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son.com()
整理人: happyboy_xn(2003-02-07 01:03:51), 站内信件
|
和她相遇,是偶然,也不是偶然。
华灯已上很久了,已是大二的我,和几个旧同学正准备到初中班主任家拜年。就在班主任家楼下,我见到了逾,在马路的对面。逾是我学妹,今年正读高三,是我读高一时一起去北京旅游认识的。她是个活泼的女孩,成绩很不错,和她一起,总有没完的话题。但此时我留意的,是逾旁边的君。君也是读高三,但和逾不同班。认识君的名字,是因为她是逾的好朋友,也因为她是学校里的名人。她是学生会里的骨干,学校光荣榜上也不乏她的身影。记忆中好象跟君打过招呼。但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她认识我吗?我不知道。“hi,好久没见。”我手拿着送给老师的水果,走过了马路,跟逾打了声招呼。“近来好吗?”“还好。”我跟逾闲聊了几句。对面马路的同学在催促了,“找个时间出来喝杯咖啡吧。”“好啊。”逾开朗地说。我又匆匆走过马路,回头看了看逾,也望了望君,似乎期待着什么。
从班主任家回来,已是差不多十一点了,惯性动作,打开了QQ,没几个人。象平常一样,我一边听着歌,一边浏览着新闻。不一会儿,隐身状态的鱼发来了信息。鱼是逾的网名。“回来啦?”“是啊。”“你刚才是和君一起把。”我问了个特别笨的问题。“她好象好厉害哦。”“你怎么知道?对啊,全级保持前三,物理班都前三。”我第一次知道君的学习成绩,我一直以为她只是那种在学生会里能干成绩却一般的漂亮女生。因为我相信上天不会把智慧和美丽赋予同一个人。“想认识她。”毫无修饰,我吐出了心声。“那不容易啊,她好生保嘎,又不经常出街。”“所以要你帮啊。”“又行,不过未必帮到你嘎!”接下来的话题,我一直在追问着有关君的。从逾的口中,知道君是那种不出夜街,不能有男生夜晚给她打电话的女生。“我们去喝下午茶吧。”我还是挺聪明的。“行。”“你年初七要上课了吧,什么时候有空出来啊?”“你知道就好了,我没剩几天了。”“那就明天吧。”我做事一向比较干脆。“你能形容一下她吗?”“她好静,同我相反。虽然她样子象小孩,但思想好成熟。”“她看事情好透.”........“她有男友吗?”“没!好少男仔合他心水,不,应该话没男仔合他心水.”“是吗?”我似乎有点高兴。“你能约她出来吗?”“不知道,我现在不敢打电话给她,要明天跟她说。”“好的。”我们一直聊了很多。有关于君的,也有关于逾的。就这样,我约了她们,时间是第二天下午。
第二天中午,知道她要去婆婆家拜年,不能来。但答应会出来。我很高兴,至少她答应出来。
第三天中午,我没睡午觉,因为怕迟到。我们约了三点。我提前了十分钟到,并不是故意,而是我一直讨厌迟到。三点十分,逾来了,一个人。“她不来啊?”我问,“她说自己来。”刚说完,君出现了,穿着牛仔裤和白色的毛衣,简单而美丽。“Hi!”我打了声招呼,很镇定,始终这不是我的第一次约会。“我昨天,不,前天在校门口见到你。”“我也见到你了,开始还认不出你,你比以前胖了点,你以前好瘦。”她说。我很高兴,因为她有留意我。原来她也认识我,可能因为我跟逾也比较熟的关系吧。我们没有电影般的互相介绍,因为心里都知道。我要了杯咖啡,热的。她要了柠檬茶,冷的。她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的静,也就是一声不吭的静。她好健谈。而且讲得很清晰,逻辑。从她的声线,我知道她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尽管她是个娇小的女生。高三是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之一,我们的话题,当然也离不开她们将要面对的高考。她是读物理的,跟我一样,我知道她的成绩很好,我问:“打算考哪间大学?”“我不敢报太高,可能中山大学吧,父母不想我出省。”“哦,中大。”我有点犹豫地说。其实我也猜到了。只不过想不到上天真的赋予了她美貌与智慧。同时也怪责自己只考上普通本科。她不象其他学妹那样询问我种种关于大学的生活情况,反而对考研有更多的兴趣。“我看我是喜欢读书的人,还没考大学,就想考研了,哈哈。。。”她笑的很爽朗,一副精致的眼镜架在她小小的鼻梁上,白皙的脸蛋微微泛红,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可爱女生。君说虽然她读物理,但想报些文科的专业,可能是法学,但又不想当律师,因为她不是那种爱争斗的人。我们一直谈了很多,谈学习,谈老师,谈同学。气氛是那么的和谐,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我虽然没读过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但也学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使我相信三个小时原来可以是这样的简短,将近六点,我们步出了餐厅。由于方向不同,我没送她们。“拜拜!”她们对我笑了笑。我没作声,只是挥了挥手,点了点头。这是我一贯说再见的方式。
现在是零三年二月六日年初六下午六点零八分,离我昨天挥手点头的时间刚好是二十四个小时。我想再过一个小时,君和逾就要结束她们短短十天的假期,重新回到高三紧张的复习生活中。想想自己,也不就再过几天,也就要回到远离家十几个小时火车车程的学校,过我所谓的大学生活。
的确,我对君是有好感的。但不否认,这种好感是肤浅的。喜欢一个人不容易,喜欢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更不容易。可以说,君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我总想,要是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多好,我一定会主动地追求她。但事实不是。我想,就算追求她,也不是现在,因为我知道这对她对我也不是件好事。“下次回来,希望听到你们的好消息。”这是我临走前说的。真的,下次回来,真的想再见到她。
写完这篇文章,心情很舒畅。问问自己写这篇稿子的目的,也就是发发内心的感触。也许某天君会看见我的这篇文章,会傻傻地笑?还是其他,我不晓得。但愿如广告词里所说:我们擦肩而过,微微地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