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sp()
整理人: jeter(2000-09-11 23:33:33), 站内信件
|
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最近 透露,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表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据报道,参加该项目的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川本辰男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的塔利等科学家,近日在不同场合分别宣布了上述消息。该成果如果得到进一步 实验的证实,将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最早在30年前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但科学家至 今没找到它的踪迹。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 成质量的基础。按理论假设,其它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 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对完善粒子物理学理论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科学家们曾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该标准模型以夸克、轻 子作为基本粒子,以弱电统一和量子色动力学理论为主要框架。标准模型预言了 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几乎都已被实验所证实,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 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因此,寻找该粒子,被有人比喻为粒子物理学领域的“ 圣杯”。
但希格斯玻色子仅能以瞬间存在,因此观测起来难度极大。为“捕捉”该粒 子,物理学家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让高速运动的粒子相互撞击,如果碰撞过程中 产生足够高的能量,这些能量就有可能转化为物质,形成希格斯玻色子。由此形 成的希格斯玻色子往往很快就衰变为其它一些粒子,衰变后的粒子有特定的组成 ,据此可间接证明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对利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的4项实验的观 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事件 可以用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来解释,也就是说,他们在实验中获得了希格斯玻色 子。但他们也指出,目前的观测结果尚不足以下最后的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实 验数据才能确认其可靠性。
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消息说,该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按计划将于 9月份关闭,为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作准备。该中心的研究委员会将于9月 14日举行会议,决定是否将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关闭期限推迟两个月,以便科学 家们继续用它来寻找希格斯玻色子。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66.111.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