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环保知识〗>>环保历史>>1964年:整齐的声音

主题:1964年:整齐的声音
发信人: knox()
整理人: 1101234(2001-05-28 14:38:38), 站内信件

郑亦工

  为了写篇报道,我去图书馆查阅1964年的《新民晚报》,想要的
东西没找到,却发现那个年代报纸上有很多屠杀动物的报道。

  当年,仅9月7、8、11日这3天,该报就有3篇。一篇说,四川芦山
县一农妇发现一只山羊大的幼虎,正扑咬一只小猪,于是奋不顾身地
扑上去,卡住老虎脖子,并用刀背猛击其头部,终于将虎打死,救出
小猪。

  另一篇《既是射击队又是打猎队》,以赞扬的口气写道:安徽、
云南两省的射击队在训练之余打猎护秋。豹子、黑熊、大雁、野鸭被
打得死的死逃的逃。

  在《电捕鱼种种》中,介绍国外种种绝招,包括被击昏的鱼儿被
唧筒吸到管道里,送进罐头厂。

  放到现在,这些来自新华社的报道都是不能发的,电捕鱼的危害
人所共知,鱼子鱼孙统统入网,对资源的破坏是巨大的。那两只黑熊
死得更惨,母子俩正在山坡上游荡,没有招谁惹谁,4颗子弹就从
300米外飞来,结束了它们的生命。那只偷猪不成反把命送的幼虎大概
是只华南虎,现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把它打死的人放今天,
不仅不会被视为英雄,肯定还会有法律上的麻烦。

  当年,报上如此密集地编发这种稿子,只能说明当时人与动物的
矛盾格外突出,动物仅仅是人的食物和皮毛供应者,是人的敌人而非
朋友。报纸不仅报道而且提倡屠杀动物。枪口之下幸存的虎、豹、黑
熊如今都成了重点保护动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看来,这些宣传是极其有害的。
现在翻翻报纸,保护动物的报道随处可见。人们认为人与动物都是自
然生物链中的一分子,既相互平等又互相依存,动物已不再是敌人,
而是朋友。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依旧出于利己主义,而非博爱思想。因为人
类现在才知道,野生动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自然界最宝贵的
基因库,可能蕴藏着对人类生存有决定影响的奥秘。令人惋惜的是,
当人们明白这个道理时,生态环境已过于脆弱,文明的进步总是要让
人们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这种代价过于沉重。

  我也是记者,我的文字也常见诸于报端。不知道后来者审视我的
报道时会不会怀有同样遗憾,因为认识的局限性,有些报道曾错误地
引导过社会风气。

  我没有资格责备前辈,因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时代而存在,其思
想也必然留有时代的烙印。但心中却总有一丝遗憾,在那个年代,也
一定具有有科学先见的学者,不知那些独立思辩的声音有没有得到传
达,人们读到听到的都是跟风赶潮的报道,为什么只有这般整齐划一
的声音?

  
 

--
黑啤--酒扎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6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