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shee102(2003-01-11 16:37:52), 站内信件
|
我喜欢骗子,基于对受骗着不耻。
是的,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有必要简单阐述一下喜欢的理由。
正如功夫所说的那样,我也相信象功夫如此这般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我也相信象我这般为骗子说话的家伙必遭绝大多数良民的唾弃。
我希望在坐的各位都该实事求是的承认。骗子均非等闲之辈。完全有可能如他所述凭骗子的智商完全可以做成一番成功事业。既可光宗耀祖、又可心安理得享受成果、更不必提心吊胆东躲西藏(说不定那天事情败破闹个人财两空)。
试想一个超出常人智商的人,会不知道这些吗?
回答是肯定的。懂!他们都懂,而且不少还自学法律几成专家。
骗子要想堂堂皇皇出入你我之间,除天生具有的智商外,对本专业更是的精益求精,而且每一个骗子还是心理学家,有着完善的组织协调才能,还必须有过人胆识,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试问这世上还有那个行当,须如此繁多而且精赞的技能才干胆识?
回答也是肯定的。没有!
按照现今时髦的说法,他们都是人类精英。
至于受骗者嘛,我在《谁骗了你》这篇著作中已作解释,在此我只想说明一下:受骗上当者,的确值的同情,因为他们多为弱者。我所说的弱并非只是从体弱、势弱、智弱而言。我相阐述的弱,是指心弱。
何谓心弱:那就是心术不正,当然我不是说所有受骗者都是如此,但你敢说他们绝大多数是出于乐于助人这种高崇动机吗?我知道你不敢说,因为没有实事来支持你!
就拿[功夫]在《信用》文中所引用妻子文章为例
(某政府报社记者):“妻子近来刚刚完成一个关于网络骗子的报道:莆田有一农民,在玩网上语言聊天时突发奇想,给别人讲了一段故事:说他家很有钱,父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他不干,于是开车离家出走,结果车坏在了半路上,没钱修。这时有人说要去他寄钱去,他不信,但还是报了个帐号给她,没想到几天后果然收到了钱,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前前后后骗了一万多,有好几十人上当受骗,其中有男有女,有心怀鬼胎者,也有乐于助人者。有些被骗者说:我也不能确认他是不是骗子,但我宁愿去相信他也不愿去冒失去一个展示人间亲情的机会,现在的亲情太少了。况且我的损失并不大..... ”
请注意这段文中:“这时有人说要去他寄钱去,他不信,但还是报了个帐号给“她”,没想到几天后果然收到了钱、、、”
“她”如果没有非份之想的话,会寄钱给“他”吗?
千万要牢记着,如何没有“她”的第一次,诱使他从一句玩笑话中获得意外收益的话,他有可能“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前前后后骗了一万多、、、”吗?
“她”在这场骗局中,充当极不光彩的角色,由于“她”的非份之想,偶然间开启一个年青的农民大脑深层智商从此走上犯罪的道路。你能说“她”是乐于助人吗?你能说她是受害者吗?
从法律与道德的角度来讲:由于她的“弱心”至使他从此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她”是此次网络骗钱事件的罪魁祸首!
就连本文作者也不得不承认:“前前后后骗了一万多,有好几十人上当受骗,其中有男有女,有心怀鬼胎者,也有乐于助人者。”其实本文作者从女性自身的角度不敢明写(据我所知此段原文如下:“前前后后骗了一万多,有好几十人上当受骗,其中女性居多,且多数是心怀鬼胎者、、、”)
话已致此试问,你还同情受骗者吗?
----
|
|