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ey-pio(GreenTeaの心)
整理人: cywx(2003-03-12 18:19:01), 站内信件
|
西关地处广州城西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屈大均广东《新语》的名园篇描述道:“其塘者有花坞、石华林园,皆南汉故,逾龙津桥以西,烟水二十馀里,人家多种菱、荷、茨、芹之属,其地总名西园关。”简称“西关”,一直沿袭至今。西关是清代富商巨贾有名的消夏娱乐之处,素有“南京小秦淮”之称。
关于西关,有太多津津乐道的典故,骑楼、趟栊门、各式小食……以致于善于改造的现代人不但没有大手大脚地改造西关反而更加珍爱地将它粉饰一新,引发出浓厚的“西关文化”。
荔枝湾与艇仔粥
艇仔粥与及第粥可谓粥类的大明星了。艇仔粥出自荔枝湾一带,因最初是水上人家摇着小艇向游客兜售而得名。它是旧时水上人家用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为配料熬成的粥,味道鲜美,向来是食粥一族的首选。现在,艇仔粥已成为街边小食并逐渐进入了饭店酒家,配料也不断更新,增加了海蜇皮、花生仁、炸粉丝等,更为美味。及第粥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但都离不开“状元”二字,传说吃了此粥可鸿运当头,高中状元。
拉肠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的,现在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看师傅们做拉肠,双手左右开弓,一上一下,工序多充满节奏感。将米浆置于多层蒸笼或布上蒸成薄皮,放上碎肉、鱼片、猪肝等等,卷起来,切断,不到十分钟,一盘香喷喷的拉肠就摆在你面前了。
南信双皮奶是闻名暇尔的,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双皮奶数顺德大良的最为出名,南信双皮奶的创始人就是顺德人,1943年在广州创店并一举成名。说起“欧成记”,自然而然想起上汤鲜虾云吞面。云吞汤是虾子、大地鱼、猪骨熬成的老火靓汤,鲜而清香,用鲜猪肉、鲜虾肉、鲜蛋拌制的云吞馅被包在薄如蝉翼的云吞皮里,煮熟后呈肉色,美其名曰“玻璃云吞”。
长寿路吃长寿面
到了“坚记”,赶紧吃碗长寿面吧。
从前的人们逢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上一碗长寿面以示好意头,在长寿路买的自然就是好上加好了,迄今为止,许多老人祝寿的时候还少不了它呢。长寿面吃的时候不能用水煮,要用上汤慢慢的浸泡,软软的长寿面吃起来要斯文,细嚼慢咽,不能“嗖”一下飞进口里。
西关的小吃种类繁多,有人说如果每天吃一种,足可以吃一个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