试早在1999年8月就得出了 结果;其实,在《国家地理》的文章发表之前,许多看过这块标本的专家 学者也都发现“辽宁古盗鸟”标本经过了拼接,对标本产生疑问,但因为 标本的拼接也是常有的事,关键是没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辽宁古盗鸟”的 标本是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的。这是《国家地理》最终决定发表这一文章 的原因。徐星等在研究产自辽西的另外一块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材料的时 候,发现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辽宁古盗鸟”系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于 是立即通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随即于2000年1月发 布了这一消息。美国2000年1月15日出版的《科学新闻》以及其他著名媒 体,包括《今日美国》和《自然》杂志等都予以了报道。事实上,在2000 年3月的美国《国家地理》的读者来信一栏中,已刊登了徐星写给编辑的 一封信,指出“辽宁古盗鸟”是由一只鸟的身体和一条弛龙尾巴拼凑而成 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为了彻底了解“辽宁古盗鸟”一事,邀请徐星携带 证据前去华盛顿,接受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5位专家组成的评判小组的检 验。2000年4月初,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发布消息,认为徐星等提供的证据 确凿,“辽宁古盗鸟”确实是由一只鸟的身体和一条恐龙尾巴拼接成的。 国外一些媒体随即再次报道了这一消息。国内最初的报道见于2000年4月8 日《参考消息》转发美联社的消息。后来,由于国内一些记者在国外媒体 和《参考消息》看到了这则消息,和古脊椎所联系,要求提供详细情况。 古脊椎所于5月中旬左右发布了这一消息。
“辽宁古盗鸟”标本的实质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在《南方周末》上称,“‘辽宁古盗鸟’是 由一个爬行动物的头、孔子鸟的身体和恐龙的尾巴拼接而成。”周忠和、 徐星等说,这实在令人吃惊。不仅侯连海研究员,而且中央电视台就此事 采访过徐星和美国洛杉矾博物馆古生物学家恰佩博士等,他们一致认为: “辽宁古盗鸟”的前半部分代表一种新的进步的鸟类,有趣的是,恰佩博 士是季强研究孔子鸟的合作者。他和徐星明确地告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辽宁古盗鸟”的身体是一种新的中生代鸟类。季强博士曾经和国外学者 合作写作过多篇有关孔子鸟的文章,有些文章他还是第一作者,应该非常 熟悉孔子鸟化石,可是竟然把一种全新的进步的鸟类的身体当作孔子鸟的 身体;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把一个典型的早期鸟类的头颅当成爬行动物的 头,作为一个鸟类研究方面的专家,说这样的话真实在是蹊跷。 古脊椎所称,“辽宁古盗鸟”是由辽西的化石贩子拼接而成。1999年 2月走私到美国,被美国犹他州布兰丁博物馆的一位工件人员买去。美国 地理学会邀请美中科学家合作研究该化古,为了这块标本的归还,中国科 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许多同事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工作人 员做出了许多努力。在美国方面同意把“辽宁古盗鸟”标本归还给中国的 前提下才答应和美方合作的。现在这一标本已经回到了中国。存放在中国 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动物馆中。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无偿归 还中国珍贵脊椎动物化石标本。这是世界上其他收藏有从中国走私出境的 文物和珍贵标本的博物馆或者个人树立了一个榜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他们也能早日归还中国的的文物和珍贵标本。
《科学时报》2000年10月24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忘情江湖逍遥游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生不喜事权贵 碧波卷浪且放舟 http://kecool.cn99.com/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7.167.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