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物理学>>关于热寂的宇宙问题(摘)

主题:关于热寂的宇宙问题(摘)
发信人: nenyan()
整理人: jeter(2000-04-04 23:46:46), 站内信件
摘自:赵凯华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
第四章  自然界的物理学
  第四节  宇宙
P270-272

                        “热寂说”的终结
    1850年可劳修斯(R.Clausius)把焦耳的发现和卡诺的理论调和
起来,总结成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1854年他进一步引进“熵”的概
念,重新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寂说”几乎是从一开头就伴随着
热力学第二定律诞生和发展的。用可劳修斯自己的话说,热力学两条
定律意味着:

1  宇宙能量是常数;

2  宇宙的熵趋于一个极大值。

那就是说,全宇宙将达到热平衡,进入热寂状态。宇宙热寂的结局,
固然令人懊恼,但最令人不可理解的,为什么现实的宇宙并没有达到
热寂状态。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宇宙基本上是静态的,它在
时间上无始又无终,似乎它早就该处于热寂状态了。由于“热寂说”在
感情上和理智上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可劳修斯的同时代人就曾群起
而攻之,但是很多反对意见都被可劳修斯驳倒了。当时批判“热寂说”
的观点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两家之言。

    1872年玻耳兹曼提出了“涨落说”。我们知道,正是他首先赋予了
熵的增加以统计解释。按照这种解释,热平衡态总伴随着涨落现象,
后者是不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玻耳兹曼认为,在宇宙的某些局部
可以偶然的出现巨大的涨落,在那里熵没有增加,甚至在减少。这种
说法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尚缺乏事实的根据。

    1875-76年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写道:“运动的不灭不能仅
仅从质量上去理解”。根据这一原则,他有如下的信念:“放射到太空
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
学的课题)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
集结和活动起来”。

    在苏联(前)和我国的一些热学教科书中,除经常引用上面两种
说法来批判“热寂说”外,还有如下一些流行的论点。一种认为宇宙是
无限的,不是封闭的,因而不能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全宇宙,另
一种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避免的要归到一种“原始推动力”,为
宗教迷信中“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开辟了道路。

    多少年来总感觉对“热寂说”的批判说服力不强,没有真正解决问
题,现在看来,有的说法连前提也未必成立。如前所述,今天要对宇
宙是否无限作出科学的结论,为时尚早。现在回过头来看,“热寂说”
的要害在于忽视了引力场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由于存在万有引力,
宇宙根本没有平衡态,它只能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之中。大爆炸宇宙
学使“热寂说”的佯谬迎刃而解,宇宙虽然不一定是无限的,但它不是
静态的。对于每个静态体系,熵有个可能达到的固定极大值;但对于
膨胀着的系统,每一瞬时熵可能达到的极大值也是与时俱增的,如果
膨胀得足够快,系统不但不能每时每刻跟上进程以达到新的平衡,而
且实际熵值的增长落后于最大熵值的增长,二者差距越拉越大.虽然
系统的熵不断增加,但它与平衡态(热寂状态)却相距越来越远。我们
的宇宙发生的正是这种情况。

    总之,膨胀的宇宙模型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消释了“热寂”的疑团,
展现了完全另一副情景:宇宙早期是基本上处于热平衡的高温高密度
的“热粥”,从这个单调的浑沌状态开始,一步步发展出来越来越复杂
的多样化结构。于是,在微观上形成了原子核、原子、分子(从较简
单的无机分子到高级的生物大分子),在宏观上演化出星系团、星
系、太阳系、地球、生命,直至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和越来越发达的
人类社会。古埃及神话中的凤凰鸟焚身于烈火之后,从自己的灰烬中
青春焕发的再生。这真是当代宇宙观的一个绝妙写照!宇宙不但不会
死,反而会从早期的“热寂”状态(热平衡态)下生机勃勃的复生。固
然,当今的宇宙学尚不能预卜宇宙的最终结局,但是折磨了物理学界
和哲学界一百多年的梦魇--热寂说,作为历史的一页,可以尽管放心

的翻过去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28.154.11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