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achi(拈花微笑)
整理人: spiceqi(2003-03-13 15:56:33), 站内信件
|
酒催诗文,诗文与酒的关系,已经论及。其实,诗文如此,中国历代文人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也和酒有不解之缘。书画作为情感之具象表现,酒后纵情挥洒,尤有风骨——书画得酒更神奇。
先说书法。中国书法之中的国宝——王羲之的绝世之作《兰亭贴》,就是他在兰亭聚宴,酒后所书。唐代张旭,他的狂草,与李白的诗,斐文剑舞,被唐文宗李昂赞为“三绝”,张旭本人被称为“草圣”。毛主席的狂草,学的就是他的,以及怀素和尚的字。史载他作书时,往往在酒后乘醉挥毫,称为“狂草”。《唐书·贺知章传》中说“旭(张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李肇《国史补》中更说得神奇:“旭饮酒辄草书,挥笔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号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哈,不但握管能写好字,想不到用头发蘸墨也可以作书,西方现代派的种种用身体作画的做法,很有可能师法自这位张大师呢。
当时,还有一个有名的书法家苏廷,也是在醉后挥毫的。唐玄宗爱好书法,一天问诗人苏环是否知道有好的书法家。苏环回答,儿子苏廷还可以,只是此儿性喜饮酒,如不过分沉醉,大概可以写好。于是,玄宗将苏廷召来,他酒还未醒,在殿上呕吐不止。玄宗忙命太监扶他躺在御帷前,亲手用锦被给他盖上。苏廷醒来,援笔写成,大为玄宗赏识。
北宋书法,向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此四位仁兄都能好杯中之物,他们的佳品都是“醉墨”。四人之中,数米芾为最,其之嗜酒,号称“米颠”。总之,以唐宋以降,好酒的书法家真是大有其人,难以尽数。
---- 评新旧更替,论风云变幻。
【评论空间】
特约评论员——拈花微笑(aaaachi)
编号:006
你来到网易作评论
看评论人在网易评你
评是论非装饰了你的视窗
你装饰了大家的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