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achi(拈花微笑)
整理人: spiceqi(2003-03-13 15:04:33), 站内信件
|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中国这样几千年不断的成文史,24史作为正史,涵盖了二千多年,还有大量的野史、笔记。在这些史书、记传中,记录下来的和酒有关的人物和事迹,这许多书籍文字,如茫茫沧海,所记载的酒人酒事之多,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用一本书来含纳进去的,不管这本书多么厚。历代更有不少以酒为专题的著作,如酒史、酒经、酒谱、酒乘之类,都只能是挂一漏万地讲及某一小小方面而已。
以酒聚人的酒徒集团,历史上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到现在仍是名堂响当当。时代较早,名声亦响的当推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即是避政局险恶于酒乡的阮籍、嵇康、刘伶、向秀、山涛、王戎、阮咸。唐代则有因杜甫名篇著称的“酒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王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而李白为首的“竹溪六逸”,即和李白同时在山东任城徂徕山隐居沉饮的孔巢父、裴政、陶沔、韩准、张叙明;此外名声不甚显蓍的酒友集团不胜计数,而这些著名酒人,其中每人都有多种流传于史册的关于酒的故事,常为后世诗文所引称。
酒人狷介,喜欢以酒为自己命名。西汉有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自称“酒狂”的饶宽;魏有自称“酒徒”的蒋济;唐有自称“五斗先生”的王绩,自称“酿王”和“曲部尚书”的汝南王李(王进),自号“醉民”的诗人元结,白居易谪江州时自称“醉司马”、任河南尹时自称“醉尹”、为太傅时自称“醉傅”、又总称为“醉吟先生”,真是丰富多采;皮日休自号“醉士”,诗僧可朋自号“醉朋”;五代后蜀常聿修自号“呷大夫”;北宋隐士种放自号“云溪醉侯”,欧阳修自称“醉翁”,故写《醉翁亭记》。其他以酒自名的历代人物数不胜数,可见,钟情于杯中之物的人,几千年不绝于世。
----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