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生物学---带你走进精彩纷呈的生命世界>>古生物(恐龙等)>>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主题: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发信人: burning()
整理人: jeter(2000-09-03 23:42:00), 站内信件
"在时间的长河,生命只留下
些微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是无数
的知识空白。在中国的澄江,有一
个特异的化石宝库,其中所珍藏的亘古之
秘,使我们终于知道,在地球上共存的生
物,原来在五亿三干万年前,曾经来自一个
共同的起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缓缓道来。
迄今为止,人们知道地球已经有46亿
岁的"年龄",最初的10多亿年里,地球上
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38亿年前,单细
胞生命开始在原始海洋中出现,但是整个星
球仍然显得寂静,生命的记录在近30亿年
的漫长岁月里是贫乏的。一直到5.4-5.3亿
年前的寒武纪,大量多细泡生物突然涌现,
生命"爆发式"地在寒武纪的岩层中出现,
现有大多数动物的"祖先"在当时都已经出
现,小至几毫米,大至数米,地球上下子
热闹起来。这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寒武纪
大爆发"。
人们是通过化石记录确认这场爆发事件
的。1909年,科学家在加拿大的伯吉斯发
现了5.15亿年前的动物化石群,经过数十
年的研究,发现这一动物群中已经出现多种
多样的动物门类,成为大爆发的直接证据。
而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在澄江动物群获
得的陆续发现,再次震撼了世界,这些化石
群不仅保存完整,种类繁多,而且在时间上
要比加拿大伯吉斯动物群早1500万年,澄
江动物群也因此成为大爆发最有力的证据。
今年已届花甲的陈均远,是浙江温州人,
这位原本石油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分配到
南京古生物所后,开始找天然气,又研究
鹦鹉螺,还找过铁矿。他谈起话来口若悬河:
“最早在帽天山地区进行地质考察的是何春
荪先生,他是台湾地质界知名的元老。为了
勘探磷矿,1942年,他来到帽天山。找到了古
介形虫,确定这些岩层是在寒武纪早期沉积
而成的,并把它们命名为“帽天山页岩系”。
可惜先生不是古生物学家,和这一化石宝库擦
肩而过。”事实上,此后的40余个春秋里,
不少古生物学家都曾经踏足帽天山,可是谁
也没有想到一个关于动物起源的秘密就埋藏
在这座山黄橙色的页岩里。1984年,南京古
生物所的张文堂、候先光等人在澄江发现了
娜罗虫-这是伯吉斯动物群中出现的古老节
肢动物化石,澄汀逐渐引起世人的注意。
1987年,陈均远开始对澄江化石群进行发掘,
陆续获得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从微网虫到奇虾,
云南虫到海口虫,这4次发现成为澄江动物群
的4个里程碑。10多年里,陈均远收获的化石
达到上万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寒武纪生命
世界"。在标本陈列室,我们见到了5亿多年前
的澄江动物化石。黄橙色的页岩片上,一只和
现代的虾极为相似的动物挥舞着一对几乎有身体
一半长的前臂,两眼、牙齿都清晰可见。这就是
寒武纪的“恐龙”-奇虾。和当时大多数
只有几毫米或者几厘米大动物相比,最大
可达2米的奇虾无疑是"海中巨无霸".虽然
奇虾灭绝了,但是这只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
奇虾化石,却破解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奇虾
真面目的种种猜想。一层一层的沉积岂,
就像大自然留下的一页页史书……在岩石里
沉睡了5亿多年,这些生物,还能够保留软
的躯体构造,让人叹为观止之余,也为人类
展示了一幅遥远而神秘的远古世界;当时的
云南一带,还有原始海洋,潮起潮落,
来自陆地的泥流迅速吞没了浅海中的生物,
大多数生物因为缺氧窒息而死,由于泥流
中黏土的吸附作用,使动物的软躯体得以完整
保存;微网虫等生前都不易站立的动物在死后
竟然还保留站立的姿势;肠道中充满着食物
的娜罗虫,显示它在临死前还饱餐了一顿,
这样的泥石流平均一百年发生一次,每次事件
都会导致一场区域性的生物“集体死亡事件”。
这些罕见生物的发现,使世界为之震惊,著名古
生物学家、德国的塞拉赫教授惊呼“澄江生物
群也被列入20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
1991年后,《科学》、《自然》杂志先后刊登
了澄江化石群的一系列成果,纽约时报、
时代周刊也先后给予大篇幅的评论。“帽天山
只是冰山的一角,其附近还有很多重要化石产地,
大坡头、马鞍山、九村、海口、昆阳等地,
都有待进--步的发掘与研究。”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8.111]
发信人: fly100 (1989年的猫头鹰), 信区: Course
标  题: Re: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Mon Dec 27 09:56:33 1999), 站内信件

【 在 burning (bur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时间的长河,生命只留下
: 些微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是无数
: 的知识空白。在中国的澄江,有一
: 个特异的化石宝库,其中所珍藏的亘古之
:    .......



据古生物学研究,在过去的670万年内,世界上曾发生过11次生物的进化事
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以数万年为周期的冷暖交替(也称“大年”)的寒冷期的
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大年”的冬末春初会引起生物界出现大绝灭和大爆发,
也许这是生物进化的最根本的规律。


生物大绝灭大爆发有迹可寻?

古生物学家之所以关注地球历史上的所候变迁,其目的非常清楚:为了探索气候
变迁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如今,这样的关系终于被古生物学家发现了。
在第四纪或晚新生代,世界上曾发生过一系列的生物进化事件。它们的志是某些
旧物种的末次出现,或某些新物种的首次出现。例如距今190万年的狼事件,
它的标志是狼在世界上的首次出现;距今100万年的维拉方终止事件,它的标
志是维拉方动物群的末次出现。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冷,哺乳动物中的中小型动物
因此转化为大型动物,如马、牛、熊等都有体型突然增大的明显变化。
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在280万年前,大年的长度约为2.1万年,因为2.1万
年恰好是地球轨道中的岁差的平均周期,故这种大年被命名为“岁差年”。在距
今90—280万年期间,大年的长度变成约4.1万年,即它们大约1万岁为春
,1万岁为秋。而在最近的90万年内,大年的长度约为10万年,大年的层次
越高,每个生物所获得的生命力便会越强。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每次生物进化事
件总是发生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的开始,即发生在大年的冬末春初,或大年的
春季。
在生物进化史上,有许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寒武纪大爆发问题是其中之一。在
大爆发的前夕,世界上还出现过前寒武纪的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绝灭事件。据古生
物学家研究,在过去的7亿年内,规模最大的绝灭事件发生在二叠经末或古生代
末,据他们统计,在这一事件中科数减少52%,种数减少90%以上。在我国
华南,这一事件导致种的绝来率多达95—100%。随之出现的则是三叠纪的
大爆发,特别是双壳类、腹足类等的大爆发。值得注意的是,统治侏罗纪和百垩
纪世界的恐龙类和统治新生代世界的哺乳类也都在三叠纪开始了现的。总之,三
叠纪大爆发塑成了中新生代生物界面貌的雏形。
如果把上述生物进化事件与气候变迁史联系起来的话,我们便不难发现:埃迪卡
拉动物群的绝灭隔件和二叠纪末的绝灭事件都发生在大年冬末。冬去春来,寒武
纪大爆发出现在古生代的春季,即寒武纪;而三叠纪大爆发则出现在中新生代的
春季,即三叠纪看来,大年的冬末春初会引起生物界出现大绝灭和大爆发,不同
层次的大年引发不同层次的绝灭和新生。莫非它们恰好反映了生物进化最根本的
规律?
至于地质历史上的各个纪是否能代表低一层次的大年,即“纪”一级的大年?而
生物进化史上的低一层次的几次大绝灭或大爆发是否都是发生在“纪”一级的大
年的冬末春初?这些都是今后生物学家与古气候学家值得研究的问题。
(陈志强)


--
寡人有疾,寡人好灌水。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16.20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