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ngyu.68(天涯)
整理人: dearxue(2003-01-21 09:40:31), 站内信件
|
第一次听许巍,是由我一位朋友介绍并特地从远方寄来了一盒卡带。他说,离开家乡的日子,总是与许的歌声相伴,尤其当说起“故乡”“浪子”,是会不经意让人流泪的。
而听过之后,我终于沉默,并提笔。生活压力下的迷茫痛苦深埋在坚强的外表之下,而他的音乐,他的歌声却能最轻易地以一种柔软的姿态,打开人心最深的脆弱之处,并以一种思考的方式,寻求的姿态,透视这个物质世界,踽踽独行于自己坚持的精神价值世界中。
许巍的歌词中反复地使用了这样一些词语:茫然、孤独、绝望、受伤、等待、幻想……“漂泊”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念,从身体到精神到灵魂,它既是原因也是结果,而那不只是许巍一个人的命运……
(一)《故乡》
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许巍和大多数“流行乐工作者”一样,过着四处奔波、走穴演出、歌厅驻唱、替人伴奏之类的生活,这段动荡不安的经历成为许多歌曲的主题和注释。生活的压力,对理想的追求,“许多人总是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地方,在风餐露宿中开始了他们的追求和奉献,但是他们的这种追求和奉献是悬空的,始终不能落在一个令人安心的实处。”(汪健中《沉默的漂泊——自序》)
注定,在异乡漂泊,那是生活。许巍的一曲《故乡》在忧郁的思恋中抚慰了多少在异乡漂泊的人。多少个夜晚望着故乡的方向他们曾独自悲伤。一些孤独的灵魂是可以相互找到温暖的。
“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故乡/你总为我独自守侯沉默等待/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如刀让我伤痛”《故乡》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抒情方式。在许巍的许多歌中,故乡—城市—爱情,三者时常是一体的。人总有归根的渴望,城市再怎样让人失望,终究是自己的。“爱人”,这是一种根性的执着,爱的执着。
“我是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你是茫茫人海中我的女人”《故乡》
只有乡情是不完整的,在“爱情化”的乡情里,其实是一种对真爱的渴望。不同于城市中那些有温暖、有幸福的家和有稳定工作的人,更多的是一群在城市边缘挣扎与徘徊的“浪子”。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不停地寻找,远走他乡。而爱情又如何承受这样的“颠簸”?爱过的人是能体会那种长期分离的苦痛,而这种悲伤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又是那么深沉和贴切。于是,在他的歌声中,不仅有了乡思,更让我感动的是深沉的爱。
“总是在梦里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我心又一次被唤醒/我站在人群中间那么孤单/那是你破碎的心/我的心却那么狂野”《故乡》
对爱的执着,对故乡的思恋,两者不能分离。也只有如此,才让我真切体会“那是你破碎的心”所包含的情感。他唱出哪个“心”字时,声音破了,并且撕裂得如此恰到好处,如此让人痛彻。
《故乡》前奏用吉他,几个很清晰的琶音向上模进,仿佛带着我们的心开始上路,开始回首,一下子就能将耳朵和心抓住。
(二)《在别处》
许巍对“城市”的忧伤,还带有着更深的内容。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经济至上主义造成了享乐主义的泛滥。感官享受、物欲膨胀,使人很容易在城市里迷失自己,丢失灵魂。而种种冲击是不可抗拒的。仿佛在沼泽地里苦苦挣扎,无力却又执着的一群青年,却也似乎是这个为金钱所左右的蒙昧时代的一种希望。
《在别处》体现的就是那种面对着“失去自我”危险的苦痛与挣扎,灵魂不安于现状的漂泊。
“就在我进入的瞬间/我真想死在你的怀里/我看到另一个身体/飘向那遥远的地方/我的身体在这里/可心它躲在哪里/每天幻想的自己/总在另一个地方”
音乐一开始便进入一种电子金属修饰的人声中,这是一种完全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这歌声冰冰冷冷,像从一条黑黑的金属管子中发出,让人匪夷所思。人声电离,“而与机械电子乐冰冷沉重、一成不变的打击或轰鸣的机器声相伴,又表现出一份冷写、无人性的特质,体现出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感。”(李皖〈人声革命及其他〉)
这一整段交代的就是这样的背景,但并不显得太噪。身体似乎早已陷入这样的“沼泽”,而精神却渴望着,寻找着自己的一方净土。
接下来的音乐就进入了自然的人声,依然是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冰冷的金属声音之后,竟然让人感觉到,有一丝希望与温暖的迷茫渗透到内心深处。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他们像着苍蝇总是飞来飞去/在我身边/侵蚀我的身体/在每一个夜里/我从梦中惊醒/看见的的心/它正飘向窗外”
多少人随波逐流,价值观在这个物化城市中被瞬间颠覆。城市的悲哀,人心的悲哀——人已经很少有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追求感官刺激,欲望膨胀……更可怕的是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扩散着,吞噬着。
“我自己在城市里游走,仿佛是一个局外人,觉得像生活在别处一样。”许巍自己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也就是这是这张专辑起名的原因。他以一种独立行走的姿态,表现一种抗拒。他还有幻想,它的实现也许是奢侈的,而他只有抱紧幻想。他个人内在的品质是敏感、忧伤、内向以及对美好的向往和忠于音乐的新年。而正是他的特点,决定了他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反抗着,它是无力的。他没有呐喊,在音乐中,最多只是一种不满的躁动,近乎温柔的渲泄。而情绪上的伤感甚过了反抗。不甘沉沦却无力挣扎,只有陷入一串的“迷茫、孤独、绝望、等待、幻想……”
许巍的歌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急躁的和弦。他用旋律来打动人,以一种述说生活的平静来与人交流。《在别处》这首旋律虽然不是他歌曲里最好听的,但是体现的依然是同一种躁动中的宁静,似乎我可以看到一种对比,就是这个时代的喧嚣与内心寻求的一份安宁。这也是他生活的态度。所以,听许巍的歌需要一颗宁静的心。
他以一种悲悯和感性的心来寻找自己,而正是这种甘于寂寞、独行清高的姿态以及他对梦想的执着,深深打动着我们。
许巍说应该让人感到他的音乐是人的情感上的、内心上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为了音乐好听,我希望别人也能感动。
是的,他做到了。不仅是对音乐的感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