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ghes1204(咔播)
整理人: ccu13650(2003-02-13 09:02:42), 站内信件
|
那天收到她从加拿大寄来的明信片。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好象很久都不曾有过的,就那么一下子涌了上来。
我是个懒于写信的人。为此也不知道被朋友骂了多少次了,反正他们就是常常抱怨我不回信,说我懒,说我只管上网不管他们了之类的话,我常常只能笑,因为毕竟是自己理亏的。
明信片,那是记忆里的东西。在小学时代,这种仅仅由一张硬纸片作成,上面印上了彩色的卡通图案的东西,曾经风靡一时。记得每年的元旦之前,是的,元旦,在小学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在意圣诞这个节日。节日前几天,我们就开始忙碌了,那时候零花钱少,常常是叫妈妈下班的时候帮带回几包明信片回来,还特意叮嘱,要卡通的不要风景的,要娃娃很乖的那种。记得好象是10张为一包,被一个硬纸的信封包起来。
那时候的我们,小小的虚荣心就显示在明信片的数量上。有时候,为了多收明信片,就给一些不很重要的人也写上一张,当然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的话,至于有没有“身体健康”,就不记得了。数着厚厚的一沓明信片,也真似乎就满足了。
初中的时候大家好象就不局限于送那种小小的硬纸片了,那时候有折叠的卡片,便宜的好象是5角钱一张,而贵的也就1块钱或者两块钱。还有那种加了小电池的音乐卡片,一翻开,会有电子乐器的声音,当然,如果电池用完,它也就成了哑巴。一些比较富裕的初中生们便全部送那种折叠的卡片,一些人,就给要好的送折叠卡片,以显示地位突出。
高中的时候,卡片的样式和花色都多了很多,可笑的是,却很少有谁在圣诞或者元旦的时候送卡片了。记得有一次,我同桌,一个阔气的女孩,在收到别人的卡片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竟然还送卡片,土。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很狐疑的看着她,良久,像看一个陌生人。
我不送卡片。或者是因为麻烦。或者是因为懒惰。或者是我在为自己找理由。
我的父母。在每年春节前,他们会去买许多那种邮政局做的有奖明信片,然后很认真的写上祝福的话,那种落笔的小心翼翼让我常常觉得不解。我总觉得,成年人之间,还有那种需要寄明信片的友谊吗?
有时候玩父母的手机,我会发现有些信息,已经收到很久了,也无非就是那种很常见的祝愿的句子,他们却一直存着,不删除。我这个看一条信息就删一条信息的人常常为此觉得恼火,我说你们留信息留多了好占空间的。可是他们还是不删,他们说,是一些老朋友的祝福,很久不见了,还是不删它们的好。
我似乎理解。似乎能理解了。父母都是快50的人了吧。其实也是需要朋友的。也是珍惜朋友的。对朋友的渴求,也许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天天喊着“孤独”的年轻人。
看那张异国飘来的明信片。是加拿大的风光吧?有灰蓝灰蓝的海洋。突然就想起,我只是了解那个片面的她。来到oversea版,看她的文字。一些我不曾了解的生活,一个我不曾了解的她。她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给了我很久不曾有过的感动。
谢谢你。谢谢她。你和她。你是她。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