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网友创作篇>>网友作品>>啊啊冬天----blooming>>生命中的蓝,转的

主题:生命中的蓝,转的
发信人: blooming(冬天)
整理人: ccu13650(2003-03-18 02:10:38), 站内信件
生命中的蓝

和朋友三个顶着寒冷的风,缩手缩脚地走向公园前地铁站,讨论着是不是冬天里广州的女孩好看一些,答案是广州的冬天看起来比较干净,走在其中的女孩也会好看一些。说着,我们眼前突然一亮,蓝色围巾的女孩,找到了!我们欢呼,蓝色小围巾!浅灰色的针织帽和大衣,一切都显得那么地理想,那个女孩站在路边神情投入地打着手机并没有注意到还有人对她大加赞美,wonderful,我们一边下地铁口一边叫着。这是一种久违的蓝色,从《蓝》里蓝色玻璃片风铃响起直到John Lee Hooker的蓝调节奏和他那把沧桑的嗓音的延伸,一种充满音乐的色彩。

之所以有了这上边的一段落只不过只为了引导你进入我想向你说的BLUES(蓝调音乐),为了向你介绍一种存在于生活的音乐,我们一直都在听着这类音乐,一直没有契机也没有足够的文字描写这种源于生活的音乐。既然老天让我们在这个冬天遇到了一个蓝色小围巾女孩,唤醒我们的蓝色记忆,在寒冷中兴奋的我们也只好用不成熟的文字描写这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蓝调。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中的蓝调,是因为它源于生活,叙述生命中几乎所有的原素,从快乐、悲伤、沉默到麻木,从城市、乡村到夜行列车,从爱情到流浪他乡…曾经,在广州东边的一个破酒吧里,几个年青人在一把随意弹出的节奏下用没有丝毫修饰的嗓音叙述了当年老板从只身从另一城市飘泊到广州的故事,结果是那老板听了一半,走开了,那故事使酒后的他控制不住自己,BLUES的力量如那晚的伏特加那样让他醉了,醉得清醒,他逃避这种清醒。

说到这里,我有些离题了,但是BLUES的多样化让我无法不胡思乱想,音乐本身就源于生活。John Lee Hooker,一个受所有人尊敬的乡村BLUES老头,以他五十年不变的、简单得有点生硬的摇摆节奏和饱含沧桑的声音,让战后的几代人得以摇摆着身躯进入了黑色的世外,回过头来,发现披着音乐外衣的生活竞然如舞蹈让身体跃跃欲试。但另一方面John Lee Hooker从不重复的音乐更让我们一次次地兴奋和颤栗着匍伏在吉他响起的每一个音符下。



源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水腾腾如泪水般沉重的空气下的根源BLUES,John Lee Hooker从家乡那些流浪BLUES歌手中学会了紧凑和简陋而不加修饰的切分音,这些是BLUES最根本的一种,此后的多年里他没有用任何听起来更美的音符装饰他单调的节拍。在他的音乐中用了大量不可思议的素材,那些素材直接源于生活,有些甚至就是地里黑人的对话,一串串汗水和泪水随着歌声滴落在地里的作物上,狗和小孩在田头追逐着,头上太阳耀眼地高高挂着,闪烁着生命活力和宿命,这是一幅生命的蓝调。

John Lee Hooker是创造的天才,自幼走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深处,和后来不停顿地迁移经历让他得到了可以不再重复的音乐素材,他摆脱了BLUES固定的结构,他不能控制他的心中即时兴起的节奏,以至大多时候无法和乐队合作,只能用脚板踩着地板手拍着吉他面板来缓和他高昂的情绪,往往一场演出只有他独自对着观众。有人说从没有见过Hooker用同一种方式唱同一首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音乐,世上仅有的Hooker的音乐。他的音乐总是让人惊喜,总有一些新的意识和节奏从他的手指和喉咙中飘扬而去,就连一声呻吟也饱含味道,让人随着那节奏踱起了脚,然后整个身体摇晃起来,进入了Hooker的蓝调图画。

当城市的灯光闪耀的时候,听着John Lee Hooker,我们仿佛回到了我们的来路,中国南方的乡村,那里曾经同样有让我们坠入遐想的歌谣,我们曾经看见父辈们随着台上歌者的吟唱而附和激动而流淌于脸上的泪水,如今,激动泪水变成了生活的无赖,歌谣却也不再,我们只能听着BLUES,有点陌生却能听见生命的延缓交错,顺着我们所遭遇的人和事,不觉地老去。

(沙发里的土豆)


木耳音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