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被人遗忘的角落>>文集欣赏>>一级秘密>>节选信件的一段

主题:节选信件的一段
发信人: ohaiyo(一级秘密)
整理人: qdanger(2003-02-09 13:50:52), 站内信件
这是自己给一些朋友信件的一段,但总觉得可以跟大家聊聊。


   下午去了图书馆,好久没有看香港杂志了。总是脱离了阵子,再看回,还是那么的欣赏香港人的思维方式。很客观,很公平也很独特。可能没有国内的桎梏,也没有国外的绝对开放。他们懂得中国人的含蓄,演变成了嬉笑怒骂的黑色幽默,也知道国外的开明,知道言论自由的好处。于是,他们的媒体报道总是那么的精彩。俗可以好俗,好八卦,好CHEAP,一个目的,你喜欢看。也可以很文,很有深度。记忆中最深的就是《东方日报》,它最文的一版是艺术,文化或导演的专访栏,旁边有些专栏作家的散文。但讽刺的是跟随一版就是“男极圈”“女豪情”,道尽澳门台湾香港哪里叫鸡最平,哪里女优最正。反差之大,你无法把它看成是同一份报纸。我欣赏《一周刊》的猛料独家,同样喜欢《MARRIE CARIE》的内涵深度。所以,今天看《电影双周刊》,同样是自己颇为入心的一份刊物,我想做一份通俗的电影杂志就该做成那个样子——对电影作最中肯的评价,让看者知道最想知道的幕后,了解片中人,了解电影,了解制作者甚至牵连电影的一切。

   所以,不推崇一味的国外艺术电影,站在高杆上挑剔电影。偏激的追求艺术与美感,如果不懂得电影本身的意义,不清楚导演的用意,那再好的影评都只是一堆废话。偏偏国内发行的那些电影刊物通通如此,一个劲的废!让人看得窒息,最后,也只有在香港这些小街刊物上喘一口气。当然他们的评论稿也写的非常精彩。今天看到一篇同样出自《电影双周刊》的文章,评的是今年的广告大赏简介风波。原文无法重复,大概就是这样的:
   
   每年香港广告界,就4AS(广告公司的级别,4个A,4A最高)都会搞个颁奖,如同奥斯卡,他们称这个叫作“广告诺贝尔”,而前奏当然有份简介之类的东西,有份参与的人都是兴致高昂,介因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不用看客户的种种脸色,限制,他们高呼“依个世界中5是我既!”于是,今年他们今年用的主题就是“驱鬼”,做了四个模板,做尽中国人传统里驱鬼的种种图案,几乎美仑美换,但其居心就是个鬼是指“鬼佬”,虽然香港政府没有明文规定,“鬼佬”是闹人的话,但外国佬真的十分反感。如果我们那些“闹B”一样。于是,当这些简介分排到各大4AS时,真是轰动兼震撼,只只鬼佬激到跳起,扬言杯戈并不参与。虽然现在香港已经回归中国,而外国人在港的人数也每年锐减,但在广告界仍不为少数,而且多少身居要职。所以连香港电台电视台都明文规定不许“鬼佬”依个词出街。好啦,今次搞创意,搞出个大头佛啦。追究到何人所为,又真另人哭笑不得。居然是班鬼佬团,他们自以为“自嘲”就可以蒙运过关,讽刺政治。但香港搞黑色幽默又点会甘简单啊……

   可能自己又做过传媒又做过广告的原因啦,我不知道你看完这篇多为自述的文章感觉如何,我当时就笑到晕。但香港形容一样东西就是好。商台做的特辑就是甘吸引,无论是“杰出华人系列”还是“寻找他乡的故事”等等,甚至听商台的节目,“豁达崇拜”,“拿拿拿,打到黎!”都会是自己的首选……

可能是在推崇香港文化,但是好的就值得推啦。可能下次我会讲台湾,讲新加坡呢。




----
总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微微的惶恐。
在开怀大笑时,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无法相信单纯的幸福。
对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