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hurricane()
整理人: bsese(2000-06-19 12:44:54), 站内信件
|
(节选自《黑洞与弯曲的时空》)
电磁理论与相对性原理的矛盾也在光学实验和光速测量中表 现出来,既然光是以太的波动,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那么 以太会不会被介质带动呢?例如,地球绕太阳转动,它不可能相 对于绝对空间静止,那么,运动的地球会否带动周围的以太呢? 我们知道,水中的运动物体有时会带动周围的水运动,空气中的 运动物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空气运动,所以,在以大中运动 的地球,似乎也有可能带动周围的以太。但是,天文观测中的光 行差现象表明,地球是在以太中穿行的,地球似乎没有带动以 太。光行差现象是天文界早就知道的,已被大量的观测精确证 实。因此,应该认为地球不带动周围的以太。于是,有人想测量 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这一速度也就是地球相对于绝对空 间的速度。测出这一速度,不仅能证实绝对空间的存在,而且能 具体描绘地球在绝对空间中的运动。迈克尔孙(A.A.Michelson) 等人做了大量精密的干涉实验来测量“以太漂移”速度,即地球 相对予以太的速度,但是,测量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零。这表 明,地球相对于以太是静止的。原因只可能有两个,或者地球相 对于绝对空间(以太静止系)静止,或者是地球带动了自己周围 的以太一起运动。但是,后者与光行差实验矛盾,前者则等于是 对哥白尼学说的反动,无异于承认地心说,承认太阳和诸星围绕 地球转动。 洛伦兹认为,哥白尼学说是对的,地球不可能是宇宙的中 心,不可能相对绝对空间(以太)静止。光行差实验的结论也是 对的,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在以太中穿行。那么,迈克尔孙的 干涉实验为什么测不出“以太漂移”的速度呢?他认为,这是因 为相对绝对空间(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会在运动方向上有一 个收缩。例如,一把长L0尺子,如果沿相对以太运动的方向 放置,那么,该尺会发生收缩。 洛伦兹认为,迈克尔孙实验中,干涉仪器的 两个镜筒,一个沿地球运动方向,一个沿与地球运动相垂直的方 向,前一个镜筒会发生收缩,而后一个不会,正 是这一收缩改变了光程的长度,抵消了以太漂移的影响,使得仪 器转90度后,干涉条纹不产生移动。因此,迈克尔孙实验没有测 出,也不可能测出地球相对以太(绝对空间)的运动速度。这就解释了 迈克尔孙引出的疑难。
-- 轻 松 上 网 · 易 如 反 掌 ?
轻 松 上 网 易 · 如 反 掌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4.38.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