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oding-(小疯子)
整理人: stormyboy(2003-02-23 16:52:11), 站内信件
|
在我居住的小城,每天清晨,总会看到幼儿园、小学门前有不少私人轿车送孩子上学。不知送孩子坐车上学,是摆阔还是疼爱孩子?
毋庸讳言,人总想奔富日子,私车进入家庭是富日子的一种标志,可喜可贺!但用车送孩子上学,会不会淡化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呢?也许有车族会说:我们吃够了苦,不能让孩子们再吃苦了。不让孩子吃苦,无疑是对孩子的疼爱。但若不让孩子吃苦,怎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呢?
我们还不算很富裕的国家。建设富强的国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一般不用车送孩子上学。曾读过一篇短文:日本有位大岛先生,他有一辆漂亮的丰田汽车,每逢节假日便常常带着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10岁的儿子正男顺道搭车上学。一天,正男的气管炎犯了,便要求爸爸用车送他一程。大岛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正男只好背着大书包,慢慢沿着大道朝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想走上高高的天桥时,他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旁边等着他。大岛见了正男,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脸上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正男,一手提起儿子的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大岛说:“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汽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车更好的轿车。”
在大岛的心目中,今天不让孩子坐车,正是为了将来让他坐自己买的更好的车。你能说大岛先生不疼爱孩子吗?他不让孩子坐车上学,是为了不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让孩子从小知艰识苦,长大才有自立精神。大岛先生对孩子的爱,才是真爱。有人把大岛先生的爱儿方式称为:将爱藏起一半。因为,将爱藏起一半,爱得更深沉,爱得更科学。
当然,培养孩子知艰识苦的途径不仅限于上学不坐车,从其他方面,如勤奋读书、劳动锻炼等也可让孩子品尝苦的滋味,以养成吃苦耐劳精神。
送孩子坐车上学,爱露于外,有意让孩子从小吃苦,爱藏于心;我们不妨学学后者。
---- 心 静
网易九九聊天站1164号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