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绿色论坛>>〖自然生态〗>>动物保护>>关于纳粹集中营的连续报道>>关于纳粹集中营的连续报道(四)

主题:关于纳粹集中营的连续报道(四)
发信人: lixz()
整理人: junzheng(1999-09-24 18:54:14), 站内信件
戕食野生动物暗访记(四)
珍稀动物近乎"吃光"
在肆无忌惮地宰食野生动物和盲目无知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两股狂潮的冲击下,
广西的野生动物资源,无论是珍稀国家保护种类,还是肉食、药用、经济毛皮及
两栖爬行类,均已濒临灭绝。
灵长类动物是广西野生动物的优势种群。在全国17种灵长类动物中,广西占有9-
10种,数量居全国之首。然而,广西境内几乎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未逃脱被捕杀、
食用的悲惨命运。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吴名川记述:早在1956年至
1959年,广西有关部门便捕捉了16263只活猴供给前苏联。1964年至1978年,河池
地区外贸共收购活猕猴10233只,全区年捕杀猕猴不少于4000只。1974至1980年,
广西每年平均收购活猴达2000多只。天等县大量收购白头叶猴、黑叶猴生产所谓
"加味桂龙膏",每年单销往东北地区便达4万多包。龙州县以黑叶猴、白头叶猴为
原料炮制"乌猿酒",年产多达万瓶以上。城里人"吃"的嗜好,引发起乡下人"杀"
的狂潮。珍稀美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黑叶猴一个时期被敞开收购,
龙州、天等、宁明、崇左等地村民纷纷持枪上山,对白头叶猴、黑叶猴大开杀戒
。龙州渠旧乡一个外号叫"乌猿队长"的人,领队捕杀的白头叶猴竟多达上千只。
去年,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到宁明县自然保护区普查,已经见不到白头叶猴
的踪影。保护人员在靖西蹲点搜寻了一个星期,也没能见到黑长臂猿。当地一位
护林员说:"我最后一次听到黑长臂猿的叫声是在1979年……"
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是广西森林中的一个优势种。从70年代开始,各
地餐馆将肉质鲜美的穿山甲列为一道名菜。到80年代中期,从外地刮来一股歪风
,说是用穿山甲鳞片可以提炼"春药",捕杀穿山甲的高潮随之而起,高峰时年捕
食穿山甲多达5万公斤,收购鳞片5000公斤。广西境内的穿山甲数量直线下降,去
年普查时,有关人员在全区布下1000多条普查样线,结果仅在其中一条线路上能
见到穿山甲洞穴。曾经遍及广西山野的蟒蛇,去年普查中已经见不到踪影。瑶山
鳄蜥这一世界上著名的稀有爬行动物,也被吃得只剩400至500条(普查估计数)
了。黄腹角雉、红腹角雉、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白腹锦鸡等珍稀鸟类,目
前也都被"吃"得近乎灭绝。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237.20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