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ox()
整理人: znw(2000-09-13 13:36:42), 站内信件
|
关于尽快建立生物防治体系的呼吁
最近,在国际生态学领域,悄悄然出现一个新名词———生态入侵。所谓生 态入侵,顾名思义就是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入侵,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 削弱。说起来很难使人相信,在我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种类中,目前已知的外来有 害植物就有近百种。它们分布在草原、林地、水域或湿地,生长在农田、荒地或 铁路、公路两侧,与本地植物竞争土壤、水分和生存空间,造成了本地生物种类 的下降或灭绝。更有甚者,严重威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有些有毒植物造 成当地牲畜死亡或生存力下降,同时还在气候、土壤、水分、有机物等方面产生 连锁反应。凡此种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将解决外来植物生态入侵问题 尽快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封杀外来植物生态入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薇甘 菊会吞掉内伶仃岛吗在距深圳蛇口工业区13海里的海面上,有一座7000多亩的海 岛,岛上绿树成荫,野果飘香,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在这个岛上生长着猕猴、蟒 蛇、穿山甲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它们依赖岛上丰富的香蕉、荔枝、龙眼、野 生桔及一些灌木、乔木,繁衍生息了几百上千年。这就是著名的内伶仃国家自然 保护区。从1996年开始,在这片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超强繁 殖能力、喜欢攀缘的藤本植物———薇甘菊,这里便产生了灾难性的厄变。薇甘 菊是原产于中南美的菊科植物,这种植物所产生的种子数量特别大,具有有性和 无性两种繁殖能力。它攀上灌木或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 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对6—8米以下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 风景林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危害极大,可造成 成片树林枯萎死亡而形成灾害性后果。就是这些有“植物杀手”之称的薇甘菊, 占据了内伶仃岛80%的“国土”,造成灾害性危害面积达1200多亩。致使大片林 木死亡,断绝了野生动物的生长条件,使这些动物濒于灭绝,600多只猕猴需要人 工饲养。为了挽救这片保护区,深圳市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不惜投资 1000多万元,雇用民工进行人工砍除。但是这边砍了那边长,山脚易割山顶难砍 ,即便砍掉,在往山下运输的时候,种子洒落,使得薇甘菊传播得更快。使用化 学除草剂,则会影响所有的植物,小小的薇甘菊使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欲困死云南滇池800里滇池水波浩淼,气势恢弘,引发多少骚人墨客的奇 思异想。然而,近年来云南滇池却被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所困扰。1000公 顷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芦,其盖度近100%。水葫芦又称凤眼兰、凤眼莲,雨 久花科,凤眼莲属,原产南美,大约于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大陆,并曾 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水葫芦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 和水塘之中,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近些年,由 于水质污染导致了水葫芦疯长,使得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资料 记载,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 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余种。近年来随着滇池污染治理的大 规模开展,云南人民采取多种措施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喷药,但是始终难以控制 其发展。据介绍,目前,水葫芦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 省市,其中尤以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 为重。而且还在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向周边地区蔓延、扩散。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其危害将会越来越大。西双版纳切莫成为飞机草的一统天下“杠板归”是一种不 怎么出名的中药材,早些年,在西双版纳到处都是。最近几年却很少见到了。这 倒不是由于人类的过量采摘,而是被飞机草和紫茎泽兰两种外来植物所封杀。飞 机草与紫茎泽兰均属菊科泽兰属,原产中美洲,大约于解放前后传入我国云南南 部,历经30余年,现已遍布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很多地区,而且每年还以 50公里的速度向北扩展,仅云南目前发生面积就达2470万公顷。飞机草和紫茎泽 兰生态适应性很强,特别是紫茎泽兰,在海拔330米的黔桂公路上的南盘江渡口到 海拔2900米的云南文山县的老军山均有其踪迹。据中科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刘 伦辉等人调查介绍,在同一地区,无紫茎泽兰分布的自然草坡,每亩可产鲜草24 0公斤左右,其它非牧草500多公斤。当发生紫茎泽兰危害之后,每亩牧草产量不 足20公斤,其它非牧草植物也未超过100公斤,而紫茎泽兰却可高达3000公斤。墨 江县1958年建立了一个牧场,全场养有600头牛,200匹马和很多山羊。10年之后 的1968年,紫茎泽兰蔓延成灾,原有马匹因紫茎泽兰诱发哮喘病而全部死光,牛 因无饲草锐减到200头,并由原来的放养改为厩养,山羊也被淘汰,牧场只好撤消 。据滇中地区群众反映,80年代前,这里的森林砍伐地、火烧地只要封山3—5年 ,旱冬瓜就长满山坡,现在到处只见紫茎泽兰,连山间小路也被它阻塞,经济林 地成片死亡,水陆交通长期被堵,成为一大害草。
大米草正在侵吞中国的海岸滩涂
大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几种植物的总称。60———80年代,我国为了保护滩 涂,从英美等国引进了大米草。30多年来,经过人工种植和自然繁殖扩散,在我 国北起辽宁锦西县,南到广东电白县80多个县市的沿海滩涂上均有生长,为我国 沿海地区抵御风浪、保滩护堤、促淤造陆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带来了一定的生态 和经济效益。但是近几年来,大米草在一些地区疯狂扩散,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大 ,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福建宁德地区于1980年开始引种大米草,1983年在 全区沿海乡镇大面积推广,9年以后,覆盖面积就达13万多亩,约占全区滩涂面积 的一半。这些外来植物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使沿海养殖的多种生物窒息死亡 ;它们堵塞航道,影响各类船只出港;它们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 并诱发赤潮;它们与沿海滩涂本地植物竞争生长空间,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高 密度的大米草不仅没有起到人们预先希望的作用,相反却成了东吾洋这个以水产 业闻名全国的“蓝色宝库”的大祸害。1990年,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年损失高达 1000多万元。天敌———外来生态入侵的克星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丁建清 副研究员告诉记者,造成外来植物入侵成灾的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是 这些外来植物在由境外迁移到我国时,它们的天敌却没有相应跟过来,形成了局 部地区的生态失衡。因此,要解决外来植物生态入侵问题,就要尽快引入或筛选 这些植物原产地的食性专一的、不危害其他植物的天敌因子,重新建立有害植物 --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丁建清介 绍说,天敌一旦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建立种群,就可能依靠自我繁殖、自我扩散, 长期控制有害植物,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对环境 安全、防治成本低廉的优点。根据国内外众多的事例,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辅 以化学、机械或人工方法的综合体系是解决外来有害植物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在 生物防治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特别是在水葫芦的生物防治上,已经取得 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但是,生物防治外来有害植物在我国还是一个冷门领域, 人们尚不认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潜在危害及重要性 的认识,将解决有害生物生态入侵问题尽快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对引进的动植 物严格审批把关;组织对外来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分布、危害、综合治 理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生物防治外来有害生物学科的研究和应用给予特别的 支持,是解决外来生物生态入侵的根本保证。
-- knox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1.215.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