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armer()
整理人: jeter(2000-09-05 21:05:54), 站内信件
|
[人猿之分] 方舟子 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同一个祖先,都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谁是我们人类最亲的兄 弟呢?即使是对进化论所知甚少的人也不难猜出是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这样的类人猿 。那么人类和类人猿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家的?我们可以去查化石纪录,要是能找到 有一种化石,它开始出现了人类所有而类人猿所无的一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把它视为人 类的始祖,人类和类人猿就应该在它之前分了家。在二三十年前,古人类学家普遍认为 这种动物是拉玛古猿。1989年版的《辞海》这么说: “拉玛古猿(Ramapithecus):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似人化石。生存 于距今1400万-1000万年以前。化石发现于印度西瓦利克山和中国云南等地的 上中新统和下上新统地层中。为上、下颌骨和牙齿。其形态特征:面部短缩,下颌骨短 小,突颌不明显;门齿和犬齿较小,缺乏齿间隙,牙齿咬合面皱纹简单,齿颈无扣带, 齿弓呈抛物线形;这些特征表现出拉玛古猿生存于森林地带。1976年,在我国云南 禄丰发现完整的拉玛古猿类型的下颌骨一具。1980年又发现完整的拉玛古猿头骨一 具,称禄丰拉玛古猿。” 在“禄丰拉玛古猿”一条中,也说它是“最接近人属的过渡型化石。” 如果拉玛古猿真是从猿到人过渡的化石,那么人和类人猿的分家就只能发生在拉玛 古猿生活的年代之前,也就是一千四百万年前。 六十年代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年轻的生物化学家沙里奇异想天开,看 看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人和类人猿是何时分离的。他是根据分子钟原理来设计实验的。 蛋白质按照一定的速率在不停地进化,人和类人猿分家以后,他们的蛋白质的进化也跟 着分家了,那么,比较在现在他们的蛋白质序列的差异,就可以推测他们已经分家了多 长时间了。再在化石纪录中找一个比较确定的年代作为参照点,就可以算出什么时候分 的家。 要比较蛋白质序列的不同,当然最好要知道蛋白质的序列。但是当时已知蛋白质的 序列太少,都不管用,比如当时测得最多的是细胞色素c,这种蛋白质进化速率太慢, 人和猩猩的序列完全相同,派不上用场。这位生化学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比较人 和其它动物的血液蛋白的差异。他把自己的血清注射到兔子的血管中,让兔子产生了针 对人的血清蛋白的抗体,然后把这种抗体提取出来,跟另一份人的血清混在一起,就产 生了抗体-抗原反应,反应强度设为百分之百。如果把这份抗体跟黑猩猩的血清混在一 起,抗体-抗原反应变弱,剩下了百分之九十六。跟大猩猩的血清的反应强度也是百分 之九十六,但是如果是跟猩猩,跟长臂猿或是跟猴子,反应强度就越来越弱了。这样灵 长类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被确定,再在化石纪录中找一个参照点,就得到了如图的亲 缘关系图。 |--------------- 长臂猿 | |------------------------| |------- --- 猩猩 | | | | |----| |----- 大猩猩 | | |---------------- | |----|----- 黑猩猩 | | | |----- 人 | |----------------------------------- ----- 旧世界猴类 |----|----|----|----|----|----|----| ----| 45 40 30 25 20 15 10 5 0百万年前 这个结果,与通过古生物化石或形态比较绘出的亲缘关系图符合得很好。但是它推 测人与黑猩猩、大猩猩的分支时间是大约五百万年前,这比从化石估计出来的结果要晚 得太多。无人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沙里奇就把测量工作再做得更细致一些:这回他干脆 测定灵长类血清中的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人的白蛋白和黑猩猩及大猩猩的差别是 1.2%,这个差异,相当于大约五百万年,结果还是一样。 但是我们在前面已说过,蛋白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分子钟,DNA要精确得多。而 且,每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几百个到几千个碱基对)只占整个基因组极小的一部分,有 不尽相同的进化速率,从一种基因得出的结果和从另一种基因得出的可能不太一样,最 好是能把整个基因组拿出来比较。这可以通过DNA杂交的办法做到。 大家知道,在自然状态下DNA是靠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在一起的双链。加热到一定 温度后,碱基配对被破坏,双链就分开变成两条单链,这个温度叫解链温度。冷却以后 ,DNA单链又会互相结合成为双链。两条单链结合成双链时,并不需要完全互补配对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错配,只不过这样的双链较不稳定,打开它的解链温度较低。错配 率越高,解链温度越低,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由解链温度计算错配率。DNA-DNA 杂交技术就是利用DNA的这种特性,把两个物种的总体DNA混在一起,加高温让它 们全部解链,再冷却让它们相互之间形成杂交双链,然后测出杂交双链的解链温度,由 此计算两个物种的差异程度,进而推算它们分支的地理时间。 利用DNA-DNA杂交技术,可以绘出高等灵长类的种系发生树如图所示。 |----------------------------------- -----------------旧世界猴类 | -----| |--------------- -----------------------长臂猿 | | |-------------| |--------------- -----------猩猩 | | |-----------| |----------------人 | | |---------| |------普通黑猩猩 | | |---------| | |------矮小黑猩猩 | |--------|--------|--------|---|---- |---------|---------| 30 25 20 15 | 10 5 0百万年前| 参照点 把这个图前面的图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相符得非常好;而且,在当时还无法推 测人和黑猩猩分支的时间,现在可以了。在根据序列差异推算分支的地理时间时,我们 必须根据化石纪录选一个参照点。在上图我们选了13百万年前猩猩的分支时间为参照 点,由此推算出人和黑猩猩的分支时间是7百万年前;如果用25百万年前旧世界猴类 与猿类的分支时间为参照点,则整幅图都要往右挪,人和黑猩猩的分支时间是5百万年 前。总之,人和黑猩猩的分支时间上限是七百万年前,下限是五百万年前,这是分子生 物学对人类起源的结论。这个实验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做过,结果都相当一致。 人和黑猩猩分离的时间究竟是七百万年前还是一千四百万年前?拉玛古猿究竟还能 不能算做人类的始祖?要相信分子呢还是相信化石?分子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吵翻了 天。拉玛古猿那些被认为类似于人的特征是从极其残缺不全的颌骨和牙齿化石复原、推 测而来的,古人类学家把这项复原工作视为杰作,但是分子生物学家却不敢苟同。新的 、更完整的拉玛古猿被陆续发现了,结果让古人类学家狼狈不堪:原来的复原根本就是 错误的,拉玛古猿那些所谓人的特征或者不存在,或者可以有别的解释。拉玛古猿可能 更接近猩猩,而不是人。现在,古人类学家中,除了少数人(中国古人类学家大概属这 些人,也许是抱着让东方成为人类始祖的故乡的愿望),都不再把拉玛古猿视为人类始 祖,都已接受人和黑猩猩在5-7百万年前分离这个结论。在这场人猿之分的战争中, 分子生物学打了场胜仗。 (选自《进化新解说》,方舟子著,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方舟子的新地址: smfang@yahoo。com
-- 心若行云流水,不滞于物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0.58.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