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物理学>>【转贴】发现τ中微子是对自然规律更深的

主题:【转贴】发现τ中微子是对自然规律更深的
发信人: charmer()
整理人: (2000-09-29 02:37:42), 站内信件
发现τ中微子是对自然规律更深的认识
华凌(2000-08-01) 

  经历20多年的搜寻,由美、日、韩、希腊等国54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组
于7月20日宣布,利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加速器,首次发现了能够证明自然界中最
捉摸不定、小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最后一种微小粒子—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这项突破性的成果宣布后在物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τ中微子的发现在人类
科学发展史上究竟有何重大意义呢?笔者带着有关问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理所所长陈和生(以下简称陈)。 

  笔者:近代物理学研究认为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不是原子和分子,而是被称
为夸克和轻子的更小粒子,它们的尺寸非常之小(至今还无法判断其大小)。目
前已知的夸克有6种,包括下、上、奇异、粲、底和顶,轻子则有6种,包括电子
、电子中微子、μ子(缪子)、μ中微子、τ子(陶子)和τ中微子。请问现在
这12个基本粒子家族聚齐后,有何意义? 

  陈:20世纪60—70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
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其主要内容就是组成所有物质的
这12种基本粒子。自1897年,科学家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子,约百年后1995年
检测到了第11个基本粒子,到本世纪末发现的最后一个粒子τ中微子,这对于验
证粒子物理学基本模型又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笔者:在已发现的中微子中,τ中微子是第三种,也许是最后一种中微子。
前两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和μ中微子—分别是1956年和1963年被发现的。有科
学家说,中微子质量之谜的破译将把物理学推向一个新阶段。如此说来,粒子物
理学的发展前景将会怎样? 

  陈:中微子无处不在,以光速飞速运动,由于它不带电荷,与其它粒子只有
弱作用。截止到二三年前,人们以为它可能像光子一样没有质量,但之后事情发
生了变化。根据日本超级神冈地下实验室的中微子研究结果,科学家开始认为中
微子是有质量的。目前根据实验线索表明,这三种中微子很有可能有质量和相互
之间发生转换,质量的范围已可预测,但确切的数值尚待于研究;它们之间相互
转换,是指其本身具有转变的几率,比如电子中微子有可能会变成μ中微子、μ
中微子又可能变成τ中微子,这之间的转换机制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这些就是粒
子物理学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笔者:有科学家说对于中微子的研究可以揭示宇宙质量及浩瀚太空中各种星
体的许多奥秘,科技日报的许多读者渴望了解研究中微子的科学意义。 

  陈:宇宙中我们可见的物质占5—10%,而其它90%以上是不发光的暗物质,
而中微子则是组成这些暗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很轻,但是它对于研究宇
宙总的质量构成有着重要的贡献。在自然界中,中微子产生于一些星体或星系的
反应过程,无时无刻不在穿过地球,所以,对中微子的研究将使人们对宇宙的演
化、构成等有着更深的认识。 

  笔者:因发现τ轻子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的马丁·佩尔说,“证实τ
子中微子的存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家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关于其它粒子的认
识”,请问此话怎么理解? 

  陈:这次重大研究发现τ中微子转换成τ轻子,就证明了τ中微子的存在。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是相互转换的。但在找到粒子家族的全部成员之前,就难以开
展此方面的研究。现在科学家们就可以进一步开展对这些粒子的研究。 

  笔者:请您谈一下我国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陈: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研究十分重视,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做
过许多贡献。1992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精确测量出τ轻子的质量,这对τ
中微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纠正了在此之前国际上测量结果的重大偏差。现在我
们正在积极策划,将选择适当场所,开展有关中微子的试验,以期对粒子物理学
能够有更深的探究。 

  笔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粒子物理学可谓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秘,人们谈及它
似乎感到有些抽象,认为它与实际生活似乎有些遥远,请问您是怎样看的? 

  陈:举个例子,100年前,居里夫人发现了原子核的衰变,当时并不知道这将
有什么用,而40年后,人们发现它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当中,如制造原子弹和发
电。若问发现τ中微子会对实际生活有什么直接影响,我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
不知道。只能说我们对于自然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的进程中我们
人类又前进了一步。发现τ中微子是对自然规律更深的认识□华凌经历20多年的
搜寻,由美、日、韩、希腊等国54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组于7月20日宣布,利
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加速器,首次发现了能够证明自然界中最捉摸不定、小得令
人难以置信的最后一种微小粒子—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这项突破性的成果
宣布后在物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τ中微子的发现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究竟
有何重大意义呢?笔者带着有关问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
以下简称陈)。 

  笔者:近代物理学研究认为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不是原子和分子,而是被称
为夸克和轻子的更小粒子,它们的尺寸非常之小(至今还无法判断其大小)。目
前已知的夸克有6种,包括下、上、奇异、粲、底和顶,轻子则有6种,包括电子
、电子中微子、μ子(缪子)、μ中微子、τ子(陶子)和τ中微子。请问现在
这12个基本粒子家族聚齐后,有何意义? 

  陈:20世纪60—70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
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其主要内容就是组成所有物质的
这12种基本粒子。自1897年,科学家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子,约百年后1995年
检测到了第11个基本粒子,到本世纪末发现的最后一个粒子τ中微子,这对于验
证粒子物理学基本模型又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笔者:在已发现的中微子中,τ中微子是第三种,也许是最后一种中微子。
前两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和μ中微子—分别是1956年和1963年被发现的。有科
学家说,中微子质量之谜的破译将把物理学推向一个新阶段。如此说来,粒子物
理学的发展前景将会怎样? 

  陈:中微子无处不在,以光速飞速运动,由于它不带电荷,与其它粒子只有
弱作用。截止到二三年前,人们以为它可能像光子一样没有质量,但之后事情发
生了变化。根据日本超级神冈地下实验室的中微子研究结果,科学家开始认为中
微子是有质量的。目前根据实验线索表明,这三种中微子很有可能有质量和相互
之间发生转换,质量的范围已可预测,但确切的数值尚待于研究;它们之间相互
转换,是指其本身具有转变的几率,比如电子中微子有可能会变成μ中微子、μ
中微子又可能变成τ中微子,这之间的转换机制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这些就是粒
子物理学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笔者:有科学家说对于中微子的研究可以揭示宇宙质量及浩瀚太空中各种星
体的许多奥秘,科技日报的许多读者渴望了解研究中微子的科学意义。 

  陈:宇宙中我们可见的物质占5—10%,而其它90%以上是不发光的暗物质,
而中微子则是组成这些暗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很轻,但是它对于研究宇
宙总的质量构成有着重要的贡献。在自然界中,中微子产生于一些星体或星系的
反应过程,无时无刻不在穿过地球,所以,对中微子的研究将使人们对宇宙的演
化、构成等有着更深的认识。 

  笔者:因发现τ轻子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的马丁·佩尔说,“证实τ
子中微子的存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家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关于其它粒子的认
识”,请问此话怎么理解? 

  陈:这次重大研究发现τ中微子转换成τ轻子,就证明了τ中微子的存在。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是相互转换的。但在找到粒子家族的全部成员之前,就难以开
展此方面的研究。现在科学家们就可以进一步开展对这些粒子的研究。 

  笔者:请您谈一下我国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陈: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研究十分重视,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做
过许多贡献。1992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精确测量出τ轻子的质量,这对τ
中微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纠正了在此之前国际上测量结果的重大偏差。现在我
们正在积极策划,将选择适当场所,开展有关中微子的试验,以期对粒子物理学
能够有更深的探究。 

  笔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粒子物理学可谓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秘,人们谈及它
似乎感到有些抽象,认为它与实际生活似乎有些遥远,请问您是怎样看的? 

  陈:举个例子,100年前,居里夫人发现了原子核的衰变,当时并不知道这将
有什么用,而40年后,人们发现它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当中,如制造原子弹和发
电。若问发现τ中微子会对实际生活有什么直接影响,我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
不知道。只能说我们对于自然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的进程中我们
人类又前进了一步。 


--
心若行云流水,不滞于物
http://www.myscience.com.cn 
MyScience科学新闻,最新最快的大众科技新闻,每日更新
梦想者家园 http://go.163.com/~joiye/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4.5.16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