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chwxy()
整理人: jasminwen(2003-02-23 19:24:13), 站内信件
|
在25岁疯狂迷上考研,也许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周围的人都这样想。我自己可不这样想。我认为考上研究生,拥有的将会更多,而不是更少。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对社会的接触,我越来越清楚我需要什么,以及上哪里去找。曾经我在佛前祈求过。我知道佛在给我指引。周围充斥着吵杂的声音:赞成的、反对的,都与我无关,我只知道佛指引着我,告诉我在那里可以找到我所要的一切。
朋友们纷纷扰扰地谈恋爱、纷纷扰扰地赚钱、纷纷扰扰地寻欢作乐。我冷眼看着,也许这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不是我所需要的。很庆幸我没爱上任何人(即使爱上过,也已经不爱了)、庆幸对金钱并没有多大的向往(必需的还是要)、庆幸玩乐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至少现在没有),这让我得以平静的生活。在别人的眼里也许是一潭死水般的生活。我想纠正:平静的水面下总藏着暗涌。我想飞。这是从小的愿望。小时候在山沟里,我想飞往大城市;长大后,我想飞往自由。自由不是解除手足的束缚,而是心灵的释放。我知道我是个不安分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觉得岁月的确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东西),我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我渴望有变化的生活。我不喜欢按常规办事。---我以自己的方式在慢慢地实现这一切。
随着复习的深入,我的心越来越纯净,几乎没有杂念。看着这个社会忙忙碌碌,我象个局外人。我醒悟到,其实是考研支撑着我的生活,它给了我希望,可以改变生活的希望。为什么一直以来,我总是感到不快乐?因为我知道我将永远不自由、将永远按一种生活模式走下去、将永远过着死水一般(真正的是死水一般)的生活。直到我决定考研,我才从绝望中摆脱出来。
许多人问我:考研有什么意思?考上又怎么样?也许以后的工作还没现在的好。总是要毕业的。年纪又大了,工作也不好找了。总是要回到社会的,一切不是又回到原地了吗?也许我真的很迟钝,尽管我知道这些假设都有问题,可我就是回答不出。心情好,或者给问话的人面子,我就会微笑;心情不好,或不想给别人面子,我就冷笑。但都不代表我赞成他们。慢慢的,我就感到厌烦,厌烦他们假设的问题都一样。既然他们连自己的提问都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他们又什么资格来假设我的未来?既然他们没有一个人了解我,他们又有什么资格以权威的、了解的口吻来指责我?既然他们没有人能提供我一辈子的衣食住行,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模一样?
现在我已不为这些问题感到烦恼,没有任何原因,只是复习的过程中,我的心越来越宁静。面对这些问题,我除了冷冷地看着提问者,没有任何感想。冷冷地看这他(她)只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我对你的提问既没兴趣听下去,也没兴趣回答。但这个世界上自以为是的人太多。当然我原谅他们,不,应该是我可怜他们。我总是忍不住对他们产生怜悯的感觉。也许是这个原因,我现在对人越来越好。
也许我可以在这里回答一下这些问题,其实谈不上回答,只是描述一下我对未来的心态。我所渴望的是什么?研究生文凭?也许,我不能否认这是目的的一部分。我不想一一例举这些目的,太多,多得一张纸也写不完。我想这些目的其实也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它带给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所以未来可塑。可能很美好,可能很悲惨,又何妨?总比我坐在这里,什么也不做,却已经可以看见我暗淡的未来。吸引我的,正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未来。
曾经我也懊恼过,自己总在不适当的时候做不恰当的事。别人在用功读书的时候,我在玩乐、谈恋爱;别人都在赚钱、玩乐、谈恋爱的时候,我却想去读书。现在,我不自责了,这没什么,当我想玩乐的时候,我玩乐,我很快乐;当我想读书的时候,我去读书,我也很快乐。生活为什么要按步就搬?难道只是别人这样过?难道只是大多数人这样过?其实生活应该经历许许多多:荒唐的、刻板的、快乐的、痛苦的。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想,就应该去做。既然做了,就不应后悔。也不应该规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如果我40岁才想到考研,我也会去考,我不会去在乎别人说什么,只要我知道我应该去考,我想要考,这就足够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既不该批评别人的生活方式,也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信心。不应该因为别人这样过,我们就一定要这样过。我不标榜特意做出来的另类的生活,只是觉得应该按我们的心来生活。没人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生活,也没人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本来就应该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