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影音器材>>暂存精华>>评欧博CD-1.1(图)

主题:评欧博CD-1.1(图)
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jackneng01(2003-04-20 01:29:03), 站内信件
编辑时间:2003/02/12  来源:2003家庭影院技术杂志1期   耿 忠

—美的外表,真的内涵


外表“哈欧”

  三年前我曾经看到过欧博的一台样机,虽然没有试听,但黑色面板上镶嵌了木制的CD出仓盖,和冷冰冰的金属出仓盖相比,更显得亲近和有人文气,遗憾的是它没有正式上市。没想到一等就是三年,欧博终于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CD机——CD1.1。
http://nmaga.av169.com/non-cgi/upfile/IKD-wmnews.jpg

    CD1.1的面板没有采用目前十分流行的银色不锈钢拉丝,而是喷涂了黑色的油漆,CD出仓盖位于面板的正中,它并没有采用木制材料,只不过改用灰色来体现出反差和对比,出仓盖下面则是有蓝色LED的数字显示屏。从黑色的面板到银白色的铝制上盖板和机身,再到冷色调的数字显示屏,CD-1.1给人一派欧陆风格的含蓄和冷静,完成度之高以至于第一眼几乎“骗”过了我的眼睛。设计的完成度和成熟感是我对欧博首款CD机外观的评价。

  再来看一下它的黑色的小巧精致的有重量感的而且不落俗的遥控器,非常抱歉由于拍摄现场的灯光亮度不够,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无法精确地工作,以至于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不高。真后悔当时没有拿到亮度高一点的地方拍,无法展现遥控器的神彩。不过面板的近摄照还是清晰的,看一下按钮的布置、符号和字体,是不是很“哈欧”啊。
http://nmaga.av169.com/non-cgi/upfile/IKE-wmnews.jpg
令人跌倒的美丽

  为了对CD-1.1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笔者在不同的器材搭配和空间内进行了两次试听。第一次试听器材的功放是欧博用2A3胆管制作的(输出为3.5W),音箱是欧博全音域单元音箱,对比CD机有NAD512、海乐诗分体CD机。第二次是在上海美罗馆国际音响广场,功放为欧博M99PLUS,音箱有AE REVOLUTION1、AE109,对比CD机为法国米格MINUM CD机。

  第一次试听CD1.1时其实对它的数字技术一无所知,只是想通过对比NAD512、海乐诗分体CD机,对CD1.1的声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低频的控制力和分析力在几台CD机中最优,NAD512论低频的量感并不缺,但缺少的是难得的清晰度,而且影响到中频段的效果。海乐诗质感和密度不错,就是还不够霸道。用它来配全音域单元,正好能弥补迷宫式箱体低频难控这一点,这是强烈的第一印象。听穆特拉小提琴,由AER全音域单元播放出来,即宽松又迷人,琴音细腻润泽,这是一套同品牌的组合,声音极有个性。它集小功率2A3的清纯、全音域单元中高音低失真、号角音箱的效率、高比特CD机的准确于一体。再说低频,如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CD-1.1的低频就如同丹拿箱,拥有清晰的质感,而量感上就有些象JBL,听起来过瘾,一点也不空洞。

  匆匆地一“瞥”,还来不及细细品位,由于长期器材评论带来的习惯,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了CD-1.1的上盖板,本来想只要拧松上面的几只内六角螺丝就可轻易地拿下上盖板,但当我拿出市售的一套内六角螺丝起子中最小号的一只来,仍无法插进去,没想到它还要小一号。是不是欧博原本就不想让你知道机器内的乾坤?等到小号的起子到手,我的手兴奋得有些发抖。

  它有点象《蛋白质女孩》中的冰箱——“虽然有令人跌倒的美丽,却冷酷得让我们不敢靠近。”而我的目的非常清晰,最后就是要彻底解剖你!


高比特、低失真设计

  本来想象一惯以胆机出名的欧博在模拟放大部分会用上电子管做输出,可寻遍机壳内的所有角落,竟然没有一点胆管的身影。是不是有点奇怪呢?以生产电子管功放为主的欧博怎么会不把胆管用在自己的产品中呢?在宣传资料上,印有一款以电子管做输出的CD机——CD-2.2,而且是列入参考系列的产品,它的外观和参考系列功放一样用木料来装饰上盖板。同为24比特的机子,真正厉害的是CD-2.2具备高达350 kHZ取样频率。

  请注意,欧博CD-1.1没有HDCD和现时十分流行的升频功能,它就是一台简简单单的CD机而已。欧博在模拟放大部分用的是BB公司的OP2604和AT公司的SSSM2141运放,而在D/A部分用的是CRYSTAL公司的4396芯片,具备24比特、192kHZ取样频率。并实现了全D/A放大,线路中没有加任何电容。

  本机采用的机芯是飞利浦的CDM12。

  在时钟方面,欧博公司也下了力气,将Jitter失真降到了比较低的程度。根据欧博公布的数据Jitter失真小于14psi,在国产厂家中敢于公布此数据的恐怕还没有吧。控制Jitter失真尽可能小涉及到各个方面,当看到它<0.003%的失真指标时,我觉得那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CD1.1在电源部分采用了一只由北欧厂家参与设计的100VA环型变压器,4万微法ELNA大容量滤波电容,随处可见的WIMA电容、NICHICON电容、ELNA电容……我还看到一种十分特别的蓝色PHILIPS电容,据欧博公司介绍是专门买来了For Audio音频专用品,实际使用确实对声音有正面的影响。

  除了数字同轴和模拟同轴RCA输出,CD1.1还设置了1组平衡输出口,采用XLR来连接的技术指标,特别是信噪比和失真表现更好。
CD1.1的技术参数如下,输出:2.3V(RMS)/2.1(平均),频率响应:20-20kHz(<±0。1dB),信噪比:>105dB,动态范围:100 dB,失真:<0.003%,声道分离度:>100 dB。


真实自然的声音

  第二次试听,功放为欧博M99PLUS,音箱有AE REVOLUTION1、AE109,对比CD机为法国米格MINUM CD机。首先接上的是AE RVO书架箱,这是AE新出的产品,采用5寸金属振膜,试听Jennifer Warnes的《HUNTER》唱碟标题曲,Jennifer的磁性嗓音显得直接而坦荡,嘿!她没有一点厚厚暖暖的又没有清晰的分析力的感觉,而是各频段都能均衡,它提供的清晰度和细节足够一些老派的英制器材汉颜了。其实用均衡来形容还太笼统,说得具体些,高中低频的量感比例比较适当才对。声音的质感方面,没有太过的修饰和渲染,也就是感觉比较直接的原因吧。Jennifer的人声真实,特别在中高频段敏感区十分明显,没有人为地夸大和渲染,没有过于明亮的感觉,表现得真实自然。

  从国产第一代高比特CD机推出开始,我就对这类产品予以重视,并接触了其中的不少品牌和机型。国产CD机的起步晚,没有国外那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历史。虽然还幼嫩,但却可以用上当今精度更高的解码芯片,通过不断地技术提升,厂家开发一件产品已经越来越注重数字技术本身,而不仅是用几块好芯片就大告成功的。在音响业经历了火爆浮噪时代后,技术和品质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欧博历时两年多才正式推出CD机本身就在暗示我们市场永远存在,就看你怎样把握。


搭配体会

  还是回到正题,当我换上米格的MINUM CD机,怎么样呢?如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CD-1.1就如同丹拿音箱,米格就有些象3/5A了,噢!还有CD-1.1的音场要靠后些,音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啊,换机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我不知道米格用的是什么规格的芯片,但听起来似乎更顺耳,速度慢一些、力量小一点、音像朦胧一些,你觉得这样的味道如何?

  请注意了,写到这里,似乎结论已经不公自明,但接下来,当把喇叭线接到旁边的AE109身上是,我自己就推翻了好象很明了的结果。AE109是AE的第一代产品,大口径丝制高音,复合振膜低音单元,和著名的AE100一样,它以5寸口径单元重放出了超越其物理尺寸的良好低频,同样良好的中高频表现,相对而言高频段略暗一些,虽然它不会给你刺激的惊艳听觉感受,但在一般家居环境里播放可能会更耐听,这可能就是AE100取得成功的原因吧。但如果你为它配上一台传统的英制CD机器,那种音乐味似乎又有些过头了,毕竟我们是在听音响,我们有了味道难道就会放弃HI-FI元素吗?不!直到我听到CD-1.1搭配AE109,直觉告诉我就是它了。因为它符合互补的最基本原则,因为AE搭配CD-1.1唱出了更清晰的声音、更好的动态提升、更好的频率响应。

  从欧博全音域音箱、AE109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欧博CD-1.1的价值,是不是可以把欧博CD-1.1的“对象”进而推广到一些价位更高的传统英国喇叭身上呢?我没有试过,但相信结果不会有太大出入吧。如果你喜欢音响性超过音乐性,那欧博CD-1.1的低失真、高信噪比特性,能带来更加接近现场的真实感和更多的HI-FI元素。四千元的售价从外观、设计、参数、声音来权衡可能很快就会找到平衡点,而系统的搭配就要看个人口味了。


----


粤版居民身份证
你的一滴泪水,胜过我幸福的汪洋!笑笑
[色]:彩色、女色、出色。
            君子好色而不淫。
拒绝枪碟!

民族特色欢迎您

重新了解色猪:)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