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cksontse(大雄)
整理人: cptr(2003-02-20 21:51:59), 站内信件
|
把握学科规律 以点带面 重点突破
----谈如何学好《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
中山大学 陈天祥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是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三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三门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无论国际政治领域的问题,世界经济领域的问题和国际关系领域的问题,都是世界政治经济和其他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用的结果。所以,《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宽泛,纵向看,从二战后到90年代,横向看,涉及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半个世纪所发生的国际大事和风云变幻。由于内容宽广和繁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自学者,兼有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和负担,有时更感到难以应对。那么,应如何学好这门课呢?我们认为,除了要按自学考试的规律,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和教材认真学习外,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 一、从总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学科体系。
上面讲过,这门课程是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三个学科的综合,主要涉及的是战后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在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演变、分化和组合,从而构成了整个世界的基本面貌。它可以分为这样几大块:一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主要内容是阐述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即两极格局,以及这一格局是如何逐渐向多极格局过渡的。二是世界舞台上起主导作用的各行为主体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这些行为主体主要包括美、苏(俄)、欧、日、中、国际组织。它们的力量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外政策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三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这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阐述的是战后世界如何从战前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转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以及与这一主题相联系的东西关系问题(和平问题)和南北关系问题(发展问题)。掌握了上述这几点,这门课的框架就在脑中形成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往框架里面“添砖加瓦”了。
二、注意用前后对照相互联系的方法学习。
知道了解门课的学科体系后,怎样去复习、“添砖加瓦”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用前后对照相互联系的方法。上述讲到的三大部分,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基因于各国际行为主体内部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它们所执行的对外政策,而和平与发展问题又是各行为主体之间力量对比的综合反映。第一章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它与以后的几章密切相连,特别是与第五章东西关系的联系更加密切;一谈到两极格局自然就与美苏的对峙和缓和挂上钩了;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又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的推进,也与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合作与斗争、第七章中国的对外政策连在了一起。第四章和第六章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二章和第九章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前后对照起来学习,既有利于深刻理解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发展,也便于记忆,减少重复性。 三、注意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
各种力量对比的消长,世界格局的演变往往通过重大的事件表现出来,而且往往是力量对比变化的转折点。因此,它们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掌握了这些事件,战后世界的基本面貌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例如,“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意味着第三世界的崛起,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意味着西方阵营开始分化,1956年的波匈事件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也开始分化,70年代初的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国外交的重大调整,北约和华约的签署意味着两大阵营的最终形成,柏林危机和台湾海峡危机是冷战对峙的极端表现,越南战争是美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戴高乐主义”、欧共体的成立、“新东方政策”等是欧洲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标志,“八·一九”事件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对一些概念性强的名词的记忆和分析,以及对各国际行为主体阶段性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的特征的分析。 四、特别注意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部分。
一份试卷,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占42分,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占58分。客观题由于题量比较大,只能围绕大纲,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切忌盲目抓重点。主观题部分则应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进行有重点的复习。从1999年上半年的试题来看,三类主观题共9小题,全部都在考核目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名词解释有4小题,即“南方国家”、独立自主、东西方关系、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答题3小题,即:简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的主要标志,南南合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世界和平运动具有什么特点?论述题有2小题,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西方经济的深刻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当然,有重点地复习不是说要抓题、扣题,而是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必须掌握的内容。只要这些内容掌握好了,无论怎样出题,万变不离其宗,都可迎刃而解。如果僵化地去背题,往往同样的内容换成不同的题型却不知如何解答。
五、注意对已有知识的运用。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现实性较强,不少内容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如通过阅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对一些国际重大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人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把这些已经储存的“资源”调动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天下自考一家人,愿为天下自考学子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