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公务员天地>>版友文集>>兰亭序>>论民族精神

主题:论民族精神
发信人: city-colour(兰亭丹青)
整理人: gzcop(2003-01-25 21:00:41), 站内信件
一个民族 需要怎样的民族精神?! 
由最近热炒的"撤消岳飞民族英雄称号"(最近教育部发行的新书中赫然写着岳飞不是民族英雄)事件和今日人们对国耻日的冷淡而思!

有种观点是说,因为岳飞抗击的金人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不是外来侵略者,所以只能说他是汉族人的英雄,不能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但是千年前那时侯宋金确实是两个国家,岳飞保家卫国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所称颂的,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浩然正气正是我们民族千年来的精神精髓。

回到现实中,为劳苦大众考虑一下,岳飞所效忠的是昏庸无能的南宋,当时的全宋人民过的是什么生活?!岳飞所竭力维护的只是一个腐朽了的毫无作为的南宋政府而已。而劳苦大众盼望的是过安居乐业的日子,南宋能够提供这些吗?显然不能!同等于后来的反清复明的人来说,忠是不能抹煞的,是可嘉的。但是与其维护一个没落的王朝,不如为新兴的朝廷服务,这样,还能为人民做些实在事,哪怕是个少数民族政权,又怎样呢?只要它有作为。

学过中国古代史的人应该都记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爱的国是楚国,楚国的疆域在今天的长江中游及其附近;越王勾践所爱的国是越国,其疆域位于今之浙江一带。如果我们没有历史上的国家观念,那么,古代的吴、越、秦、楚在今天都是一家人,无论是侵略被侵略,都可一笔勾销,反侵略的光辉历史和民族精神也不值一提了!但事实上,每当中华民族遭逢深重国难的时候,屈原投江而死、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总是在鼓舞着人们满怀信心去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毫无疑问,它已成为全民族的宝贵的爱国主义思想遗产。  

千余年来,到过杭州西湖的人,莫不对岳飞塑像肃然起敬,对秦桧夫妇鄙夷唾骂,是非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如果非历史主义地对待岳飞与秦桧,疑义就产生了。 

在长期斗争中,民族与国家的立场是很鲜明的,我们不应该以今天的国家观念加给明末清初的人民,那个时代的国家、民族观念鼓舞着史可法、阎应元等不畏强敌,困守孤城,阻挡清军铁蹄南下。他们那种不计个人利害安危、为国殉职的崇高形象,永远为中华民族子孙所敬仰。

历史上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感情有它产生的特定背景,决不容许我们用现在的思想与感情去取代它。例如,今天肯定没有人把吴国同越国、秦国同楚国的对立当作现实问题来谈论,而我们要继承的是勾践那种为复兴祖国而卧薪尝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屈原忧国忧民、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而绝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去替古人分忧。 
 
尽管时过境迁,历史的洪流早已将当年的“国家”观念冲刷净尽了,当年活动在今天中国大地上的各个民族,早已融合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兄弟民族之间的友好情谊早已取代了历史上的互相争战,

历史的巨轮无情地驶过一个个帝国的废墟,旧的国家消灭了,新的国家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现代的国家观念是现代产生的,古代人的国家观念是他们那个时代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历史主义地对待历史,才能够使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遗产不受损害,继续发挥它激励人民精诚团结、为祖国的繁荣而献身的教育作用。文艺工作者固然不是科学工作者,但如果要以历史为题材创作文艺作品,也必须懂得这个基本道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