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kd-hong(厨房烟花要发奋)
整理人: cswpcl(2003-04-17 15:05:47), 站内信件
|
假如你是一名电台节目的忠实爱好者,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广东的广播节目在这几年间有了飞跃的变化。广播节目从以往的单一新闻资讯演变到现在类型多样、风格多样的百花齐放景象。现在,只要你打开收音机,你就一定能选择到你喜爱的节目:时事新闻类的、财经资讯类的、旅游娱乐的应有尽有,各色各样。而且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也从以往的平实严谨变成现在的风趣、幽默、诙谐、自我。。。。。。
其实,促成这样的一种变化的缘由是从95年开始,广东广播界引入了国外先进的媒体经营手法——节目制作与经营分家,各大电台开始把节目制作的工序分配到电台以外的公司承担,电台就挑选购买优秀的节目。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今天DJ故事的主人公阿Paul与他的好友罗杰就联手开设了一家广告公司,开始专心经营节目的制作。
现在大家都称Paul是广播界的前辈,而当我也这样称呼面前的采访对象Paul时,他就马上轻松地笑了“呵呵,大家都喜欢这样叫,其实可能是因为我年纪比较大罢了”。其实这样称呼Paul一点也没有过分,经过了13年的执着奋斗,现在的Paul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欧西音乐DJ,已经是新一代音乐DJ的老师和榜样了。
缘分与执着——步入广播界
许多人都知道Paul是在1989年加入广东电台文艺台,开始他的第一个电台节目《V2 Salon》,正式步入广播界的,但其实在此之前,Paul有一段与电台结下的缘。
1988年,改革开放刚刚迈出步子,欧西音乐在中国根本不为大众所知晓,而在广州的一家酒店的Disco里就已经有几个DJ在经常播放那种听了就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音乐了。这三名DJ有两位分别来自香港和新加坡,而另外一位就是我们今天采访的主人翁——Paul。
“当时我还在读大三,我的两位拍档从国外带来很多唱片和我一起分享。所以我手头上就有了很多欧西音乐的资讯和唱片了。”哇!原来Paul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蒲D之人”了。
“刚好当时我有一位当外语老师的朋友也正在省的一家电台主持一个欧西音乐的节目。由于他缺少这方面素材,所以就让我和他一块做了,因此,我就当了那个节目的撰稿人——呵,这可以说是我真正第一次与广播事业沾边吧。” 哦,原来Paul是从幕后走到幕前的。
“看来你跟广播结缘也是挺巧合的。这样你就成功地开始了你的广播生涯吗?”听着Paul头一次向大家公开他的这一段故事,记者阿宁忙不迭地追问。
“噢不,没有那么顺利呢,我加入广播界可以说是经过很多周折的——后来我的这位朋友决定去美国读博士,因此他就跟我说,让我把这个节目接下来做,但是。。。” Paul欲言又止,“可能是我当时年轻,性格反叛吧,我对当时电台的氛围并不满意,我认为这类型的节目很难在当时的环境下生存,于是我没有立即答应朋友的邀请。”
确实,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广播界依然是遵循一贯传统的作风,对新鲜事物除了反复考究以外,还给以很多的框条限制,要求所有的节目都按照既定的基调和模式去做。这种环境对于推动欧西音乐这样一种特别自我的艺术元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十分明显的。难怪Paul在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沉入了两难的思考当中。
“后来。。。也可能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吧,我觉得我应该为广东的听众带来港台流行音乐的原始精神,让大家了解更多的欧西音乐,所以我还是决定接这个节目去做了。”听到这我的眼睛突然一亮,觉得要认真审视眼前的这一位知名广播人——可能在许多人的眼里,DJ是一些只需要在麦克风前流利地说话就能获得丰厚收入的人,根本就不能想象他们会对广播事业有什么使命感。但是当这样的真实故事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给振住了!
“看来你是一名比较特别的DJ,我相信你的这种执着肯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的。”
“还没说完咧,在这一行单靠使命感是会饿死的。当时电台并不是一下子就接纳我的——当时我应考省的一家电台,但是结果是。。。呵呵”Paul微笑并摊开双手示意。
“不可能吧。”阿宁十分地惊讶,谁这么没眼光,连这个DJ天才也会看漏眼吗。
“可能是他们不满意我的主持风格,觉得我过于自我吧。”
欧西音乐节目刚推出的时候,电台都很习惯把歌曲和歌手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好象慌怕老百姓听不懂似的。但就是因为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让DJ和听众都觉得不能接受,产生冲突。
“我觉得把歌手的名字也翻译过来的话就显得很突兀、很生硬了。”Paul很认真地说。就是因为这种冲突,使得Paul在加盟这家电台之前绕了好几个圈,来来回回,但是就是出于一份对广播、对欧西音乐的执着,最终还是让广大听众听到他独特的声色和对欧西音乐的独特观点,Paul还是成功地踏上了漫长的广播征途。
广播事业颠峰,荣耀无数
自从成功推出广东第一个专业推介欧西流行音乐的节目《V2 Salon》之后,Paul的名字就开始被广大听众所熟悉,继而到1991年进入广州电台一台,主持《都市触觉》,Paul更打破国内惯有的呆板模式,以专业、严谨但措辞贴近生活的方式主持节目,在节目当中渗入DJ对生活的个人观点和态度——这是国内广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因为当时国内所有的DJ都默守一个原则——不能在节目当中过多发表自己对生活的意见,所以当时我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但是我的这种主持风格推出后就得到大家的认同,我觉得做节目就好象跟听众在交朋友,当然是以诚相待,讲心里话啦。”
的确,从Paul出道到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很多忠实的听众,用Paul的话说,听众与他、与他的节目一块成长起来了。
人们说广播人的勇气是很值得欣赏的,Paul冲破惯例,在节目当中灌输个人的观点,使节目更贴近听众,着实在广播界开辟了先河。接着推出的《Paul的世界》也成为广东音乐加清谈的感性节目的经典。
---- 我父,赐我以血。我母,铸我骨肉。使我以此六根,来于世。
但我此刻忽而厌憎,我嫌我这一介女儿身子,因了它,我从未片刻知道过自由。
我婉转铺排,极力挣,与图。但始终为它害,无由扑跌,与烦恼交握,堕于黯无尽日的因果。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