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酒话连篇>>『行吟醉卧』>>『醉客簿』>>♂『拈花微笑』>>每逢佳节倍思饮——酒文化谈之二

主题:每逢佳节倍思饮——酒文化谈之二
发信人: aaaachi(拈花微笑)
整理人: spiceqi(2003-03-13 15:56:33), 站内信件

 

    虽然,酒无日无时不可饮。但在中国的喜庆文化中,酒始终是核心。无论是婚宴寿宴、大宴小宴、洗尘接风,如果没有酒,根本不成宴。广州更干脆地将婚宴称之为“摆酒”,连酒都没有的话,那就算了吧,婚也不要结了,各奔东西吧。哈哈。 

    节日更是喜庆到家的时候,节前节后,正是朋友相聚,开怀痛饮之时。酒已和中国的各个民间风谷节令紧密联结在一起,它可是酒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全民因素。二十四个节令同酒搭上关系,而各种民间节日,更加与酒密不可分——春节、人日、元宵、春社、寒食、端阳、七夕、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全民性的节令,全都离开不酒。如春节的屠苏酒、春社的社酒、重阳的菖蒲酒和雄黄酒,等等。 

    传统如是,现在亦如是。但当代的酒,其实已经是一种形式,一种程序。由于现代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人们能够尽情庆贺的节日,当然是放七日假的三大节日了。而这三大节日中,又只有春节,是和中国传统的节令更密相联的。于是乎,春节前后,“饮”,是一个重要的行为方式,必须的交际行为了。 

    过民俗之节而饮,特别是过春节而饮,是中华民族民俗团聚的一种表征。春节,岁时更叠,人们的理想愿望、精神情感、审美习惯,便分外强烈和极致地发挥着,放大到表现人们情感的的载体——“年”上。过年有很多传统流传下来的形式上的习俗,如大年三十的团圆情结,相互拜年问候,放烟花炮竹等等。然而酒,而不可一日不无的酒,更是个中的主题和核心。王安石有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乃一年之始的春节是也,而屠苏即古时过节习惯所饮的屠苏酒。 

    利用节令相互问候,现在更达到一个称作“感情投资”的境界。过节前后,上下级之间,生意伙伴之间,朋友之间,亲友之间,互相探望,互相问候,大家喝上三杯,把一年的烦恼,误会,来年的多多关照,都通过这杯中之物,互相达成默契。于是乎,喝呀喝,拚着命喝吧,反正中国的酒多。昨天喝到凌晨四点,休息半天,完成之二。今天中午继续开喝。什么时候喝多了,再写之三吧。 
 
 
 



----
评是非得失,论成败兴衰。   
【评论空间】 
特约评论员——拈花微笑(aaaachi)
编号:006  
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051824/1051824-R2hE$nRh5kRPs$fNfRGlM4knqrLk1r.gif
我是006,比007还排名靠前一号呢,哈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